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鐵馬:花了3000萬把孩子送進了銀行

作者:

‌‌「現在為了完成上級的存款任務,很多銀行都在月末和季度末買存款,在‌‌『資金掮客』手中平時買存款的價格是萬五;季末、年末甚至能到萬十,非常貴。所以有‌‌『資金掮客』的幫助還不夠,還得自己的員工掏錢召喚家裡的七大姑八大姨沖存款,畢竟一人進銀行全家進銀行。‌‌」

最近有一件關於銀行招人的事兒,引發了熱議。

內蒙古林西農商行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了其資源型人才引入名單,同時在下方標註了‌‌「需存入不低於1000萬元存款。‌‌」

再細看這份入圍名單,全都是90後,其中3名是95後,最小的一名出生於1998年。而招聘考試成績看,5人中竟有3人筆試成績未及格,另2名也是剛過及格線,但加總面試成績後,5人竟然全部及格。

言下之意已經相當明顯了,他們要引進的新員工的‌‌「優秀之處‌‌」,就在於他們能存錢進銀行。圍觀群眾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資源型人才‌‌」就是有錢人?

儘管這家銀行最後迫於壓力撤掉了公告,但還是引發了熱議:這到底是在招員工還是在招存款?又是一場‌‌「拼爹‌‌」的遊戲?

對於上述的情況,八妹問了問身邊的金融人,卻發現在他們眼裡,‌‌「拉XX萬資金就能進銀行‌‌」早已是公開的秘密。這究竟是咋回事?

1.

/‌‌「帶資進組‌‌」,金融業見怪不怪/

話說花錢進銀行這種事,一般都是在桌子底下暗箱交易,敢把‌‌「存錢才能進銀行‌‌」明目張胆寫在公示里的,還真不多。

而且這家農商行的意思是,10天記憶體1000萬隻是滿足入職資格,年日均存款餘額達到3000萬才能留下來哦。

因為他們在招聘公告裡寫了,此次獲聘人員在1年考核期內新增日均存款需達到3000萬元,考核期滿後1年內日均存款餘額不應低於500萬元:

所以,這5個新員工即將要存進去的1.5億,能完成這家銀行某個網點幾乎一年的指標,畢竟小銀行的網點裡,一年個人存款也就幾個億。

某銀行的資深客戶經理張明對八妹表示,雖然大家都吐槽銀行的校招題難的像一站到底。但殊不知,校招在整個銀行業內已經是‌‌「相對公平‌‌」的存在,最多就是讓你們填家庭背景的時候考量一下你家裡的情況怎麼樣,而銀行社招,幾乎都是帶資進組的‌‌「資源型人才‌‌」。

一次性拉來千萬級存款確實可以入職發展一般的城商行、部分農商行和農村信用社等,而股份行或者大型城商行,一千萬還遠遠達不到入職門檻。

張明了解到的情況是,某大型銀行規定的資源型人才,第一年日均存款餘額大於3000萬;第二年日均大於4000萬;第三年日均大於5000萬,年末時點存款更高,且必須是低成本存款。

三年考核期結束後,你要是都滿足了,可以從人力派遣等崗位轉為普通員工。要是不能滿足的話……對不起,你從人力派遣崗轉為正式崗無限延期,什麼時候把業績完成夠了什麼時候轉正。

還有金融圈中其他大型機構的社招,似乎也開始了‌‌「明碼標價‌‌」。在券商工作的蘇西表示,幾家頭部券商在東部某省社招一個後台人員,也要拉來3000萬資金,而且還不能把3000萬放著不動,必須要讓3000萬‌‌「滾起來‌‌」,因為券商要從中賺到佣金or手續費。

與此同時,金融圈內的資源型人才的不斷聚集,也搶走了許多金融人的升職加薪夢。

小夢所在的營業部,每年都有三個調崗名額,調崗後工資就能漲幾百元,但是這兩年領導都把名額給了兩個‌‌「資源型同事‌‌」,其他的十來個同事只能競爭剩下的一個名額。更過分的是,甚至連工會評優和三八節小評選這種大家每人輪流當的事情,領導現在也都直接把獎項給了‌‌「資源型同事‌‌」。

就職於某會計師事務所的顧漫就更慘了,本來她20年就能升經理,但是合伙人20年硬是破格把經理title給了另一個CPA還沒考完的同事,原因是該同事為組裡帶來了兩個專項審計的項目;21年則是把經理的位置給了一個社招進來三個月的同事,因為該同事把之前的項目也帶過來了。

顧漫被‌‌「資源型人才‌‌」搶走機會,就像電視劇《沒有工作的一年》裡的辣目洋子一樣。她飾演的角色被徒弟捷足先登搶走主管的位置,就因為徒弟的老爸是公司的超級大客戶,之後老闆還要PUA女主的長相。

而顧漫組裡一年800多萬的項目,有400多萬的項目都她帶著人做的,領導一句‌‌「不創收‌‌」就把以前畫的餅勾消了,還PUA她‌‌「你上財碩士、出報表快、幹活利索都不算什麼,這樣的人一抓一大把。‌‌」好在最後顧漫選擇了離職,在另一家事務所成為了經理。

當資源型人才開始搶占金融圈公平機會的時候,許多人都憋著一股悶氣,實在看不過去、覺得自己沒機會就選擇離職,但更多人默默接受了這種不公。諸位,你們被資源型人才搶走過機會嗎?

2.

/資源型人才,為什麼熱衷銀行?/

所以很多人也好奇,手中有幾千萬可支配資產的家庭,為什麼不去繼承家產,非要跑到這種銀行、券商來搶別人的入職or升職機會呢?

例如當媒體記者致電文章開頭那家林西農商行採訪‌‌「資源型人才‌‌」相關情況時,該行一位招聘的負責人士表示,報名此次招聘考試的人都知道入職前要攬儲1000萬,而且‌‌「一共報了十幾個人,淘汰了一些,最後剩下這幾個入圍的‌‌」。

說明當地能拿出或者能撬動幾千萬元的十多個家庭,都來競爭這一小小的農商行崗位。而林西農商行2019年才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商業銀行,也只是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當地的一家銀行,並且資產等指標都不占優勢。

在東南沿海省份某農商行工作的張萍和小敏表示,近年來身邊就被安排了許多資源型同事,她們對於‌‌「富二代進銀行‌‌」就頗有感觸。

張萍的下屬是個‌‌「四寶媽‌‌」,婆家是做水泥生意的,當最小的寶寶上了幼兒園後,婆家送她來銀行工作,存了一部分錢、還把一部分工程款的對公戶轉了進來。

該下屬說,婆家送她來工作的原因就兩個,一是在銀行工作說出去好聽,因為女人也不能老在家待著;二是銀行領導看錢的面子也不會為難她,要是干好了還能幫家裡批貸款出出力。

小敏現在有位同事家裡做糖果生意,這位同事的父母在請銀行領導們吃飯的時候,其母親握著小敏的手絮叨了半天,大概意思就是,有什麼活都可以布置給我兒子,就是別讓我兒子學壞了。

她們得出了一個結論,有礦的家庭都願意讓資質較好的孩子去接班,資質比較平庸的孩子來做一份穩妥的工作。至於體制內的工作逢進必考,他們可能還考不上;而銀行、券商的工作雖然也有招聘流程,但是相對比較寬鬆、接觸的人員整體素質也比較高、避免了‌‌「鬼混敗家‌‌」、家裡的錢還能賺收益,可以說是‌‌「一石N鳥‌‌」。

在銀行做了多年人事工作的郭萍表示,有些資源型人才確實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沒什麼本事所以也沒有上進心,甚至還願意和網點(部門)的同事們分享績效,這樣的‌‌「搖錢樹‌‌」通常很受歡迎,同事們甚至還會主動把一些優待措施讓給他們。

但有那麼一部分資源型人才進了銀行、且願意不斷為銀行奉獻業績,則是因為銀行的部分崗位可以憑資金說話而不是憑技術說話。這部分人就有機會滿足自己的管理欲、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畢竟確實沒啥真水平,做別的工作會被‌‌「吊打‌‌」。

例如郭萍工作的分行里,前些年有幾個部門的資源型人才太‌‌「跳騰‌‌」,不僅給領導施壓要職位、要待遇,甚至在內部搞站隊孤立其他人、破壞人際關係,這讓管理難上加難、同事們怨聲載道。這時適逢一個新領導上任,便成立了一個閒職部門把這幾個‌‌「么蛾子‌‌」調到一起,領導親自掛職主任一職,還設了若干個副主任,所以這個部門大家的職位一樣,沒得比;後來部門裡所有‌‌「帶資進行‌‌」的人只能開始互相比家底,大家又開始轉而討好部門裡家底最厚的大姐。

所以,擠進銀行一方面是社會地位的提升、甚至還能混個小官噹噹、領導也不會太為難你;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家裡周轉現金流。這麼看來,這類工作成為許多小富二代的首選也是情理之中,畢竟創業可真比上班花錢多了。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金融八卦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515/1748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