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不可馬虎:核酸檢測合格率99.7%是什麼概念?

我被一個數據驚到了。

上海、安徽合肥、河南許昌等地接連爆出核酸檢測「假陽」或違規風波後,5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給出了一個數據——核酸檢測實驗室合格率達到99.7%。

聽起來很高。

但這是對3.5萬家核酸檢測實驗室評估後的結論,反過來一想,還有0.3%的實驗室不合格,如果分母是3.5萬,那麼是不是意味著有105家核酸檢測實驗室不合格?

在堅持動態清零的大前提下,別說105家不合格,就算只有10多家,就意味著成千上萬人的結果要受到影響。

不合格意味著什麼?想像一下,還是挺令人被動的。

這兩年,中國最最最突飛猛進的產業,不是新能源汽車,不是晶片技術,而是核酸檢測。

10天淨賺1個億,印鈔速度堪比茅台,接連跑出幾個IPO……這樣的「造富」盛況,真是許久未見了呢。

畢竟,這是風口上的萬億規模產業啊!如果按東吳證券估算,若中國所有二線以上城市實施常態化核酸檢測,每年成本約為1.7萬億元!

果然,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

核酸檢測,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有人說,核酸檢測價格經過多次調整後,政府採購價已低至3元多。安信證券分析師概略測算出目前核酸檢測試劑盒的每份平均生產成本約在3元-5元左右。行業毛利已經持續探底,甚至部分企業已經徘徊在盈虧平衡線附近。

我想,說這話的人,太simple,太naïve了。

企業設立的目的是營利,不是做慈善。

建議大家看看新浪財經整理的這些有核酸檢測業務的上市公司一季度的業績:淨利潤暴增幅度小於三位數的都屬於罕見的了。

安旭生物,暴增3147.87%;

奧泰生物,暴增598.18%;

萬孚生物,暴增481%;

明德生物,暴增307.05%

……

這哪一家不是吊打茅台?

茅台2022年一季度的營收322.96億元,同比增長18.43%,淨利潤172.45億元,同比增長23.58%。無論是營收的增長幅度,還是淨利潤的增長幅度,茅台都只能甘拜下風。

疫情之下的逆周期造富神器,非核酸莫屬了。

截至目前,全國有1.3萬家醫療衛生機構可以開展核酸檢測,擁有15.3萬專業技術人員從事核酸檢測的技術工作。每天核酸檢測的能力已經達到單管每日5700萬管。

而在兩年前(2020年7月末),中國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醫療機構還只有4946家,檢測技術人員3.8萬餘人,核酸日檢測能力僅484萬份。

不到兩年時間,核酸檢測機構暴增了163%,檢測人員隊伍壯大了10多萬。

無利不起早啊。

但這門好生意,可不是誰都能進入的。核酸檢測技術門檻不高,屬勞力密集型產業,基本能確保贏利無風險,但躺賺的前提是要有牌照。

這個牌照可不像車牌那樣搖號就能拿,是需要經過衛健委嚴格審批的,像發5G牌照、金融牌照一樣。

經濟觀察網《怎樣成為一家核酸檢測公司?》說得很清楚,如果一家新成立的企業要承接新冠核酸檢測業務,通常有以下步驟:

1、先成立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是商事主體;

2、以這家公司設置的醫學檢驗實驗室向市區兩級衛健委申請,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管是名字是實驗室還是檢驗所,主體都是醫療機構,所以要拿到執業許可證;

3、申請獲得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備案(BSL-2)資質;

4、獲得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認可的PCR基因擴增實驗室資質,可以直接用新冠核酸檢測項目申請PCR實驗室,也可以先有PCR實驗室再申請新冠核酸檢測項目。

另外,申請《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也有一些條件,比如500平方米以上的空間、註冊資金在500萬元以上……還需要有副主任以上的醫生主執業在這個機構、兩個以上副高職稱檢驗師、五個初級職稱技術人員。

「核酸檢測現在被很多人叫『渠道生意』,銷售團隊是否能拿到訂單是至關重要的。」《財經•伽瑪刀》採訪華興證券研究所負責人趙冰說。

看到沒,這是普通人能進入的行業嗎?

但過去兩年,在疫情的催熟下,在能人異士的努力下,核酸檢測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現在中國約有2400家醫學檢驗相關機構,其中有近40%的醫學檢驗機構成立於3年內。

最近3個月成立的也不少,它們為國分憂真的做到了只爭朝夕。

截圖自企查查

根據公開披露的信息,從審批到開展業務用時最短的,非北京朝安醫學檢驗所莫屬。

在網友們還在問如何成為核酸檢測員,看人家卡點卡得多准:

它在北京朝陽區宣布提升管控的第二天(4月26日)就成立公司,並不晚於5月6日開始承擔朝陽區大規模的核酸檢測任務。

這意味著北京朝安用了不到6個工作日就拿到了前置審批。

北京朝陽區衛健委曾回應說:該機構通過了市區兩級驗收,審批標準、程序均符合相關要求。……市區兩級衛生健康部門均建立了疫情期間核酸檢測機構審批綠色通道……儘量縮短審批時間。

第一財經《百億「江湖」,北上廣深核酸檢測機構大調查》還披露了更讓人意外的情況——雖然檢測機構的註冊資本平均值至少在1000萬元以上,但有不少實繳資本大打折扣,0元也能開設。

比如北京的58家檢測機構中,量化(北京)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北京方圓平安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實繳資本最低值為0元。

我隨手查了下,量化(北京)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也是真有點「故事」的。

今年1月,央廣網曾爆出:北京量化醫學等公司核酸檢測「加急費」高達數百元。

報導提到,該檢測點選擇12個小時內出檢測結果,要支付檢測費80元,而8小時內和3小時內出結果的收費更高,最高收費金額達360元,超出北京市實施的單樣本檢測價格標準指導價10倍多,每人次差價高達325元。

不過,這家檢測機構的名字,仍然在2022年4月審核合格機構名單上。

實繳資本為0元檢測機構,其他城市也有,比如上海裕隆神光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上海譜尼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和上海恩元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廣州浩宇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等。

對了,按照2014年新實施的《公司法》,註冊公司允許不必立即全部實繳,可採用股東認繳方式,股東繳納出資時間根據公司實際經營需要決定……

也不知道,接下來,會不會還沒到認繳期限,就先來一波「消失潮」。

核酸檢測,與股市不同,這絕對是一門「高回報、低風險」的生意。

我們不妨回顧下這兩年鬧出的核酸檢測機構的「大事件」及處理結果:

第一件是上海中科潤達「假陽性」事件。

今年5月,上海市黃浦區五里橋街道融創濱江一號院小區在一天之內測出13個核酸「陽性」,而在事後的覆核中,這些「陽性」案例全部測出陰性結果。

這個「假陽性」事件怎麼處理的呢?

5月9日,黃浦區五里橋街道海悅花園居委會通知:即日起,五里橋街道的核酸檢測機構已經更換為「核子華曦」。

5月10日,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趙丹丹回應稱,已開展對相關第三方檢測機構的調查,如果發現違法違規問題,將依法依規從嚴查處,絕不姑息。

「假陽性」調查至今好像還沒有出來。

據了解,在上海新冠檢測中,潤達醫療的檢測規模排在前三,尤其是2022年4月開始,公司檢測能力大幅度提升,「從3月份的每天數萬管提升到目前每天30-40萬管」,可以說是產能「大躍進」了。

對了,這家公司的負責人在2021年年報業績交流會上,還有這麼一番耐人尋味的話:「倘若過去兩年多時間裡投入更多力量到新冠檢測,可能利潤會好得多。」

第二件是合肥的「嚴重干擾合肥疫情防控大局」事件。

4月23日,合肥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發布通報,一口氣點名了2家實驗室——

4月22日,合肥和合醫學檢驗實驗室、合肥諾為爾醫學檢驗實驗室,在蜀山區區域核酸檢測中,超能力承攬檢測業務、嚴重超過承諾時間出具檢測報告,影響合肥市對疫情形勢及時研判,更為嚴重的是,此前已多次發生類似情況,有的還幾次出具「假陽性」報告,嚴重干擾了合肥疫情防控大局。

看這措辭,堪稱嚴厲了吧?但結果卻是——

經研究,決定對上述兩家實驗室給予警告,立即暫停兩家實驗室在合肥市範圍內的合作業務,全市各縣(市)區、開發區和市直各單位要立即按此要求嚴格執行。

嗯嗯,只是暫停了業務。

第三件是河南許昌金域醫學負責人違反傳染病防治法事件。

今年1月12日,河南許昌市警局官方通報稱:鄭州金域臨床檢驗中心有限公司區域負責人張某東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實施引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行為。

禹州市警局於2022年1月10日,對張某東以涉嫌刑事犯罪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今年1月13日,金域醫學回應,關於員工涉嫌違法的事件,金域醫學稱正配合警方調查,「調查結果明確後將及時向公眾公布」。

快半年過去了,調查結果沒等到,卻等來了金域醫學的業績增長:

在核酸檢測加持下,2021年金域醫學就賺了22億元,營收規模達119.4億。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42.5億,同比增長58.7%;實現歸母淨利潤8.5億,同比增長58%。

這家核酸檢測龍頭企業,仍然活躍在核酸檢測一線,其實驗室覆蓋全國31個省市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共計700多座城市,中國90%以上的人口。

疫情防控大局面前,對這些有違規做法的機構的處理力度,算不上非常非常嚴厲,真是看不懂啊。

現在網上就有一種聲音說,建議成立中國核酸集團,讓它成為中國第98家央企(國資委2021-12-23日央企名錄共97家)。

這看似是一個不太符合現實的假想,但背後代表的公共利益的集體訴求,還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值得思考。

理由一,核酸檢測是一項公共事業,事關14億國人的生命健康和行動自由,有央企信譽背書,老百姓放心。

中國的公共事業,大多背後都站著央企巨人。比如國家電網,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動、聯通、電信。

眼下,跟用電、上網一樣不可缺的,恐怕就是核酸陰性證明了。沒有核酸證明,寸步難行,就連上公共廁所,都得先看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

在「動態清零」政策下,大城市要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採樣圈」,核酸檢測點也成為當下一項特殊的「新基建」。

一個人口500萬的城市,按照一個採樣點每天采3000人計算,就需要近1700個採樣點。而中國現在有18個人口超千萬的城市,91個人口超500萬的城市。

目前,杭州提出要建1萬個採樣點,上海已布局9000個,無錫投用了2634個,太原2000個……

要知道,上海只有不到3000座公廁,北京在巔峰時也只有2500多個報刊亭。

這樣一項公共大事業,最好就不要假人之手了。

畢竟生物安全,也是國家安全的一部分,就如糧食安全一樣,中國人的喉嚨也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理由二,核酸檢測市場超萬億規模,中國核酸集團有望成為又一家世界500強企業。

東吳證券按最極端的情況估算過,如果中國所有一二線城市都實施常態化核酸檢測,按每48小時一次核酸計算,每個月費用約為1436億元,一年的成本是1.7萬億。

相當於2021年中國GDP的1.5%,公共財政收入的8.7%。

一年營收1.7萬億——中國核酸集團,大概能坐上央企的第四把交椅,排在它前面的三位大哥是: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21年實現營收2.94萬億元;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額及其他經營收入2.74萬億元;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6萬億元;

2021年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6.3萬億元,同比增長19.5%;實現淨利潤1.8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9.8%,效益增長創歷史最好水平。

看吧,央企的賺錢增長速度,也趕不上做核酸的企業啊!

如果中國核酸集團一年營收真能達到1.7萬億,這妥妥的世界500強企業水平了。

理由三,能體現央企的社會責任感,並讓做核酸的錢實現完美閉環。

「免費核酸」,並不是真正意義的「免費」,錢從哪裡來?財政和醫保!這兩部分,都是咱老百姓真金白銀繳納的。

如果讓央企賺這筆錢,賺完後到最後環節——政府會將部分國有資本權益劃轉充實社會保障基金。也就是央企賺的一部分錢,按照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的機制,會流入社保金的「池子」。

截至2020年末,93家中央企業和中央金融機構,共劃轉了國有資本總額1.68萬億元,用於國民的養老、失業、工傷保險。

這才是真正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啊!

理由四,創造百萬就業崗位,拉動就業。

現在的就業形勢,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想想今年龐大的高校畢業生就業隊伍,想想網際網路大廠和新能源汽車公司最近的「優化」、「畢業」動作。

而核酸這項事業,有望直接創造百萬個的就業崗位。

我們之前文章說了,中國所有一線、新一線及二線城市人口總數約為5.1億,意味著共需儲備採樣人員約140萬。

這還不算對上下游的就業拉動。

對了,我的同事S博士說了,體制之外,孩子的就業有了相當不錯的新選擇。如果他的孩子去不了好的高中,就去讀衛校,畢業了正好去做護士,做核酸採樣員。

對此,你怎麼看?

——————

參考資料

鳳凰網《腫瘤情報局》,「假陽性」頻現,國內超100家核酸檢測實驗室不合格,如何排除?

第一財經,百億「江湖」,北上廣深核酸檢測機構大調查

經觀頭條,核酸四問

財經•伽瑪刀,10天淨賺1個億,一個季度淨利潤超全年…核酸檢測企業「紅利」能持續多久?

經濟觀察網,怎樣成為一家核酸檢測公司?

遠見Vision,這是一家為服務北京大規模核酸而生的公司?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後海二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524/1752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