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那些報導汶川地震的記者,基本都改行了

作者:

儘管已經過去了14年,但每每到5月12日這天,汶川地震仍舊是媒體記者們繞不開的話題。

有人說,經常懷舊意味著衰老。但其實媒體人都明白,為什麼汶川地震時的經歷和報導,會令人無法忘記。

因為,那裡的廢墟中埋有每個去過災難現場的記者的一份哀思。

社交媒體曾流傳一則未經權威方面確認的數據:汶川地震時,中國媒體共派出2031個記者奔赴災區;發回的報導更是不計其數。

那時的傳統媒體,雖一樣面對桎梏,尚有勇氣嘗試突破,或有耀眼時刻。歲月蹉跎,14年過去,很多當年趕赴災區的記者或已轉型或已離開,但他們拍攝的每一張照片,寫下的每一段文字,都無不忠誠地記錄著那段沉甸甸的歷史。

就在今天,「汶川地震時你在幹什麼?」成為網絡熱議詞條,14年紀念之際,我們來聽聽當年那些參與報導的記者經歷過的故事。

資深媒體人馮翔

2008年5月12日,瀋陽

汶川地震的時候我27歲,在瀋陽的一家都市報做社會新聞記者。地震的那一我刻毫無察覺,據說東北地區都沒有震感。我是地震後過了一會兒,看網絡才知道地震消息的。然後相關消息一個接著一個刷新,死亡人數從一千多上升到幾千甚至更多。當時很憂心,沒見過這麼大的事情,想起了以前看過的錢鋼的《唐山大地震》裡的一些文字。

當時還不知道能否去採訪,報社暫時也沒有派人。過了幾天才開始派記者以各種名義跟著救災隊去,比如跑消防的跟著消防隊,跑醫療的跟著衛生廳……我是作為志願者領隊,帶著幾個志願者去的。去的時間比較晚,沒見到那些慘烈的場面,更多的是參與後續的一些事情

馮翔擔任志願者,活動結束後跟醫生、記者一起合影。

去了以後發現,當地媒體和負責對接志願者的團委根本沒辦法安排這麼多志願者,所以只能見縫插針,自己輾轉找活兒比如幫老百姓搭帳篷、搬運物資、轉運傷員一類。捎帶也寫寫報導,除了這些,還有報導本省對口援建的一些進展,和災區一些因為地震出名的人和物

2008年5月,作為志願者,在綿陽火車站參與傷員轉運。

在災區採訪期間,我先後去了汶川、安縣、都江堰、什邡、江油等地,但都不太深入。在災區採訪的第一感受是,這場災難確實觸目驚心,災區滿目瘡痍,像整體拆遷的街區一樣,那些倒塌的瓦礫能想見當時的慘烈。那時年輕膽大,不知道害怕,還冒著餘震去六層的危樓里採訪。再後來就不敢了。尼泊爾地震的時候,一旦有餘震我都會第一時間往外跑。

整個採訪經過,印象深的地方很多。那是我第一次去四川。四川風景的美麗,人民的堅韌,都出乎我意料。更意外的是後來發生了那麼多沒想到的事情,比如某個抗震典型被證明是假造的,某個救災很出名的官員落馬了,震央失去妻子的男人再婚了又離婚了,等等。

2008年5月,馮翔在綿陽九州體育館採訪疏散的災民。

看過這些事情以後,我們這些當初目睹災難的記者也變了。不再那麼熱血,那麼理想化,對人性和國情也有了更多的理解。

當然,更大的變化是,絕大部分人都改行了。

前京華時報深度報導部主任康少見

2008年5月12日下午,北京

那時候的信息傳播主途徑,還不是社交網絡,那時候沒有微博微信,沒有4G網絡,更沒有抖音快手等視頻平台,而是報紙和電視以及轉載消息的門戶網際網路和BBS論壇。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傳媒特訓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515/1748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