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家長在面對孩子的不懂事,該如何幫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家長在面對孩子的不懂事,該如何幫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許多家長會說自己家的孩子脾氣大,動不動就發脾氣,其實並不盡然。孩子是一個家庭的縮影,假如家長自己都管控不好自己的脾氣,又怎麼幫助孩子管理心情呢?孩子出現了什麼問題,家長首先要從自身找原因。幫助孩子管理好心情之前,家長需要先管控好自己。

最近在各大網站上頻頻出現的陪娃寫作業的各種段子,有什麼不寫作業時,是母慈子孝,一寫作業,就是雞犬不寧;不寫作業時是賢妻良母,一寫作業就是家中母老虎等等的高效又透著無奈的段子,這背後說的其實就是家長心情管理的問題。管理好家長自己的心情之前,首先要清楚自己的情緒。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無來由的心情,爸爸媽媽許多的心情都來源於原生家庭時候類似場景中的情緒積壓。比方,孩子媽媽在她小的時候,她的媽媽也總是因為沒有好好的寫作業而對著她大吼大叫的,接著演變到了她的這一代,到自己孩子的不好好寫作業,不好好學習額時候,相似的場景再次出現了。

如果媽媽下意識的會大聲吼孩子的話,這個時候你可以告訴孩子真實的原因,比方媽媽小時候只要姥姥大吼就會懼怕,所以寶寶你一大聲跟我頂嘴,媽媽就容易激動,希望寶寶今後說話的時候能夠輕聲一些啊。也要按時寫作業,你不寫作業我就想到當時老師怎麼批評我的,我也會替你害怕,替你著急,你能明白嗎?作為家長要放低心態,不要把自己擺的太高。

孩子並不是成人,不能要求過高,不能以成人的要求來要求孩子。比方家中有兩個孩子,就要求老大照顧老二,老大必須讓著老二;或者孩子有替補會,父母教了兩遍還是沒有學會,就會感覺孩子笨;又或者你感覺很簡單的問題,孩子卻做錯了,你認為不能錯等等,第一件問題,可以請孩子幫忙,但這並不是孩子必須要做的事,都一樣,為什麼比他大就要無條件的讓著老二呢?

孩子還沒有長大,都是從不會到會,從錯到對,你成年了還會做錯呢。你認為簡單,但對於別人不簡單,別人認為簡單的,你可能就是學不會,怎麼就不換位思考呢?和諧的家庭生活環境和相處模式,是孩子擁有穩定心情的保證。

當然和諧的家庭環境並不是說家長不要有情緒,情緒是能夠有的,但是需要自然的流露,這個自然流露就是可以真實的對寶寶說出來,不要讓寶寶猜測。比方你可以跟孩子說:「爸爸現在生氣了,需要先安靜一下,然後再陪你玩兒,你可以想一下,爸爸為什麼生氣,等我我平復好心情,再來說「。這樣的話,寶寶會知道,你生氣了,但不會凶他或者打他,他也會思考自己的問題錯在了哪裡!幫助孩子管理好孩子的情緒,用正確的引導方法會事半功倍。

對孩子來說,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宣洩心情是正常的,是每一個孩子的必經之路,了解到這點咱們就能夠先寬寬心啦。正確的方法簡單的說便是一句話,先接收,再處理。首先,要做到尊重和接受孩子的缺點和問題,這是對家長最起碼的要求。然後接受和允許孩子有情緒,切記情緒是沒有絕對好壞的。比方,假如孩子感覺受委屈了,想哭,那就先讓他痛痛快快地哭一會兒,這都沒什麼的,父母不要緊張,孩子哭出來會更好哦!其次是積極地傾聽和共情(同理心),協助孩子先鎮定下來。

孩子都是十分敏感的,他們會很留意咱們是否真的在聽他們共享自己的煩惱。怎引導到呢?比方可以數說一些「哦,是嗎!」、「嗯!然後呢?」、「你最後想怎麼辦」這等等這些詞句,就像門把手一樣,能夠引導孩子充分地表達自己的心情。比方「我理解你的感受」「你看起來很難過」「你是不是很失望」「我看得出來你有點懼怕」這些話一方面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支持,一方面也能夠幫助孩子學習情緒、知道情緒,慢慢的學會管理情緒。

其實家長是在用自己的同理心協助孩子管理情緒,讓孩子理解情緒,脾氣並不可怕。引導孩子把整個事情的過程複述出來,這實際上是讓孩子開始用理智思考問題,而不是徹底被情緒控制住,牽著鼻子走。家長在講述相關相似的故事,和自己怎樣處理這件事的方法和看法,就比較容易讓孩子鎮定下來了。假如實在鎮定不下來用枕頭打一架宣洩一下也是能可以的。

最終,引導孩子尋找處理的方法。比方啟發式的發問:你覺得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那件事情的發生呢?又是什麼原因讓你這麼生氣?你覺得還有沒有其他方法來處理這個問題?當然這合適3歲以上的孩子,假如孩子比較小,能夠嘗試讓孩子做選擇,比如如果你不希望別人捏你的臉,你可以選擇躲到媽媽身後,或者告訴對方請不要捏我的臉。

簡單來說,家長幫助孩子管理好情緒就是要先要以身作則,然後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和孩子一起尋找解決的辦法。不要在孩子生氣,發脾氣的時候,一直認為是孩子不懂事,要麼不管,要麼就是把孩子吵一頓,這樣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非常的不利。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情感最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515/1748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