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儘管很多中國人鄙視日本,但身體非常誠實

如今,東北農民種著日本來的「秋田小町」等品種,開心地通過電商賣到了全國,成為了絕對的大米霸主。 「吃水不忘挖井人」,如今諸位開心地吃著東北大米時,不知道是不是已經忘了,這米是怎麼來的了?

其實,不用看什麼統計數據也知道,很多牆國人打心底里是非常瞧不起日本的(且先不說仇視的問題)。不僅認為日本已經是個夕陽國家,甚至於某位學者還說了「一定要收拾一下日本、索尼公司都已經消失了、我們蹲下來都比日本高」之類的高見。

非常理解大家這種自信爆棚的熱情,但可惜的是,儘管大家有著視日本如草芥的豪情與鬥志,身體卻是異常的誠實……

沒有日本,真不敢想像諸位的日常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沒有日本,飯還香嗎?

2019年初,京東公司發布了《2019年貨消費報告》,報告中的一處重點內容是這樣寫的——

「糧油副食暢銷單品TOP15榜單中,各種類型的大米占得四席,麵條只保住一個席位,且在10名開外。大米已經打敗麵條,成為國民主食。」

統計數據也表明了類似的趨勢:2019年的稻穀總消費量為1.94億噸,而同期小麥預計總消費量為1.23億噸。養活了這個國家更多人的,是米,而不是面。

那,大家都在吃什麼米呢?

還是2019年,天貓又發了一個報告,稱:「天貓超市數百種不同品牌和規格的大米中,東北大米銷量占比達60%。東北、華北和華東地區的消費者吃飯首選都是東北米。」

總之,隨著物流和購買的便捷,人們用胃投票的客觀結果就是這樣,東北大米,成為了諸位最喜愛的主食,沒有之一。

那麼,東北大米,為什麼好吃呢?

要知道,東北以前也是沒有大米成規模種植記錄的,一是冷,二是窮,三是技術差,怎麼可能種水稻呢?正如那首很多人都聽過的《松花江上》,歌詞裡寫的也是「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根本沒稻米什麼事。

之所以東北能夠種上大米,成規模種大米,甚至能夠成規模種好大米。還是離不開幾位關鍵人物的幫助。

第一位,是一位姓金的潮蘚移民,1875年,這位移民終於在寒冷的東北,成功種下了原本只能生長在溫和濕潤的朝鮮半島的稻米。至今這位金農民所在的村口,還放了一個碑,寫著「東北水稻第一村」——

但是,金農民只解決了「能種米」,其產量還是奇低,接下來他的同胞申友景,才真正解決了「能種好米」的問題。

20世紀初,潮蘚移民申友景從日本帶來了北海道的「赤毛」稻種,這種生長於溫寒帶的北海道稻種,完全可以適應東北的自然環境。而「赤毛」稻本身,是中山九藏氏自明治6年(1873年)苦心培育出的品種。

但,這些潮蘚移民終究還只是小農作坊,無法大規模種植。

隨後,隨著日本南滿鐵道會社逐步捕手和租下土地,日本人直接用本國最好的稻種在東北進行了大規模種植——「經試驗,發現當時的滿洲里南部地區更適合栽種同樣來自日本東北地區的『早生大野』和『龜尾』兩種粳稻,在此基礎上依靠純系分離技術,培育出了更適合中國氣候的『大原』和『萬年』兩種水稻。下屬日本農林省的農事試驗場陸羽分場培育的『陸羽123號』和『紅糯』也共同作為獎勵品種,派發給滿洲里的農戶。1929年,滿鐵在遼寧營口熊岳城的試驗分場靠人工配種,為滿洲里中部和北部培育出了『北海』、『田泰』、『青盛』等多個品種。」

從1918年到1935年間,「滿鐵」分發的水稻原種生產量超過500噸,水稻種子的發放量約480噸,接受者超過一千人。在日本商人和農場主的經營下,滿洲里的水稻耕種面積從1932年的6.3萬畝,到1940年一躍增加到32萬畝。產量也從32年的11萬噸,逐年增加至40年的83萬噸。

如果搜尋東北一些知名大米的譜系(如五常大米),均不難發現,往上尋三到四代,其祖先完全是日本米種。

看這些名字也知道來自日本

所以,問東北大米為什麼好吃,基本上就等於在問,日本大米為什麼好吃。

而且,除了種子之外,日本人還帶來了革命性的種植技術。其中最經典的,就是「水稻旱育稀植」。

可千萬別小看這個技術,一位叫藤原長作的日本岩手縣農民,為了能夠在原本不產水稻的家鄉也吃上大米,多年潛心種植、反覆試驗,創造了適合寒冷地區的水稻種植方法,即不使用傳統的水育秧,改為在旱地上種植。

即使不懂技術的人,僅看這一句話,也明白該技術對於東北地區有怎樣的價值。此前潮蘚移民們之所以種不起來,就是必須要沿河或者靠山間水源種,沒水的地方就束手無策了。

1981年,藤原長作應邀請帶著2個新的水稻品種到了黑龍江。

要知道,那可是1981年了,距現在也不過是40年前而已。東北農民種大米用的方法還是「遍地撒種」、「廣種薄收」,平均畝產只有300斤左右。

當地農民看到藤原也是個農民,就不太瞧得起他,對於他用的方法也完全不感興趣,最後說好的75畝試驗田,只給藤原留了27畝。而這27畝田的產量是多少呢?平均畝產805斤,而且還是趕上了災年。

東北農民看傻了,第二年直接給了藤原4556畝地,結果即便趕上了大旱,最高畝產竟然達到了1024斤。藤原的到來,使當地農民人均收入翻了9倍。「北大荒」由此,才變成了「北大倉」。

時任領導人接見,特別榮譽證書,自然不在話下。至藤原去世時,這一技術已經推廣到了13個省市。

1984年,黑龍江省給藤原長作發了5000元獎金。

這樣的日本專家可不止一位。

1982年,北海道大學農學系畢業的著名水稻栽培專家原正市來到了黑龍江,同樣是傳授「旱育稀植技術」,開頭幾年,往返機票和其他的一切費用均由原正市自己或依靠親戚解決。由於衛生條件差,他28天沒能洗上一次澡,當地也沒有冰箱,肉經常變質,65歲的原正市經常上吐下泄。

經過20年,63次往返,歷經30個省市的指導,累計工作1800多天之後,原正市推廣的技術,已經在全國50%以上的水稻種植地使用,僅上世紀90年代,就創造了20多億的經濟效益。被各地農民稱為「洋財神」。

領導人接見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如今,東北農民種著日本來的「秋田小町」等品種,開心地通過電商賣到了全國,成為了絕對的大米霸主。

「吃水不忘挖井人」,如今諸位開心地吃著東北大米時,不知道是不是已經忘了,這米是怎麼來的了?

當然,日本人可沒止步於此,日本穀物檢定協會每年都公布大米口感排行榜,不進步就會被對手擠下來。比如,早在1980年,北海道就制定了「趕超新瀉越光」的計劃,而這一計劃的執行,非常漫長而艱苦——

「每年進行100種左右的雜交試驗,培植出15-20萬的植物個體……反覆進行世代交替使其性質得到穩定,並掌握它們的味道、耐寒性及抗病性、產量等特徵……直至品種註冊登記為止,大約花費了10年時間……在數十萬的稻種個體中,評估出米粒的白度和均勻性、對病害及寒冷的抵抗性、稻杆的結實性、稻殼的不易綻裂性等所有的特性,最後選出應該保留的種子」。

好吃的日本米,就是這樣經過漫長而艱苦的打磨後問世的,而且各地農民和技術人員還在不斷推陳出新,挑戰極限。

千萬不要因為得到了前人的幫助,就以為前人已經沒什麼了不起。

而且,從日本來的,不止有米。

紅富士、巨峰葡萄、紅顏草莓、不知火……

1985年,山形縣的「蘋果之王」菅井功來到了山東煙臺。經過多地考察後,他認定,這個地方最適合種蘋果。他說「山東煙臺和山形朝日町緯度相近,氣侯、日照、土壤等客觀條件都比較適合於栽培日本的紅富士蘋果」。

紅富士,是日本青森縣藤崎町農林省園藝試驗場於1930年代培育成功的超級品牌,自上市後就熱銷至今,影響力跨越整個太平洋。

菅井功到了煙臺發現,當地農民種蘋果樹的方法接近於種森林,「管理水平落後日本30年」,於是他直接剪去了三分之一的樹枝,當地農民非常震驚。因為農民的意識中,密集的樹枝才是產量的保證,恨不得在一塊地上多種幾棵樹。

結果那年秋天,菅井功親自修剪的紅富士果樹,出果品質提升了17%。這一顛覆性思維沿續到了第二年,雖然總體數量有所下降,但是單價高,最終收益較前年增加了50%以上。在萬元戶還比較稀奇的那個年代,一家的蘋果全賣出去就能成萬元戶了。

也就是從那時起,當地農民才逐漸明白,質量比數量重要得多。從此,棲霞富士、煙臺富士成為了當地的名片。

富士蘋果現在發展成什麼樣子了?一圖可明——

除了遼寧,所有蘋果主產地的主要品種,都是日本富士系的後代。全國65%的蘋果,都是富士子孫。再不喜歡日本的人,恐怕每年也得吃幾個青森縣的特產,或者送禮。

除了富士蘋果之外,來自日本的知名水果還有——

1942年,日本農業學者大井上康培育成功了「巨峰葡萄」,1959年被引進。除了巨峰外,還引進了岡山縣的陽光玫瑰、山梨縣的夏黑葡萄等。這些家族龐大的泛日系葡萄,恐怕也很少有人不吃吧。

1989年,千葉縣育種專家森田欣一受聘,與北京蔬菜研究中心合作研究的新西瓜品種終於成功,最後雙方各取一字,取北京的「京」,與森田欣一的「欣」,將新西瓜品種命名為「京欣西瓜」。至少整個泛華北地區的人,夏天都靠這個西瓜消暑。

1998年,日本農林水產省果樹試驗場雜交育成了秋月梨,隨後被引進,改名為「秋水梨」。

1972年,日本人成功雜交成功了柑橘品種「不知火」(也叫「丑桔」)……還有耙耙柑、愛媛橘、青見……陸續被引進。

至於草莓,則有從日本引進的紅顏、豐香、章姬等品種,以及大量的改良版。

限於篇幅所限,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當然,完全可以一邊享受著上述這些美食,一邊鄙視日本,這是您的自由。

開心就好。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縱橫日本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527/1753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