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分析:中共房地產驅動增長模式在破裂

分析指出,中共的房地產驅動增長模式正在破裂。圖為2021年10月21日,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恆大北京的一住宅區。(Noel Celis/AFP)

英國《金融時報》8月29日發表社論說,中共以房地產為主導的增長模式看似越來越破裂。修復它——或者為中國尋找替代引擎——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什麼導致房地產驅動增長模式破裂?

導致這一模式破裂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金融時報》的社論說,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很簡單: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房地產熱潮已經結束,現在正轉入破裂。但更深層次的分析顯示,在中共政治經濟的核心,有一個更複雜、更難解決的弊病。

社論說,地方政府主要通過向房地產開發商出售土地來為其投資活動提供資金,現在發現更難償還巨額債務。主要是因為開發商現在幾乎沒錢,也沒有胃口購買土地。其中有近20家大型公司的財務狀況非常糟糕,以至於今年在離岸市場上出現了債券違約。

這種動態正在產生連鎖反應。地方政府融資工具——全國各市政府擁有的數千個監管不力的基金——被「隱性」債務所困。高盛估計,到2020年底,這些債務總額為53萬億人民幣(8.2萬億美元),占GDP的52%。北京正在敦促地方政府清理這種「資產負債表外」借款,結果就是地方政府融資工具正在減少開支。

這就導致為城市區域、公路、鐵路、港口和其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提供資金的固定資產投資(FAI)在今年急劇下滑,衝擊了促使經濟增長的一個主要驅動力。今年1月至7月,FAI僅增長5.7%,遠遠低於1996年至2022年期間17.87%的平均增長率。

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北京就需要從根本上重新定位其經濟,擺脫目前對投資的過度依賴,轉向更大的消費支出。去年底,中國的私人消費占名義GDP的38.5%,遠低於美國或歐盟的普遍水平。

社論說,專制政府更喜歡使用他們可以控制的經濟槓桿。通過強硬的投資計劃來調動供應,使執政黨保持在主導地位。現在,北京應該為它再也無法避免的漫長而艱難的經濟轉型做好準備。

押注基建刺激經濟或走向毀滅

多年來,房地產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幾十年來房屋價格穩步上升,為中產階級的收入提供了看似單向上升的賭注。

然而,隨著中共實施對房地產開發商的監管、極端的疫情封鎖措施,房地產行業的這種增長趨勢已經破碎。

《衛報》說,許多經濟學家和中國觀察人士現在都認為,中共的「借貸和建造」(borrow-and-build)經濟模式已經崩潰,更多的基礎設施是通往毀滅的道路,而不是通往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報導說,困擾房地產行業的危機完美地說明了這個問題。目前,購房者拒絕支付抵押貸款表明,他們已經變得絕望,因為他們看到未完工的房屋價值下降,與此同時開發商仍在困境中掙扎。

Rubicon基金管理公司的研究主管、基金經理理察·庫克森(Richard Cookson)在彭博社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說,中共當局一直擁抱的經濟模式,可能已經崩潰,房地產行業的困境,更像是中國經濟問題的症狀而非原因。

庫克森認為,中共把銀行系統也召集起來,向當局青睞的行業放貸。本質上講,這將使整個社會一同承擔信用風險。輕易取得資本的企業,「目標是市場占有率而非盈利能力」,這不僅導致投資者報酬率低下,隨著企業赤字膨脹,缺口將通過借貸來填補。

中國的債務在過去10年急劇增長,企業已負債纍纍。當房地產價格下降之後,不僅銀行系統可能被不良貸款擊垮,企業或許被迫開始儲蓄,從而成為經濟增長的一大阻力。

專家:中國經濟正撞上一堵高牆

據《財富》雜誌的報導,美國知名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榮譽教授羅伯特‧艾利柏(Robert Z. Aliber)說:「中國經濟正撞上了一堵高牆。」

艾利柏說,過去15年來,中國每年新建1,000萬套住房。這些項目的支出占中國GDP的10%。然而,由於低出生率和農村人口停止流入,中國城市的人口將開始下降。可預見的結果是,房市價格將崩潰。

隨著未售出的住房不斷增加,銀行將要求開發商償還貸款,開發商開始停止向地方政府購買土地,導致地方政府的收入急劇下降。建築業低迷,也將影響水泥、鋼筋、玻璃,以及所有相關材料的銷量。

艾利柏預測,中國可能會陷入「持續8年或10年的衰退」。他預測,GDP增長將很難超過2%,並在某些年份出現負成長。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830/1796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