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90歲稻盛和夫去世:他一生的財富,都藏在這6句話里

人生中遭遇的一切事情,

都是由內心的磁石吸引而來。

2022年8月30日,微博上有則消息,瞬間衝上熱搜第一。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去世,終年90歲。

稻盛和夫的一生寫滿了傳奇。

他出身貧寒,家境窘迫,也沒有考上心儀的大學。

畢業後,好不容易找了份陶瓷廠的工作,卻發現工廠瀕臨破產。

前半生,似乎寫滿了不幸。

可他卻沒有抱怨,靠自己的雙手,一步步扭轉了時運。

他開始認真工作,讓即將倒閉的陶瓷廠起死回生。

隨後白手起家,創辦京瓷和第二電信,兩家公司都躋身世界500強。

77歲那年,他又捕手了宣告破產的日航公司,僅用一年時間,就讓日航起死回生,年利潤一舉衝到了世界第一。

他在人生下半場,用最真實的筆觸,盡數寫下了自己的生命哲學,出版了一系列著作。

今天,晚君便從他的文字裡,挑選出最清醒的6句話,送給迷茫的你。

1

要想擁有一個充實的人生,你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則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

稻盛和夫大學畢業時曾入職一家快倒閉的企業。

整個公司充滿了負能量,領導們勾心鬥角,職工們偷奸耍滑。

他剛開始也跟著混日子,整天唉聲嘆氣,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沒有一點精氣神。

有一次,他受不了這種工作環境,寫信向家裡人倒苦水,卻不料被哥哥劈頭蓋臉一頓痛罵:

「一個人,只顧抱怨別人,其實是自己沒出息。」

此後的稻盛和夫,開始轉變自己的心態,讓自己喜歡上工作。

當其他同事仍在抱怨時,他靜下心來,努力將手裡每一份任務都完成好。

漸漸地,有了工作目標,日子也就有了奔頭。

稻盛和夫的心情暢快了不說,還做到了公司技術領導的位置。

生活中,有不少人討厭自己正在做的工作,他們心生抱怨,做事也是怎麼敷衍怎麼來。

可越是這樣,工作就越是不順,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曾給兒子寫信道:

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樂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義務,人生就是地獄。

與其抱怨工作不如意,不如讓自己主動去喜歡上工作。

當你轉變心態,對工作懷有熱情,你的生活就順了。

2

物質有「可燃物」、「不燃物」和「自燃物」,人也可以分成這三種,要做就做第三種。

在《干法》中,稻盛和夫將人分為三種類型:

不燃型:點火也燒不起來的人;

可燃型:點火就著的人;

自燃型:沒人點自己就能熊熊燃燒的人。

不燃型:點火也燒不起來的人;

可燃型:點火就著的人;

自燃型:沒人點自己就能熊熊燃燒的人。

那些在同齡人中升職加薪最快,成長進步最多的,往往都是能自我驅動、自我燃燒的人。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兩個實習生,同時入職了一家廣告設計公司。

一個勤勤懇懇,專注於自己的本職工作,從不插手別人的事;

一個風風火火,除了自己的工作,好奇心還特別重,經常多管「閒事」。

三個月後,公司考核轉正結果下來,部門領導出乎意料地留下了後者。

原來,前者雖然能夠完成本職工作,但都是敷衍了事,三個月來,毫無建樹。

而後者,由於多管「閒事」,除了本職工作,還把相關業務也梳理得清清楚楚,不僅系統地總結公司業務,還能夠對一些方案提出建設性意見。

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決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有些人把工作視為打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些人把工作當成事業,主動拓寬邊界,提升自己。

結果就是撞鐘的和尚千千萬,做事業的領導者萬里挑一。

經濟學家劉潤說過一句話: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機會成功?

看他能不能自燃,自己點燃自己,充滿激情。

是否主動,永遠把選擇權牢牢抓在手裡,是人與人之間最本質的區別。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機會成功?

看他能不能自燃,自己點燃自己,充滿激情。

是否主動,永遠把選擇權牢牢抓在手裡,是人與人之間最本質的區別。

3

人生中遭遇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內心的磁石吸引而來。

朗達·拜恩在《力量》中寫道:

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磁場環繞,無論你在何處,磁場都會跟著你。

你有什麼樣的磁場,就會遇見什麼樣的人和事。

稻盛和夫小的時候,家中的叔叔染上了肺結核。

他非常害怕自己也被感染,於是每次路過叔叔的房間,他都會用毛巾捂著鼻子,快速跑過去。

結果日夜陪護叔叔的哥哥和父親安然無恙,反倒是最小心的稻盛和夫患上了病。

對於這段經歷,他認為是自己躲避疾病的心念,反而招來了疾病。

他得病沒多久,戰爭爆發了。

居民區被飛機炸得稀巴爛,人們開始恐慌,紛紛往山里逃亡。

他本就覺得自己活不長了,面對別人避之不及的轟炸,反而毫無畏懼。

在逃命路上,他冒著槍林彈雨主動去幫扶那些行動不便的人。

沒想到,不僅炮彈沒炸到他,他的肺結核還在戰火中自愈了。

在生死邊緣徘徊,歷經起伏的稻盛和夫,感慨道:

人生中遭遇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內心的磁石吸引而來。

悲觀者抱怨,所見之處皆為灰色;而樂觀者積極,心懷希望,目之所及皆是春天。

正所謂境由心生,物隨心轉,我們的生活際遇,往往由我們的心念決定。

你抱怨什麼、害怕什麼,什麼就會在你身上發生。

你相信什麼、希望什麼,就會吸引到什麼。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能過怎樣的生活。

4

因果必報,但需要時間。自己撒下的種子,必定會在自己身上開花結果。

古語有言: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生命是一場輪迴,你所付出的,最後都會回到你身上。

1979年,日本有兩家大型通信企業,經營不善,倒閉在即。

他們四處找投資,可哪怕費盡口舌四處請求,也沒有一個投資人願意伸出援手。

危急關頭,他們找到了稻盛和夫。

要知道稻盛和夫所在的京瓷,是一家研發陶瓷的企業,與通信行業風馬牛不相及。

可他還是一口答應,並為對方提供了大量資金。

在他的幫助下,這兩家企業不僅化解了危機,還一躍成為行業巨頭。

幾年後,計算機通信時代到來,其他陶瓷企業面對高精度的通信設備手足無措。

可京瓷由於提前布局了通信行業,他們一下子生產出掌上電腦等尖端技術產品,拉開了與同行企業的差距。

而京瓷,也因此成功挺進了世界五百強。

正如愛默生所說:

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後,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人生就像儲蓄罐,你投入的每一分善良,命運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連本帶利還給你。

從今天開始,播種下善良的種子,存一絲善念,行一些善舉。

你給出去的善意與幫助,溫暖和鼓勵,未來都將在你身上開花結果。

5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人格·理念)×努力(熱情)×能力。

在一次發布會上,有記者問稻盛和夫:「一個人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稻盛和夫毫不猶豫地回答:「思維方式。」

當時京瓷公司創辦初期,一度缺少訂單,為此每天都有不少員工出去跑市場。

可一個多月下來,一筆訂單都沒接到,公司運轉幾乎陷入停滯。

稻盛和夫親自出馬,他專門挑那些其他公司接不了的訂單來做,甚至還會主動向客戶提出產品預想。

這時客戶往往就很心動,立馬拍板簽合同。

可實際上,以當時京瓷的技術,根本無法做出這樣的產品。

很多員工十分費解,他解釋道:「別的公司只接現有技術能做的,那我們就接不能做的。既然技術不夠,那我們就反過來,用訂單逼著我們研究新技術。」

正是稻盛和夫的逆向思維,京瓷賺到了第一桶金。

隨後,稻盛和夫靠著這種逆向思維,用訂單倒逼京瓷不斷革新技術,沒幾年,京瓷便躋身進入行業頭部。

在《干法》一書中,稻盛和夫提出了一個人生公式:

人生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在這個公式里,能力和熱情,都是從0到100分,而思維方式則是從負100到正100分。

如果思維方式不對,工作再努力,能力再強,最後也是白費力氣。

人與人命運的不同,主要在於思維的差距。

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我們缺少的不是機會與運氣,也不是汗水與努力。

我們欠缺的,是一種勇於跳出原有格局的思維方式。

人生本質上的改變,來源於思維方式的改變。

推倒固有思維的牆,換個思路處理問題,人生就會一路綠燈,前路也會一片坦蕩。

6

「持續」與「重複」是兩回事,不是漫不經心地去重複與昨天一樣的事情,而是今天勝過昨天,明天勝過今天。

稻盛和夫早年在分公司培訓的時候,碰到過一個工人。

這個工人,初中學歷,生性笨拙。

一個簡單的操作,他的上司都會手把手教他好幾遍。

有時候,連旁邊的同事都看不下去,忍不住想上前親自動手。

可二十多年後,稻盛和夫竟在總公司的高層會議上再次見到了他。

這時,那個工人,已然坐上了事業部長的位置。

工人的老上司解釋說,雖然他學得慢,但從不放棄精進。

他手中有一個本子,裡面記錄了他需要學的技術。

一個技術動作不會,就不惜練習成千上萬遍,直到嫻熟掌握。

就這樣,每精通一項,他就劃掉一項。

靠著日積月累的點滴進步,他才有了今天巨大的成績。

想起羅振宇說過的一句話:

任何一個人,不管你的能量強弱,放眼於足夠長的時間,你都可以通過長期主義這種行為模式,成為時間的朋友。

哪怕天賦再差,只要每天保持進步,時間一長,自能厚積薄發,一鳴驚人。

這世上從來都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沒有橫空出世的高手。

你所艷羨的每一種成功背後,必定有個「笨人」在持續地做著一件事。

每天堅持學習,定期總結復盤,不斷進行自我更新。

不管現在的起點有多差,一直堅持下去,你遲早能逆襲成為人生贏家。

稻盛和夫說過:「人生是為心的修行而設立的道場。」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不斷地修煉靈魂,磨鍊心智,完善自我。

在紅塵俗世中,我們所經歷的每一件事,遇見的每一個人,遭受的每一次苦難,都是一場對自我的修行。

只有不斷地去體驗,去淬鍊,去沉澱,才能修煉成我們想要的模樣,收穫到屬於我們的財富。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洞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902/1797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