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市值蒸發840億!中國巨富兄弟鬩牆,誰是贏家

現在一提起永輝超市,不知道各位的第一看法是什麼?

是家門口的生鮮超市?

還是越來越差的服務態度,越來越貴的商品?

亦或是早年那句「民生超市、百姓永輝」的讚譽?

永輝超市兄弟二人產生分歧,市值蒸發840億,究竟誰是贏家?

若你把這個問題拋給股民,那他們沒有疑惑,直接罵聲一片,「狗都不買永輝的股票」「買了立馬虧二里地」……

5月27號,隨著永輝超市創始人之一,張軒松減持1.8億股的消息傳出,「張跑跑」的名聲也徹底在股民間傳開了,似乎這一超市巨頭也走到了末路。

永輝超市兄弟二人產生分歧,市值蒸發840億,究竟誰是贏家?

其實,當年永輝超市輝煌時,國務院七部委檢查組曾親自走訪調查,並提倡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永輝模式」,官方直接親自背書,可見對其重視程度。

而如今的永輝超市再上官方媒體,不是因為質量問題被罰,就是因為服務態度被批,成了「壞事傳千里」的典範。

現如今的永輝超市,不僅走入了舉步維艱的困境中,就連曾經為其拍手叫好的劉強東馬化騰等人也頭疼不已,那麼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呢?

源頭還得從永輝超市創始人,張軒松和張軒寧兩兄弟說起。

1

在中國的零售消費行業,很多公司都是夫妻搭檔起家,比如海底撈的張勇、舒萍夫婦,人人樂的何金明、宋琪夫婦等,畢竟是最信任的人,一般不會坑害自己。

而永輝超市從一開始就是,張軒松和張軒寧兩兄弟作為掌舵人,在上市後,二人也以一致行動人的身份合體成了公司大股東。

可就在2018年12月13日,永輝超市突然發布公告:張軒松和張軒寧因公司發展方向、管理機制等問題發生分歧,為避免進一步擴大,正式解除一致行動人身份。

永輝超市兄弟二人產生分歧,市值蒸發840億,究竟誰是贏家?

雖然張軒松一再解釋自己和哥哥沒有矛盾,但明眼人都知道,永輝超市集團的內部絕對不平靜,而這也是哥哥張軒寧首次走出張軒松的背後。

在此之前,哥哥張軒寧更像是弟弟的「影子」,從不顯山漏水,從未在公眾面前講話,甚至永輝超市的創業歷程中,也少有他的身影。

1990年,還沒高中畢業的張軒松便迫不及待地投身商海之中,沒技術、沒人脈的他只能從事「搬磚」等體力工作做起。

可就在這時,親戚給他介紹了一個啤酒代理的工作,一腔熱血的他當即湊了三四萬元錢,捕手了這單生意,他知道一直「搬磚」沒有出路,不斷跟自己說:「這是個機會!」

在成為啤酒代理商後,張軒松的商業頭腦開始顯現出來,他敏銳地看到福州啤酒批發市場還未成型,在別人還等著上門批發的時候,他率先開始了送貨上門的服務。

2

一番操作下來,張軒松成功在啤酒批發市場站穩了腳步,並且開始思考著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1995年,蟄伏5年的張軒松在走訪華榕、恆豐等幾家勢頭正盛的超市後,看著人來人往的客流量,他做出了自己的判斷:機會來了,進軍超市行業。

說干就干,同年12月,張軒松便創建了自己的第一家超市——古樂微利超市,主要經營一些日常用品。

雖然這些故事中沒有哥哥張軒寧的名字,但其實張軒松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哥哥的支持,每一次的決定也是二人共同的想法。

在超市開辦後,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他的哥哥張軒寧也逐漸加入管理,並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價格戰。

那時候,一條毛巾別的超市賣到3塊,而古樂微利超市只賣到2.3-2.5元,看得見的實惠吸引了大量的客戶,「天天平價」的理念也成了他們超市的口號。

三年後,兄弟二人在福州火車站開辦了第一家以「永輝」命名的超市,但此時的「永輝超市」並非後來以「生鮮」為主打的超市,而是擁有啤酒供應鏈的「永輝」。

因為張軒松做啤酒發的家,在超市越來越紅火的時候,二人決定介入啤酒的生產,成立了福州榕泉啤酒有限公司,可這次的介入,差點葬送了全部的努力。

二人本想著從產到銷通吃,但當時榕城的啤酒行業已經是下坡路,在福建兩大啤酒廠家的緊逼之下,他們的啤酒品牌直接倒閉,二人資金也被徹底套牢。

在兄弟倆四處的求助、借款之下,才將初具規模的永輝超市保留了下來。

雖然不知是誰拍板做出的決定,但這幾百萬的虧損卻是二人共同承擔的,也正是在這份團結的支撐下,「永輝超市」成功東山再起。

本來經歷過失敗的人在以後的經營中會變得更加「保守、穩健」,然而張氏兄弟卻不是這樣的人,借用張軒松自己的話:改變才能生存。

3

2001年,為應對傳統農貿市場「髒亂差」的問題,福建開始推行農貿市場超市化(簡稱「農改超」)政策。

張氏兄弟經過細心揣摩,他們發現哪怕是像「沃爾瑪、麥德龍」這樣的大超市,仍然不能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鮮產品,他們從中嗅到了商機。

同年,張軒松和張軒寧分別出資60萬和40萬,開設了第一家以生鮮產品為主打的永輝超市屏西店。

劉強東在為永輝超市投資40億前,曾對股東說:「你們都被永輝騙了,永輝超市根本不是賣生鮮的,不靠生鮮掙錢。」

這句話一點不錯,永輝超市的生鮮毛利率只有13%,所有產品的毛利率是20%,不難看出生鮮收入多,毛利少。

而永輝超市的策略就是:用生鮮賠本招攬顧客,帶動大量、低頻、高利率的其他商品。

生鮮產品是每家每戶甚至每日都要購買的產品,只要價格低、質量有保障,根本不愁客流量。

作為福建省「農改超」政策的典範,永輝超市很快迎來了政府的支持,這也給永輝超市狠狠地踩了一大腳油門。

依靠這些資源,永輝超市僅用3年時間便站穩了福州超市行業龍頭老大的地位,開始走出福建,向外擴張,在上市前最後一次擴張時,永輝的年銷售額更是接近100億。

此後,永輝超市為了加快擴張速度,開始構建了「合伙人制度」。

簡單來說就是將超市劃分成一個個小區域,如:生鮮區、食品區、菸酒區等,每個區域再劃分成櫃檯,每個櫃檯一個理貨員。

之後,公司只需要每個月給員工開固定的薪資,剩餘的獎金全部從櫃檯利潤中取得,不僅節省支出,更刺激員工積極性。

在資源、模式的雙重作用下,永輝超市的版圖很快擴展到全國,開設1200多家門店,遍布16個城市。

在永輝超市極速擴張的輝煌時期,不愛社交的張軒寧選擇站在弟弟背後,儘管他擁有著和弟弟一樣的股份,但他卻一再告訴記者:「我是給弟弟張軒松打工的!」

雖然張軒寧為人很低調,但這並不意味著他變保守了,甚至在二人中,他是更為激進的那個,與京東合作,超級物種的新零售實驗等探索的背後,都是張軒寧的一手支持。

4

2015年,為應對電商新零售的衝擊,永輝超市創辦子公司「永輝雲創」,這是一家專為新零售服務的公司,超級物種、永輝生活APP等都屬於這家公司。

可永輝雲創成立後,不僅沒能應對新零售的衝擊,而且連年處在虧損狀態,這也直接導致了兄弟二人不和。

對於超級物種,哥哥張軒寧認為應該重點發展在店餐飲,而弟弟張軒松則認為要偏重服務到家,這一問題的分歧,直接導致了二人2018年末的分家。

分家之後,張軒寧將大多精力放在永輝雲創上面,通過股權變更成了永輝雲創的大股東,而張軒松則繼續掌舵永輝超市,各自爭取自己看好的項目。

然而,這次分家卻沒有一個贏家,不僅永輝雲創的新零售沒有絲毫起色,並且永輝超市的虧損也越來越嚴重。

永輝超市僅在今年上半年已經虧損10.83億元,股價也從每股7.20元跌至現在4元,市值蒸發840億,也就不奇怪為何股民會怒罵「永輝」了。

5

對於此次虧損,永輝超市將主要原因歸結於,疫情下社區團購的出現,認為社區團購燒錢補貼的方式搶走了傳統商超的顧客,這才導致了虧損。

確實,不需要過多倉儲、配送更便利的社區團購主要針對的就是生鮮市場,尤其是在疫情之下,大家前往商超的次數會更少,這也必然會對以生鮮為主打的永輝超市造成影響。

但,永輝超市目前的困境遠不是一個社區團購帶來的,或者換句話說,是它咎由自取的。

首先是跟著阿里、京東搞得新零售,一看阿里搞出了盒馬生鮮,抓緊開設超級物種店,結果超級物種從2019年就開始陸續關閉,現在大多數已經關停,完全是蠻幹。

要知道阿里從2015年搞得盒馬生鮮至今也沒有突破,永輝超市就別瘋一樣的往新零售裡面擠了。

其次,永輝超市的服務和安全保障越來越差,今年2月永輝超市連續因銷售污染農產品和不合格花蛤被罰,這是急速擴張帶來的弊端,也是最該注意的問題。

最後,兄弟二人決裂只是表象,永輝超市的管理內部早已亂成一團,高管紛紛出走,總不能將管理問題也怪罪給大環境吧。

永輝超市與其等著疫情度去,社區團購的燒錢補貼減少,還不如梳理好內部管理,做好商品質量把控,以求穩固市場,減少虧損。

反躬自省,從內部打破僵局才是自救的正確方向,若是一直緊盯外部,抱怨環境,或許永輝超市真會成為下一個倒下的巨人!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鬼谷子思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601/1756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