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第一次世界大戰太狗血導致歷史課本上都簡單帶過

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為太過於狗血、複雜的原因,在我們的歷史課本上基本上都是被一筆帶過,而且第一次世界大戰也很少有相關的記錄片和人物故事在人們的視野中傳播,相比起二戰來說,整個過程變得鮮為人知。

為了讓更多的朋友了解一戰,今天咱就一口氣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前後後整理清楚,一起看看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底有多狗血呢?才會導致歷史課本上都簡單帶過。

1德國的崛起和兩大陣營的形成

普法戰爭形勢圖

雖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間是1914年7月28日,但是要說清楚一戰參戰國家之間的愛恨情仇,咱們還需要回到150年前說起。

1871年5月,普法戰爭結束,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國。同時法蘭西第二帝國垮台,並割讓阿爾薩斯和摩澤爾等地,還要賠償50億法郎給德國,德國也因此一下子成為了歐洲強國之一。

雖然說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但德國幹了一件蠢事,就是讓新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登基,從此法德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德國當然也不是真的蠢到等法國來復仇,所以德國不斷的挑起法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矛盾,以此來孤立法國,想要致法國於死地。

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登基

而德國想要孤立法國的話,就必須拉攏歐洲的其他強國。當時的歐洲諸強分別是英國、俄國、奧匈帝國、義大利和有些殘廢的奧斯曼帝國。但是歷史告訴我們,這幾個國家的利益是不同的,因為德國想要發展,必定會讓其他幾個國家的利益受到損失。

當時的德國積極東進擴張的政策,把鐵路從柏林一直修到了巴格達(現今伊拉克首都),嚴重影響了英國在遠東印度以及埃及的利益。英國作為當時歐洲的老大,也不想德國把法國搞死,讓德國在歐洲大陸一家獨大,所以英德矛盾越積越深。

說起奧匈帝國,可以算是當時歐洲的大流氓,因為他的快樂基本上就是建立在吞併其他國家領土上的,也因為奧匈帝國的流氓行為和俄國及其相似,兩個國家之間一直積怨已久。

奧匈帝國解體前的版圖

而德國在拉攏奧匈帝國的同時,無形間就得罪了俄國,而且俄國想要繼續西擴的話,自己家門口的德奧兩國遲早是個麻煩。所以奧匈帝國和德國為了防止俄國西進,最早在1879年就一起簽訂了針對俄國的《德奧同盟條約》。

而奧斯曼帝國是一個早在1299年就建立的古老國家,版圖最大的時候曾經橫跨歐亞非三洲,不過到了1914年(一戰爆發時),奧斯曼只剩下土耳其和部分中東地區,已經變成了西方列強口中的「西亞病夫」。德國皇帝威廉一世也看不起中東人,所以他選擇了和另外一個歐洲小強結盟——義大利。

在當時歐洲諸強中,義大利算是比較弱小的,而且義大利在非洲北部的殖民地突尼西亞剛被法國給占領了,法國和義大利也因此成了敵人,而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德意兩國關係也因此迅速升溫。最終在1882年5月20日,德、意、奧三國正式簽署三國同盟條約。

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

1888年3月,威廉一世過世,由他的孫子威廉二世來接任。威廉二世上任後,德國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經濟方面都有明顯的成長,但是德國心裡卻很不是滋味。因為當時整個世界已經都快被瓜分光了,尤其是英國已經擁有全球四分之一的土地,包括現在的加拿大、印度、澳洲等國。而法國則有將近一半的非洲,還有越南等地。西班牙也幾乎把整個中南美洲都搶光了。

而德國因為太晚加入,最後全世界只有中國天津那一小塊,還有青島的膠州灣租借地、南太平洋的幾個小島、非洲的多哥、喀麥隆、加彭、奈米比亞、肯亞等地。

雖然聽起來很多,但都是一些別人吃剩不要的東西。換個角度來說,就像同學聚會,大家一起去吃龍蝦大餐,結果你因為遲到只剩下蝦殼可以吃,但是結帳時大家還是要實行AA制。當時的德國大概就是這麼的不爽吧。

一戰前的世界地圖

而擁有天眼通的英國在看到德國實力迅速飆升了起來,認為未來的德國將會是一個全新的威脅,所以分別在1904年和1907年與德國的兩個死對頭——法國和俄國,簽訂了三國協約,最終形成了三國同盟(德、意、奧)對抗三國協約(英、法、俄)的鬥牛場面。

2一戰爆發:錯誤的預判,混亂的開始

談完了德國的崛起和兩大對立陣營的形成,讓我們再回到奧匈帝國這邊。

當時在巴爾幹半島,有個人小志氣高的國家叫做塞爾維亞,他在奧匈帝國的下方,雖然跟其他鄰居也處的不是很好,但還是常常開口跟奧匈帝國討糖吃。

一戰前的巴爾幹半島

比如說,塞爾維亞曾經要求奧匈帝國,把克羅埃西亞和斯洛伐克這兩個區域交由他來管理,當然這個要求是不可能被同意的。但最讓塞爾維亞不爽的是,奧匈帝國竟然又在1908年吞併了裡面幾乎都是塞爾維亞人的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波赫地區)。

塞爾維亞也因此和奧匈帝國之間矛盾加劇,而且塞爾維亞憑藉著自己的地理區位優勢,一天天的壯大了起來。在一戰前還打贏過奧斯曼和保加利亞,這也讓奧匈帝國看到了塞爾維亞雄厚的戰力,所以一直想找藉口發動戰爭,以解決這個心頭之患。

皇天不負有心人,奧匈帝國終於找到了一個痛揍塞爾維亞的藉口。在1914年6月18日,奧匈帝國的皇儲斐迪南及其夫人開車出訪波赫的首都塞拉耶佛時,途中遭到一名刺客投擲手榴彈,雖然斐迪南夫婦沒有受傷,但卻有十幾個平民傷亡,造成現場一陣混亂。

一戰導火線——裴迪南大公遇刺

當時費迪南還很有愛心,讓司機掉頭並說:「讓我們去關心一下現場狀況。」然而司機卻聽成「有刺客,趕快加速離開!」於是司機就載著他們離開,按照原定計劃去市政廳演講。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那天的刺客不是只有一個人,而是七個人,所以費迪南夫婦才剛從市政廳走出來,就被塞爾維亞年僅19歲的槍手——普林西普給幹掉了。

這時候,奧匈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芬一世,信心滿滿的向塞爾維亞開出十個條件,如果塞爾維亞不接受就對其宣戰。

當時奧匈帝國認為塞爾維亞根本就不敢打,而且就算真的打起來也是奧匈帝國勝算比較高,因為沒有人會幫塞爾維亞。結果奧匈帝國完全估算錯誤,因為同是斯拉夫民族的俄國人,一聽到小老弟塞爾維亞被欺負,而且還是被自己的仇人給欺負了,於是,俄國就立馬就跟奧匈帝國宣戰了。

按照當初的三國協約,英法兩國當然也要幫俄國,而按照三國同盟,德意兩國也要幫忙奧國。

但是德國的威廉二世並不是笨蛋,他知道一旦戰爭開打,法國一定會趁機打德國報仇。所以他決定要先發制人。而且德國認為英國不可能會為了塞爾維亞這個小國參與這種戰爭。他認為只要先打倒法國,再打俄國,就可以恢復神聖羅馬帝國的光輝。況且自己還有個幫手,就是同盟國的義大利。

結果德國也完全估算錯誤,因為德法邊境那裡「圍牆」太多的關係,沒有辦法從那直接進攻,所以選擇從比利時這個中立國進攻。

一戰中,比利時軍方發明的「狗拉機槍」

在戰爭中攻打中立國是一件很卑鄙的事情,英國又是當時歐洲的老大,如果這些事他不去管,以後要怎麼帶人呢?再加上的戰前英德兩國在非洲為了爭奪土地也有一些零星的衝突,逼的英國立馬就跟德國宣戰了。

德國失算的還有另外一個點就是義大利,因為義大利的懶不是從二戰開始的,而是從一戰就開始了。當時整個義大利根本就沒有人想要打仗,戰爭剛爆發,義大利馬上就宣布了中立。我想威廉二世對義大利的憤怒,絕對不會輸給二戰的希特勒

當時的歐洲已經和平超過40年以上,根本不知道此時戰爭的可怕,全部國家都以為三個月內戰爭就會結束。加上各國都不斷的在報紙上刊登敵方不堪一擊呀、軍紀渙散等等假消息來吸引人們參軍,結果導致了一堆年僅十七八歲的年輕人,有些甚至連槍都不知道怎麼握就直接上了前線。一戰就在這樣混亂的場景之下開打了。

3一戰初期的混亂局面

一戰時,日軍對在中國山東半島的德國駐軍發動進攻

你們知道戰爭初期誰最爽嗎?當然就是日本,因為他們才剛打贏日俄戰爭,正準備要侵略亞洲,而他們想要的地方大部分都是德國的殖民地,剛好碰上一戰的爆發,可以行正義之名合法侵略他國的領土,而且德國主要力量都在歐洲戰場,遠東地方又顧及不了,這簡直讓日本爽到飛起來。

而此時中國才剛結束革命,廣義上來說雖然有派兵幫助協約國,但幾乎都是屬於後勤補給,這個我們就先省略,我們先回到歐洲主戰場上面看看。

德國在一戰初期本來以為可以輕鬆越過比利時直搗巴黎,但沒想到比利時卻異常的難打,這也給英法兩國比較多的時間來準備。

到了1914年9月,德國已經占領了大部分的比利時,目標就是法國首都巴黎。眼看離巴黎只剩下二十公里,在法國的總統和高官都已經逃走的時候,忽然殺出了遠從非洲來的法屬塞內加爾部隊和英國聯軍,法國才得以存活。

而在東線戰場這邊呢,德國和俄國在東普魯士地區,於1914年8月26日爆發了坦能堡戰役。俄國憑藉著兩個師將近30萬人的力量對抗德國區區一個只有15萬人的師,而且還不是精銳部隊,結果俄國只花了短短五天就打輸了,超過20萬俄軍在這場戰役中傷亡或者被俘。

沙皇尼古拉二世氣到一個不行,於是把矛頭全部指向這場戰爭的始作俑者奧匈帝國。於是雙方爆發了加利西亞戰役,雙方總共損失了六十五萬兵力,雖然俄國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可付出的代價上面來說,基本上可以算是雙輸了。

尼古拉二世全家福

一戰爆發四個月後,1914年11月奧斯曼帝國決定參戰,加入德國和奧匈帝國的行列。德國對奧斯曼就一個要求,就是幫忙攻打俄國就好。而從奧斯曼這邊要攻打俄國,最快的方法就是從亞美尼亞這邊進去,也就是人稱歐洲之巔的高加索地區,平均海拔3000米,最高的厄爾布魯士峰海拔高達5642米。

然後我忽然覺得奧斯曼士兵根本就是個白痴吧,11月冬天,你叫一群阿拉伯人跟俄羅斯人比攻山頭,腦袋燒壞了吧?結果就是有一半計程車兵還沒看到敵人的影子就被凍死了,剩下的一半也被打死。

於是奧斯曼帝國的蘇丹穆罕默德六世很生氣,所以決定在1915年初開始大規模屠殺亞美尼亞人,因為他們大部分都是基督徒,認為是因為他們才觸霉頭。到一戰結束前大約有180萬亞美尼亞人被屠殺,這件事情因為太過殘忍,現在在土耳其都是不能被提及的。

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六世

到了1915年4月26日,一戰的中立國義大利竟然私底下和英、法、俄三國簽署秘密條約。條約內容要求義大利要退出同盟國,加入協約國。並在一個月之內要向德奧兩國宣戰,並答應義大利會把當初失去的土地給收復。

義大利的天真,真的是從一戰就開始的。5月23日,還真的就向德奧宣戰了,而英國對義大利的只有一個簡單的要求。就是把斯洛維尼亞給搶下了就好了,也就是著名的一松佐河戰役。這場戰役總打了一年半,一直沒有前進超過一公里過,而且光是那一場戰役,就損失了全義大利一半以上的兵力。

義大利的弱真的是有前兆的。比如卡波雷托戰役中,奧匈帝國跟義大利這兩個在一戰中「數一數二的國家」,他們兩個單挑了十多天,好像在跳恰恰舞,前進一下後退一下,前進一下後退一下。後來德國加入才十幾天,就幫奧匈帝國往前推進一百多公里,造成3萬義大利軍傷亡,還有27萬意軍投降。

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這兩個活寶在一戰初期也蠻搞笑的,因為奧匈帝國以為塞爾維亞很弱,所以只派了兩個軍團來包夾。而塞爾維亞則是完全沒有準備,兵也來不及征,槍也不夠多,甚至有很多軍人連軍服都沒有,只穿著便服臨時上戰場的。結果第一次雙方的會戰,塞爾維亞竟然還打贏了。

4一戰停戰:在混亂中結束

被譽為凡爾登絞肉機的凡爾登戰役

1916年2月,凡爾登戰役爆發,號稱是史上代價最高的戰役。德法兩國在十個月內只為了往前推進兩公里,犧牲了30萬人,還有將近百萬人受重傷。最後法國險勝德軍,德軍百戰百勝的風光就此落幕,這場戰役也成為了整個一戰的轉變點,雙方陷入了僵持階段。

到了1917年後,世界各國的軍人和百姓開始意識到這將會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戰爭,原本說好三個月就結束,結果打了快三年還分不出勝負。食物短缺、士兵傷殘、大量傳染病等問題,光是整個一戰就40萬平民是死於饑荒,各地也開始傳出了反戰的浪潮。

1917年3月(俄歷二月),屢戰屢敗的俄國人民終於受不了了,爆發了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而俄國新上任的領導克倫斯基上台,第一件事件竟然跟大家說:「讓我們再打一場就好。」因為他想要用勝仗來換取人民對新政府的信心,完全忘記當初俄國為何要革命。

而當時有一個擁有全新思想的俄國人,因為與新政府不和,所以流亡到了瑞士。德國很欣賞他,所以全力扶持他推翻俄國新政府,而這個人就是——列寧,後來列寧確實也成功了。十月革命爆發後,列寧推翻俄國新政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蘇維埃俄國。1917年11月25日,蘇德簽訂了停戰協定。

俄國爆發十月革命

此時的德國雖然少了一個勁敵,但是德國國內嚴重缺糧。因為英國海軍把大部分德國的物資都給壟斷了,所以德國當時的做法就是:我沒有飯吃,大家也別想有飯吃!

於是德國開始了無差別潛艇攻擊戰術,大量的美國商船被無辜擊沉,最終美國在1917年4月加入了戰爭,正式對德國宣戰。美國參戰的原因不只是因為美國商船被擊沉,重點是因為當時的美國借了很多錢給英國和法國,如果英法打輸了,這筆錢就要不回來了。

德國其實在一開始就預料到美國會來歐洲參一腳,所以早在事先就先聯絡墨西哥,叫他們去攻打美國,並且還承諾了許多好處給墨西哥。這個天衣無縫的計劃後來是失敗的,因為墨西哥根本就不敢打美國好嗎?

到了1918年的時候,不管是協約國還是同盟國,其實已經沒有一方想要再繼續作戰的了,大家真的都累了。但是只有一個人例外,就是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他相信就是因為大家都不想打了,所以現在全力進攻,協約國一定會想辦法投降,而且現在俄國也不是個問題了,終於可以全力往西線進攻了。但是威廉二世萬萬沒想到自己後院起火了。

德皇威廉二世

1918年10月底,德國發生政變,因為除了威廉二世之外所有的人都不想再繼續打了,威廉二世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於11月9日退位,被流放了荷蘭。威廉二世被流放兩天後,也就是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點11分,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其實這個命令早在當天早晨五點就向所有的國家聯合發布了,所以就算你在前線,最多也只要忍耐六個小時就可以回老家了。而美軍和德軍對峙的前線中有個二等兵叫做亨利,在當天11點10分的時候,大家都只是躲在戰壕里休息聊天,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停戰還有一分鐘就生效了。這時候他忽然站了起來,手裡拿著刺刀,開始對德軍咆哮,然後亨利成為了一戰中最後犧牲的一個士兵。

第一個世界大戰總共打了4年3個月又14天,共計32個國家6500萬軍人參戰。總共造成多1000萬軍人死亡,2000萬軍人重傷,還有800萬平民死亡,也導致歐洲地圖重新洗牌。

5一戰中的新事物以及戰爭結果

一戰時期的毒氣戰

在一戰初期,化學武器首次被用於戰爭,也就是俗稱的毒氣戰,由德國化學家弗里茨·哈伯發明,原本是希望能快速解決戰爭,但沒想到此舉反而延長的戰爭,更加深了彼此之間的仇恨。所以到一戰結束前,雙方合計大約使用了高達6600萬枚的毒氣彈,造成數百萬人死亡。

弗里茨本人也沒有好下場,他的老婆庫拉拉和兒子都因為他的工作愧疚到自殺身亡。他在之後還研發出了一種強力殺蟲劑,這個殺蟲劑後來在二戰被廣泛用來屠殺猶太人,弗里茨本人剛好就是一名猶太人,被納粹德國迫害,流亡海外,於1934年死在中立國瑞士。

毒氣戰初期,英法兩國根本來不及防備,於是「天才」的法國人叫士兵拿棉花塞住自己的鼻孔,然後把泡沫尿液的口罩戴上去就叫士兵上戰場了,結果後來發現完全沒用,因此死了一堆人。

英國人比較聰明一點,自己研發的密閉式的防毒面具,以防止毒氣滲透,但也因為太過密閉,導致了很多士兵帶上去,根本無法呼吸不過,後來是因為英國抓到帶著防毒面具的德國化學兵之後,才發現防毒面具的正確製作方法。

一戰時期的英軍坦克

在戰爭中期,德國單挑英法聯軍的索姆河戰役中,這場仗只打了短短四個月,結果雙方死亡一百三十萬人,而且還戰成平手,創下了一戰單場戰役史上最高的紀錄,同時也是歷史上首次的坦克戰。

一戰期間,除了在軍事上面有許多新事物誕生以外,還讓保險套開啟全球化。雖然這東西已經存在很久了,但以前人們根本就不怎麼用它。直到戰爭期間,發現有三十幾萬個士兵感染梅毒,軍方才開始趕工,大量製造保險套,並要求每個士兵在歡愉時記得帶,這個習慣才開始傳承到現在。

並且一戰也造成了女權主義的興起,因為男性人口的大量流失,導致了很多小孩因為沒有父親,家裡面都是由女人做主。加上戰時的女人都在兵工廠不辭辛勞的工作,社會重要性也得到突出,再加上當時有許多女性都自願跑去醫院當護士,照顧那些受傷計程車兵,讓他們可以提早出院去投入戰爭。

一戰中除了諸多新事物的誕生以外,一戰也給德國和奧匈帝國帶來了極大的損失。戰敗國後的德國失去了八分之一的領土,奧匈帝國更慘,失去了五分之四的領土,奧匈帝國底下的省也紛紛獨立。

法國因為對德國的積怨很深,開出了許多嚴苛的條件,其中包含德國需賠償各國共2260億馬克(大約10噸黃金,約合今天的3890億美元),並限制軍隊人數與規模等,這就是著名的《凡爾賽條約》。

雖然作為戰敗國的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都要賠償高額的戰爭費,但是除德國在二戰爆發前一直堅持賠款外,其他的兩個國家知道自己付不出來,所以乾脆一毛都沒有還。

所以說一個國家的成敗真的可以從小地方觀察的出來,德國人在兩次戰爭中戰敗,又兩度重新登上了歐洲霸主,真的不是沒有原因的。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網易號-史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501/1742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