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共整治電動車名目繁多 民怨:長年濫罰

圖為中國北京,2021年8月31日,一名工人將待回收的電動自行車堆放在他的三輪車上。

中國曾是自行車王國,隨著經濟的發展,低速電動車取代自行車成為中國人第一大交通工具。近年來,中共對電動車的整治運動也一輪輪展開,各地還成立了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民間怨聲載道。

最新一輪整治行動從今年4、5月份開始,有的地方為期一個月,有的通告持續到年底。各地紛紛祭出嚴厲措施。既有針對個人的罰款和沒收,也有針對商家的吊銷和查封,甚至集中銷毀違規的三/四輪電動車。

如,湖北紅安縣「非標低速電動車」專項整治行動工作領導小組決定,自2022年4月6日起至12月31日在全縣範圍內開展為期九個月的「非標低速電動車」專項整治行動。禁止全縣各經銷商違規銷售未達到國家、行業標準的低速電動車產品。從事「非法營運」的將被處罰。

自2022年6月6日起,全縣「非標低速電動車」不得上道路行駛。首次查獲予以警告;二次查獲暫扣車輛;再次查獲扣留車輛,對車輛實行集中處理。

山東濰坊等地的整治行動從2022年5月20日持續至2022年6月20日。整治車輛包括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電動四輪車、老年代步車、扶杆電動代步車、兩輪代步平行車、電動快餐車;並要求重點查處走機動車道、逆向行駛、隨意掉頭、亂停亂放、違法載人、無牌無證等交通違法行為;未規範佩戴安全頭盔等。對駕駛未登記的機動車上路行駛的予以扣留車輛並處以200元罰款;無證駕駛的處以200至2,000元罰款,直至行政拘留。

山東濰坊整治電動車行動,可罰款、扣車、拘留。(網路圖片)

福建的任先生告訴記者,他們那裡對非機動車的整治一陣一陣的,隔一個時間段就整治。「罰是各行各業的出發點,也是目的之一,其它的都是藉口。」

家住北京大興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她丈夫做三輪車拉客生意,曾被扣了五台電動三輪車。「三輪車不讓上道,要牌子,他根本就不給你起(上)牌子。上道逮到就不給你(車),你要拿(車)就罰你。2013年那時候就開始扣車了,一直到現在。」

「你罰也好,搶也好,你給個白條,白條都不給你,給你白條不告他嗎?這些流氓上道橫行霸道,想搶就搶。那三輪車是我個人財產,你憑什麼搶啊?打著法律的招牌到處搶。」

「什麼銷毀呀,轉手他們把這二手推車全都給賣了,賣了錢就揣到自個兜兒里。他們滿山頭放火,不讓別人點燈,這警察執法犯法去搶私人財產吶。哪個執法了?說白了就是整治老百姓,他們犯法用不上法律,只要有權就可以。」她說。

劉女士表示最近還沒聽說北京不讓用電動車。因為疫情公共汽車停運了,只剩一交公共交通線路。不買電動車上班也去不了。

河北滄州的白女士告訴記者,電動車必須上牌,不上就不讓騎了,必須是國標。2024年1月1日起,三輪四輪兒車也不可以上路了。就是老人們騎的小三輪兒,也不讓上路了。

圖為河北滄州市路邊停放的電動自行車,上綠牌的並不多。(受訪者提供)

「一個專門兒管上牌的地兒,(上牌)它就跟你身份證,買車的號,和你這人都連上了。」白女士說,具體在哪兒上她也不知道,她們家還沒去上,畢竟沒有那麼快,人們在陸續地去上。是一個綠色的牌兒,上面有二維碼。

白女士認為,強行掛牌是為了加強管制。因為夏天大家都會帶墨鏡,用口罩,防曬帽子,捂得很嚴實,各種識別看不出。而共享自行車有導航,用身份證兒,還有人臉識別註冊APP才能使用。

「掛牌兒一看見牌照兒不就知是誰家的嗎?電動車都長得差不多,他知誰騎呀?光看穿衣服什麼的,根本就認不出人來。我覺得是這個原因。」她說,「估計除了行人不管制,可能都管制吧。沒準兒行人恨不得腦袋上給你貼個號兒呢。」

長年濫罰控制市場

一段網傳視頻顯示,在廣西某地,一女子因「佩戴耳機的違法行為」被罰款。在旁邊交警設點的桌面上,有一堆被扣留的電動車鑰匙,警察正在清點一沓罰單。

一名警察在檢查點清點罰單。(視頻截圖)

網友表示,「蚊子再小也有肉!」「起初,他們罰裝陽傘的,我默認了;接著,他們罰不戴頭盔的,我也認了;後來,他們罰載人的,我沒有說話;此後,他們抓抽菸的、戴耳機的,我交了罰款;最後,他們要沒收我的電瓶車,我已經無話可說了!」

中共針對電動車的扣車加罰款廣受詬病。央視曾自曝,在國家標準出台前,山東、河南、湖北、海南等省市針對低速電動車治理問題已經做出了意見方案並投入實施,各地均設置了3~5年的過渡期。

在廣東深圳,2013年4月「禁摩限電」百日專項整治行動,3,600餘輛電動車被悉數摧毀,引發社會廣泛質疑。

2018年5月,工信部發布新的《電動車安全技術規範》。山東青年報曾報導稱,「新國標實施,這意味著90%的低速電動車企業都要滅掉」。「從鉛蓄電池改為鋰電池的話,自行車價格就要提升到4萬元,但這一市場僅有5%左右。」

著名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這樣的一些政策實際上是中國的一些企業在背後推動所實施的利益爭奪戰,有些電動車的企業是屬於中共官員當中不同的家族或者不同的人員他們之間那種鬥爭。

陳光誠認為,所謂「不符合國家標準」,這種說法就是在打擦邊球,在玩文字遊戲。「問題的關鍵是你中共的標準到底是什麼?這個標準是不是公開的大家都可以遵循的一個公共的標尺?而不是你中共的嘴說了算。」

整治電動車利益巨大

深圳異議人士林生亮向大紀元表示,一開始電動車出來政府還支持,後面覺得電動車多了,影響一些人的利益了,又加上媒體報導把電動車當做「馬路殺手」。其實關鍵原因是因為電瓶車沒辦法收稅。

據頭豹研究院《2021年中國共享電自行車概覽》數據顯示,中國有日均超7億次電自行車出行需求,刺激中國電動自行車產量、銷量以及保有量等指標均保持快速增長。中國已成為名符其實的電動車王國。

林生亮表示,「大量的務工者,或者是接送孩子的,騎個電動車非常方便,充下電就可以走了,又不會堵塞交通,是非常方便的代步工具。但是這個對他們(當權者)來說沒有利益,對老百姓有好處的事情,就不讓它發生,就不允許你上路。在深圳他就是要你上牌。」

「整治電動車這個事情背後非常齷齪,一切是圍繞利益和政治任務。先抓,後面再規範,這樣就可以收稅了。」他說。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記者李新安採訪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529/1754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