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漫天霾:美國跑步邁向共產主義

作者:

美國女足鬧騰同工同酬的事情不是一天兩天了。早在十年前,美國女足奪得奧運女足金牌的時候,隊長阿萊克斯·摩根就痛斥男足收入高於女足,並說美國男足的三腳貓功夫比起美國女足為國家帶來的榮譽,簡直就不值一提,憑什麼收入反而比女足高?

美國的文體界充斥著左翼平等主義的意識形態,虛偽而愚蠢的政治正確話語占據主流,摩根算是典型代表之一。

現在,在她們的折騰下,美國足協這個官僚機構直接插手,世界盃獎金將由男女足共同支配,平均分配給所有球員。這是在往共產的方向邁進的一步。美國各行各業實際上都是再往這個方向邁進,男女足的事情,只不過更加赤裸裸和徹底而已。

說當今美國在把全世界往壞的方向上引領,是不為過的。因為它過去享有自由的燈塔的崇高聲譽,影向力足夠大,這是事實。然而觀念的敗壞讓它不再成為引領世界自由事業的旗手,許多人看不到這一變化,無法邏輯一致地看待問題,固守成見,不加分辨地學習吸納,甚至不學好樣光學壞樣。

只要我們認真審視歷史,就不難發現,20世紀以來關於環保的、女權的、平等主義的、產業保護的、政府權力擴張的,它都在開歷史的先河,並且成為席捲全球的浪潮,被世界各國紛紛效仿,令全世界陷入人的自由受限和經濟低迷的深淵中。

就說男女足同工同酬這件事,它看似簡單,其實卻是審視美國平等主義迅猛發展的一面鏡子,實際上就是女版「黑命貴」。

男足收入高,是因為有性別歧視嗎?

哪裡有啊!

不需要什麼經濟學知識,笨想都能明白。足球是一項對抗性很強的集體項目,男足的觀賞性比女足高,所以人們愛看男足,上座率高,打廣告的人多,所以收入就高啊。

這都是市場經濟消費者主權的結果。誰的商品和服務讓消費者更喜歡,消費者就願意給誰買單,誰收入就高。

好簡單的道理,跟性別有什麼關係?

美國現在就愛整這些么蛾子,明明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經濟問題,它非要說是一個政治問題,把每個人綁架,讓人人噤若寒蟬。

前幾天出現的18歲白人男子佩頓·金德倫槍殺11位黑人的案子,拜登第一時間就站出來亂吠:這是白人至上種族主義的罪孽。種族主義當然是錯的,問題在於,其根源是什麼?美國政府替所有人做主,搞強制移民政策,搞所謂文化多元主義,搞結果平等的平權運動,才是根源。因為這些舉措,就是在製造特權階層,製造不平等,加劇族群撕裂。

如果權利面前人人平等,公正地保障每個人的財產權,所有人不分種族憑能力取勝,各個州、各個縣市、乃至各個社區自主決定自身事務,哪裡有什麼種族問題?

再比如紐約的計程車司機,不願意送顧客到黑人聚集的哈萊姆區,因為那裡有許多貧民區,治安和刑事案件多發。這時候美國政府又站出來了,指責計程車司機種族歧視。但問題的根源是,紐約政府強制要求計程車必須送人到哈萊姆區,並且實行價格管制:送人到那裡要跟平常一樣打表,不准加價。風險那麼高,限制自自由契約和自由定價,風險得不到補償,那我乾脆就不去了。

這事情根本跟系統性的種族歧視沒有關係。個別人不喜歡拉黑人,那是他的權利,他自己會承受代價。自由的價格機制和利潤機制會給他教訓,讓他知道這樣做是不利於自身的,因此這種基於人格和種族的歧視就會自然消失。政府一出面,就壞了,扣個大帽子,再形成輿論攻勢,變成種族之間的仇恨了。

出現一個問題,從來不反思自己的政策,而是立馬甩鍋給種族主義,是一個很方便的手段,讓人們忘記檢討觀念和政策,並且放棄思考和追究那些始作俑者的責任——發福利換選票的政客和巨嬰。

言歸正傳說美國女足。

美國女足這種做法,就是共產的形態。追求結果平等,實行權力分配。按照她們的邏輯,既然男足收入高,同樣是足球,女足就要分男足的,那好,舉重就沒幾個人看,但同樣是奧運項目,同樣是為國爭光啊,那應該把女足的收入分一部分給舉重運動員。繼續,計程車司機和舉重運動員,都是通過勞動賺取收入,都是勞動者,那憑什麼運動員拿的收入高,不公平,所以要分舉重運動員的錢。以此類推,不就是絕對結果平等的共產嗎?

問題在於,什麼叫平等?

兩個人服務消費者的能力不同,收入相等,叫平等嗎?不叫,這才是最大的不平等。強行將能力不同的人收入拉平,以後都躺平了,「平等」了,貧困面前人人平等,餓死面前人人平等。

怎樣的「分配」,才是正義?

誰服務消費者能力強,誰就得到最多的財富,這就是正義的分配。事實上,在自由市場中,根本沒有一個獨立和凌駕於生產過程的分配存在,誰滿足了消費者需求,消費者就金錢投票給誰,讓他變得富裕,交換過程一經完成,分配也就隨之完成。

這就是消費者主權。消費者通過買與不買,決定了誰變富誰變窮。那些富人,只不過是消費者委託的財產代管人。消費者為什麼委託他代管巨額財產?因為他能夠為消費者創造最大價值。它要是不服務消費者的指令,不能更好地服務消費者,消費者就通過「不買」這個簡單的行動,剝奪他的財產令他破產,將財產授予更能滿足他們需求的人掌管。

正是這種財富分配方式,激發了人們通過服務消費者積累自身財富的強大動能,由此實現經濟進步和人的福利的普遍改善。

取代這種正義的分配方式的是什麼?

權力分配。

權力分配的前提是沒收。因為一方面,權力並不創造一毛錢財富,它本來就寄生在生產之上;另一方面,不沒收,拿什麼分配?

那它必然就是從一部分人手裡沒收財富,分配給另一部分人。當然,少不了自己先花一大筆。這是一種搶劫和財富的轉移。

那這個時候,消費者說了就不算了。誰最會服務消費者,卻拿不到消費者的金錢投票,為什麼還要服務消費者呢?誰最會創造財富,卻被沒收得最多,那就是打擊一個社會中最具遠見卓識的聰慧之士,指望這樣的社會能進步、民眾能幸福,不是痴人做夢嗎?

一旦這樣的分配機制形成,特權體系和等級結構就建立起來了。誰是分配者,對誰最有利;誰越是靠近權力,誰就能吃飽喝足,就能依靠權力發財。而那些遠離權力的人,則只能苦苦掙扎、苟延殘喘,靠權力施捨他們吃剩下的麵包屑活著。

所以,市場經濟不但意味著生活富足,而且意味著人格獨立。計劃經濟,不但意味著物質匱乏,而且意味著人格依附。

從美國女足身上,可以管中窺豹地發現美國社會現在觀念敗壞的程度,可以窺見走向共產後的蒼涼景象。事實上,在美國的各行各業,都已經在發生著美國男女足這樣的潰敗,農業產業補貼的、貿易保護的、環保產業的、女權運動的、LGBT群體的,更不用說黑人特權和軍工複合體。其實這些都是不同程度的「黑命貴」——違背經濟規律的強制結果平等,並且以直接暴力或者以暴力為後盾的立法手段獲得。

不這樣干,任何一幫人就結成一個群體,向政府施壓;政府也樂得他們這樣干,用承諾福利的方式換取他們的選票和執政。

已經騎虎難下了。這就像吸毒,用量只會越來越大。沒有自由精神的回歸,只會越陷越深,再打一場內戰,也不是不可能。

我猜下一個立即會效仿美國女足的,是美國網球。網球名將小威廉士早就在呼籲同工同酬,控訴男球員收入高於女球員了。她既是女人、又是黑人,簡直就是無敵。美網溫網澳網法網獎金男女平分,指日可待了。

好在,網球運動大多是個人參賽的,所以要攻克這個堡壘有一定難度。這其實揭示了一個道理,抵禦美國共產趨勢的唯一辦法,就是回歸財產私有。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漫天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521/1751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