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憲法專家:終止遠程辦公模式 回到辦公室

那些抨擊美國工作文化、呼籲終結到工作崗位上班、終結每周40鐘點工作制的狂熱者並沒有告訴你,這些變化可能會降低生活標準,生產越少的社會擁有的財富就越少。馬斯克和紐約市長埃里克‧亞當斯(Eric Adams)值得稱讚,亞當斯堅持市政工作人員回到辦公室工作,更多的領導人也要這樣做。對於渴望成功的年輕人、對於想要發展壯大的公司、對於各個城市和一個以工作理念創造了無與倫比的繁榮的國家來說,終止遠程辦公利害攸關。

經濟學家認為,在辦公室里員工一起工作可以促進創新

美國人需要回到工作崗位上班。

特斯拉執行長埃隆‧馬斯科(Elon Musk)近日發給員工一封電子郵件,要求全體員工返回辦公室工作,每周工作至少40小時,他在郵件中寫道:「特斯拉將創造並實際製造地球上任何公司中最令人興奮、最有意義的產品,而靠打電話是不會實現的。」

馬斯克駁斥了居家辦公的員工也有同樣工作效率的神話,這值得點讚。對某些工作來說是這樣,但對大多數工作來說並非如此。美國正不計後果地快速推進遠程、到公司上班的混合式辦公模式永久化,而沒有預料到這樣做對世界這個最大經濟體的危害。

遠程辦公的優勢顯而易見:不用在通勤上花費時間和精力,尤其是在油價高得讓人難以承受的情況下,還有更多的生活自由。但也有可能抑制經濟產值、降低美國人的生活水平、讓城市衰敗、剝奪年輕人在職培訓的機會。

認為員工,尤其是新員工,穿著睡衣坐在家裡的電腦前,而不是在工作中與更有經驗的員工互動,就能獲得新技能,這是荒誕的想法。

遠程辦公不利於那些想要升職、需要工作表現得到充分展示的上進者。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愛德華‧格萊澤(Edward Glaeser)和大衛‧卡特勒(David Cutler)表示,遠程辦公的員工獲得晉升的可能性只有一半。

更不用說對城市發展的不利影響了。令人擔懮的是,據紐約市合作組織(Partnership for New York City)稱,78%的紐約市公司預計,大流行後,混合式辦公(有時在辦公室,有時在家)將永久化。商界領袖應該向特斯拉執行長學習,抵制這種趨勢。

2022年,美國商業房地產價值暴跌,導致用於支付警察和消防員等城市服務的稅收減少。

只有上班族回歸,在餐館、零售店、擦鞋攤和下班後在酒吧消費,城市才能從疫情中恢復過來。過去,紐約的上班族在工作地點附近的商家平均每年花費1.5萬美元,現在這些商家都關門大吉了。

要求不去辦公室上班的員工,通常聽起來以自我為中心、不了解情況。1000多名蘋果員工簽署了一封公開信,宣稱「到辦公室工作是上個世紀的產物」,而且「在沒有實際需要的情況下,往返於家和辦公室是對時間的巨大浪費」。

對不起。格萊澤和卡特勒認為,在辦公室里員工一起工作可以促進創新,一項針對微軟員工的研究顯示,遠程辦公不利於合作和信息共享。

儘管對工作效率產生了負面影響,但許多僱主還是屈服了,這要歸咎於目前緊俏的就業市場。根據蓋洛普的調查,多達54%的居家辦公的員工表示,如果被迫到辦公室工作,他們會另謀高就。當經濟放緩時,這種情況會改變。

但從長遠來看,推動遠程辦公是對美國強大的工作理念的政治攻擊。

加州民主黨眾議員馬克‧高野(Mark Takano)提出了一項法案,將每周工作時間減少至32小時,並獲得了國會進步黨團(Congressional Progressive Caucus)的支持。他說,美國人在大流行之後,不應該回到「舊常態」。

非營利組織「全球一周四天工作制」(4 Day Week Global)負責人喬‧奧康納(Joe O』Connor)認為:「工作時間更長和更高的工作效率之間沒有關聯。」這真可笑。

歐洲人的工作時間比美國人短,毫不奇怪,他們的人均GDP也更低,他們生產的商品、提供的服務更少,不得不滿足於比美國人享有的物質生活水平更低,包括更小的房屋和更少的電器。

那些抨擊美國工作文化、呼籲終結到工作崗位上班、終結每周40鐘點工作制的狂熱者並沒有告訴你,這些變化可能會降低生活標準,生產越少的社會擁有的財富就越少。

馬斯克和紐約市長埃里克‧亞當斯(Eric Adams)值得稱讚,亞當斯堅持市政工作人員回到辦公室工作,更多的領導人也要這樣做。對於渴望成功的年輕人、對於想要發展壯大的公司、對於各個城市和一個以工作理念創造了無與倫比的繁榮的國家來說,終止遠程辦公利害攸關。

作者簡介:

貝茜‧麥考伊(Betsy McCaughey)博士是一位政治評論員、憲法專家、專欄作家,也是幾本書的作者,包括《歐巴馬健保法案:它說了什麼以及如何推翻它》(The Obama Health Law: What It Says and How to Overturn It)和《下一次大流行》(The Next Pandemic)。她也是前紐約州副州長。

原文:Remote Work Needs to End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621/1765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