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配27個保姆12個秘書的首富,40萬人因他傾家蕩產

如果有人告訴你,10萬元就能開房地產公司賺大錢,你一定會想,此人是想錢想瘋了吧?

但是,在29年前的河北,卻有人將此變成了現實。

他用借來的10萬資金,殺入以重資產著稱的房地產市場,以一招「空手套白狼」狂賺4600萬,在河北房地產市場掀起狂風巨浪。

此後,他曾連續4年蟬聯河北首富,還以47億元身家,上榜2011年福布斯財富榜第15位。

卓達集團董事長楊卓舒

身價暴漲後的他,給自己配備了12名美女秘書、10個保鏢,為父母僱傭了27個保姆,高調作風引起了不少爭議。

而最終,他卻因策劃一起「令40萬人入局,涉案金額100多億」的非法集資騙局,令兩父子雙雙投案自首,淪為階下囚。

身敗名裂的他,只得黯然退出了曾令他輝煌半生的房地產江湖。

他,就是卓達集團董事長楊卓舒。

卓達集團

在河北,楊卓舒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人物。

而從白手起家到坐擁數十億資產的首富,楊卓舒的發家史,堪稱奇蹟。

1993年,楊卓舒從工作了10多年的河北某報社主編位置上辭職,放棄了令眾人艷羨不已的金飯碗,以41歲高齡下海創業,創辦了河北卓達房地產集團。

只用了10萬元原始資金,在沒有相關背景和資源的情況下,操盤第一個項目就將4600萬收入囊中,這在房地產江湖上堪稱奇蹟,史無前例。

楊卓舒也因此一戰封神。

要知道,當年潘石屹的第一桶金是100萬,馮侖是300萬,王健林是1000萬。而楊卓舒一個人的戰績,比3位大咖的總和還要多2倍不止。

楊卓舒

因此,楊卓舒被冠以「商業奇才」的美稱。同時,他也因擅長「無中生有式」資源轉換和整合能力,被詬病為玩「空手套白狼」遊戲的絕頂高手。

1993年,正值海南房地產泡沫破裂,業內一片蕭條的悲觀時期,楊卓舒卻憑著在報社練就的對時事的敏感度和對市場的洞見力,預見到房地產的巨大商機,於是毅然從報社辭職,投身房地產行業。

但是,以楊卓舒當時的積蓄,還遠遠不足以支撐房地產項目運作。

怎麼辦?

他先是東拼西湊借來10萬元,註冊了公司。

沒有地皮,他就向朋友借來一輛二手韓國大宇,把車抵押給石家莊城郊欒城縣的農民,獲得30畝土地的開發權。

同時向農民承諾:生意成功,他就用錢來贖車;如果生意失敗,不僅歸還農民土地經營權,還以車作為補償。

然後,他掏出自己幾萬元的全部身家,用來購買建材。幾萬元當然不足以支付材料全款,於是楊卓舒又和供貨商談條件,稱可以用建好的房子做抵押。

就這樣,原材料問題也解決了。

項目施工期間,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材料運輸、工程施工車輛和施工人員絡繹不絕。楊卓舒乘勢在項目旁邊打出廣告牌,為他在建的樓盤賣預售屋。

深諳營銷策略的他,又利用自己在報社的人脈關係,在《石家莊日報》賒下整個版面,登出「卓達別墅每平方米1588元,沒有福利分房了,到卓達花園享受福利物業。」的廣告。

昔日媒體報導

楊卓舒所說的福利物業,指的是:包括樓盤綠化及乘車在內的60餘項服務,全部為業主免費。而且,水電和供暖費用也遠遠低於其他樓盤。

據說,當時石家莊的普通商品房價格都在2000元以上,而楊卓舒的別墅卻只賣1588。該消息在報紙上一經登出,立馬在石家莊引起巨大轟動。人們潮水般湧入,銷售現場可用人滿為患來形容。

就這樣,4600萬購房款輕鬆落入楊卓舒口袋。

資料圖

但是,項目建設的資金開銷很大,預售款很快用完,怎麼辦?但這卻難不倒楊卓舒。

他再次施展自己的「天才整合術」:又一次將在建的房子作抵押,去各路供應商那裡賒鋼筋、水泥,甚至汽車、家電,並將富餘的商品進行銷售。

這一次,他不僅順利解決了資金問題,還為公司創造了3個億的銷售額。

事情到這裡,還沒有結束。

正當業主們按約前來收樓時,詭異的一幕發生了:

自己當初買的別墅,現在卻變成了普通的商業住宅。

憤怒之下,業主們紛紛找楊卓舒討要說法。而面對群情洶湧的業主,楊卓舒卻表現得異常淡定。

他說:「我們廣告上說的別墅,是指這個小區的名字裡有『別墅』兩個字,不是說房子是別墅。」

明明是強詞奪理的偷換概念,但楊卓舒卻仿佛胸有成竹。

而面對已成定局的結果,和低於市面的價格,維權意識不足的業主們果然不久就偃旗息鼓,事情最終不了了之。

初嘗勝利果實的楊卓舒,不僅對自己的這套策略深以為榮,還以「用最少的資源做最大限度的事情」,來總結自己的「成功之道」。

楊卓舒

此後,楊卓舒又故伎重施,「資源互換整合」的手段屢試不爽,公司發展神速。到了90年代末期,卓達已成為涵蓋房地產建築、教育、文化、物業管理、旅遊等業務的大型集團公司。

並在2002-2003年中,兩度獲得「中國房地產品牌企業50強」稱號,淨資產逾百億元,成為河北省最大的房地產企業。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鬼谷子思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603/1757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