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古代窗戶都是「紙糊」的,一戳就破,為何不怕下雨?

在古裝影視劇里,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個畫面:有人用手指在窗戶上輕輕一戳,窗戶蒙的那層紙便被捅破了,就可從小孔中偷看屋內情況。

以前一直很疑惑,既然古代的窗戶都是紙糊的,一捅就破,那遇到颳風下雨,大家該怎麼辦呢?

其實,古代的窗戶並不是像影視劇里這樣,是用一張薄薄的紙糊成的。古代的窗戶也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這一期間,人們採用過各種各樣的材質來糊窗戶。

在最開始的時候,人們是用獸皮來糊窗戶的,但獸皮不透氣,這就導致屋子裡空氣比較渾濁,漸漸地,人們也就放棄使用獸皮了。

夏商至秦漢時期,王公貴族一般都是用綢布蒙在窗戶上,來抵禦風雨。普通老百姓當然是用不起綢布的,他們就會用一些價格低廉的麻布來替代。

隨著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紙張開始出現,不過那時造紙術還不普及,人們的窗戶大多是紗窗、絲窗。

到了唐宋時期,隨著造紙技術的大力發展,人們可以量產紙張了,這時百姓們才開始使用紙張來糊窗戶。

不過,他們糊窗戶的紙可不是像大家想的這樣,是用薄薄一層A4紙來糊,而是一種油紙。

人們先製作出較為厚實的韌皮紙,再將它放在油里浸泡,這樣製作出來的油紙韌性好,防水性好,還透光,用來糊窗戶非常合適。

而且,古人很聰明,為了避免窗戶被風雨吹壞,他們對窗戶的設計也很有講究。

首先,是設置了很深的屋檐,屋檐寬大,雨水就不容易打到窗戶上。再加上古代的窗戶一般都是內陷的,外面有個寬大窗台,雨水就更難接觸到窗戶了,這大大延長了油紙的使用壽命。

其次,人們還在窗戶上加了窗欞,就是那種長的豎的小木格,在上面雕刻精美的花紋。這些木格能將油紙牢牢壓在窗戶上,分散了窗紙的受力面,紙張就不會輕易被風吹破,還大大增加了美觀性,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這就是為什麼古人用紙來糊窗戶,卻又不怕下雨的原因。不得不說,古人真的是智慧無窮,讓人大開眼界!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微智先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527/175415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