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習近平國師信心喊話:中國經濟驅動力仍是…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日前提出,房地產仍是中國經濟增長驅動力,但住房不再是投機資產。

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日前提出,房地產仍是中國經濟增長驅動力,但住房不再是投機資產。分析指出,房地產過去靠民企支撐,但民企連環爆發危機,林毅夫的談話顯示,中國現在想由國企進場蓋公共住房,拉抬市場信心,遏制房地產市場危機。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發展面臨「三重壓力」,多地散發疫情和房地產市場低迷也拖累了GDP增長。中新社報導,林毅夫在國際金融論壇(IFF)舉辦以「亞洲的崛起」為主題的第24期學術會議中,回答與中國經濟相關的提問時表示,經濟增長緩慢,會打擊人們對未來的信心。在此形勢下,提振信心非常重要,而這需要刺激投資。

林毅夫表示,可以看到中國政府已採取一些措施來投資新的基礎設施、工業要素等,投資將創造需求並刺激增長。如果人們對經濟增長和私營部門更有信心,就會開始投資以增加供應,而且在家庭中,人們將有信心購買房產,這將支持房地產行業。

房地產還能成為中國經濟增長驅動力?(法新社資料圖片)

林毅夫曾經擔任世界銀行首位來自開發中國家的資深副行長,也是「一帶一路」提倡者。金庫資本管理合伙人兼總經理丁學文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全世界對林毅夫的評價已經改變,過去將他視為有國際高度的經濟學家,關注他對中國經濟的判斷,現在林毅夫比較像是「中共官方對於經濟要發展的代言人」。

「全世界都認為,中國房地產作為引擎帶動經濟發展的模式已經不可行,他出來說房地產仍是經濟動力不會太意外。他的意思是告訴大家,我們不會讓中國房地產垮掉。」丁學文解讀林毅夫的談話。

世銀報告:中國靠房地產基建促增長老路不可持續

丁學文的看法也呼應今年6月世界銀行公布的《中國經濟簡報》。《簡報》指出,「中國房地產業的持續壓力,也可能帶來風險,對整體經濟產生更廣泛的影響。」報告預測,「中國可能回到借債投資基礎設施和房地產、以促進增長的老路。這種增長模式最終是不可持續的,而且許多企業和地方政府的負債已經很高。」

丁學文分析,過去中國房地產高速增長的模式,地方政府土地交付後,開發商融資蓋房再賣給百姓。但是,中國多家房企海外債券違約頻傳,恆大萬達等融資都出問題。因此,他認為,中國房地產會不會垮,就要看中國政府願不願意支持它,但絕不可能像以前有那麼大的動力往上走。

「因為美中對峙,中國更需要發展自己的產業跟科技,其中就是半導體與能源產業,這需要更多的資金,政府其實已經沒那麼多錢去支持房地產。」丁學文補充說道。

中國房地產低迷,呈現下行態勢。(法新社資料圖)

房地產助長分配不均林毅夫吁中國學新加坡蓋公屋

林毅夫提到,過去房地產被用於投機,而不完全是居住,現在中國政府試圖重新定位,要求「房住不炒」。他認為,「中國政府會找到辦法支持公共住房,就像在新加坡看到的那樣。這類公共住房肯定會有大量投資,這也將刺激中國的經濟增長。」

台灣的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鄭政秉對本台表示,中國房地產過去以民企為主角,地方政府為輔,但隨著地產商連環爆,中國政府角色轉換,以國營事業進場救房市,拿新加坡當例子建公共住房。他直指核心表示,「中國房地產除了促成經濟增長外,另外,嚴重助長所得分配不均。」

鄭政秉:「對高所得、高投資的人,房地產是過剩,少數精英擁有非常多套的住房,但是,一般居民還是非常窮困。」他說,「林毅夫他認為學習新加坡大量投入公共住宅,可以進一步帶動中國房地產、帶動中國人民信心,能穩住房地產衰敗,甚至期待V型反轉。事實上不太樂觀。」

房地產拉不動經濟增長中國下個挑戰:刺激內需

「房地產過去占中國GDP比重最高達3成,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這麼高度依賴房地產驅動。」鄭政秉提出,過去一段時間在討論中國房地產是否會發生系統性風險,他分析,因為中國政府控制力非常強大,雖然不像西方國家容易瞬間爆發金融體系崩潰,但是光靠「調控」,系統性風險反而是「長期且巨大」。

丁學文認為,林毅夫的談話更像是「信心喊話」。他認為,中國正在努力找另一個推動經濟發展的模式,「最有機會內需、內循環。」過去,中國人靠房地產賺錢容易也敢花錢,所以中國經濟起來,現在動能減弱,「在房地產不再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如何讓百姓願意促進內需,這是中國政府下一個最大的挑戰。」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915/1803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