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疫情挫敗中國民心?分析:憤怒的種子已經播下

中國封城激起民怨,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歸咎於地方官員只求政治正確,而非防疫能力不足,「中國老百姓總體上還是很信黨和政府的」;專家鄧聿文則認為「憤怒的種子已經播下」。

▲中國多處封城,期間物資缺乏及嚴格的措施引發巨大民怨。(圖/中央社)

上海是中國本輪COVID-19疫情重災區,因防控而「封城」已屆滿一個月,期間物資缺乏及嚴格的措施引發巨大民怨。一群不具名的中國電影人使用據稱真實錄音而發布了一支記錄上海封城眾多爭議事件的短片「四月之聲」,但這些抗議聲音,持續遭到官方審查與控管。

自稱「一名老的新聞輿論工作者」的胡錫進27日表示,民眾對於當局缺乏信心的問題,在於地方過度追求「政治正確」的官僚主義。

胡錫進在微博發文指出,疫情不可怕,什麼樣的疫情中國都能應付;經濟出些問題也不可怕,因為中國的經濟基本面是好的,加上「又有國家解決問題的強大能力,沒有困難是克服不了的」。

只是,他說,現實中又確實有不少人信心不足,為什麼?「原因在於,有一些地方和官員做事情不實事求是,問題擺在那他們不正視,而是喜歡唱高調,光琢磨怎麼『政治正確』,不求客觀效果,大家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所以影響了一些人的信心」。

例如「一些地方把防疫說成是『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讓人懷疑只要防疫,別的什麼都可以不管不顧了」。

他強調,「當前我們的確面臨了一些新問題,但只要民眾確認那些問題受到了國家的正視,解決它們的努力都在路上了,大家就會安心的。因為中國老百姓總體上還是很信黨和政府的,相信中國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旅居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誌共同主編鄧聿文則表示,上述「四月之聲」短片的廣泛流傳以及民間「上海自治救存委員會」在社群媒體號召發起敲盤行動以抗議封控等現象,都反映了民眾對當局的不滿情緒越來越強烈。

鄧聿文近日在德國之聲中文網發表評論文章說,這是中國疫情兩年多來民眾反抗意識的大覺醒,代表的是民意的真正轉變,「從而也是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政治權威的一種否定」。

鄧聿文分析,這種否定目前雖未以激烈的反抗形式出現,對習近平的權力和地位不足以形成衝擊波,因此不大可能對他的連任有任何實質影響,「可是,憤怒的種子已經播下」。

他說,上海官員一向以精細見長,但「這場抗疫竟搞成如此不可思議的混亂,變成一場人為災難」,從中央到基層的官僚系統內部一定出了某種結構性大問題,「很可能,習近平權力大廈的鬆動和崩塌會從官僚體系內部的潰敗開始」。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三立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502/1742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