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關鍵時刻,這個大人物現身為普京「站台」

在遠赴撒馬爾罕出席一場地區組織會議、碰了一鼻子灰的俄羅斯總統普京,變本加厲的加快推動在俄羅斯所占的烏克蘭四州的「入俄公投」。此舉遭到西方民主陣營的強力抨擊。在此緊要關頭,與克里姆林宮關係交好的德國前總理默克爾突然出現在公眾場合,強調不應無視普京的警告,要留有餘地......

在遠赴撒馬爾罕出席一場地區組織會議、碰了一鼻子灰的俄羅斯總統普京,自返回莫斯科後即採取了系列具有重大意義的動作。

他改變主意,決心加快推動在俄羅斯所占的烏克蘭四州的「入俄公投」,以戰略力量作為後盾,宣稱將採取一切可用手段保衛俄羅斯及其人民,並把即將吞併的頓涅茨克州、盧甘斯克州、赫爾松州和扎波羅熱州理所當然地歸入其領土範疇,暗示其將不惜動用非常規軍事手段——包括但不限於核武器,來阻擋烏克蘭愈益強勢的「解放戰爭」,並對基輔的戰略後援進行威懾。

普京的戰略抉擇的重大背景是,基輔的澤連斯基當局在俄對烏髮動戰爭以來,領導朝野頑強抵抗,逐漸化被動為主動,遏制了俄方第一階段對烏戰略目標,繼而在第二階段的戰爭中亦挺了過來,從而為開啟第三階段的戰略反攻、實行「解放戰爭」開闢了道路。

進入9月以來,烏軍實施正確的戰略策略,成功收復了哈爾科夫州的大片國土,並在多個戰線協同作戰,對俄軍形成全面的壓制態勢。俄方的兵力不足、士氣低落、後勤不繼、趨於孤立等問題日漸突出,無法抵擋在西方大力支持下的強勢進攻,並導致全線敗退,是遲早的事。

重大背景之二是,隨著俄羅斯在對烏戰爭中不斷落敗,打破了普京不可戰勝的「神話」,俄烏戰爭態勢逆轉,美國領導下的全球援烏抗俄聯盟日益壯大,西方對烏支援和對俄遏制愈益具有自覺性和戰略性,國際社會明里暗裡支持烏克蘭反對俄羅斯的國家越來越多,俄羅斯國內經濟社會在不斷加碼的制裁、限制和孤立下趨於動盪,國際上陷入外交孤立,同時,普京期待外援的計劃不斷落空,客觀形勢將克里姆林宮逼到孤立無援、「坐吃山空」的境地。

掌權長達22年的普京仰賴個人形象和權威。為此,在過去二十多年裡,他苦心孤詣、甚至不乏表演性地極力樹立「強人」形象,公眾記憶猶新。任何失敗的記錄都將是對其個人形象和權威的損害,而俄烏戰爭正在造成一個對其極為難堪的態勢:

他不僅不能贏得對烏戰爭,而且面臨慘敗的前景。

假如他不緊急採取措施予以扭轉的話,那麼澤連斯基當局將會攜其本月以來在戰爭中形成的凌厲攻勢,逐步收復所有俄占地區,直至早已被俄吞併的克里米亞半島,而且至關重要的是,它將贏得全世界越來越多的支持和西方的戰略支援。

擴大兵員供給,穩定前線形勢,確保烏方不繼續對其所占地區推進「解放戰爭」,並遏制西方越來越具有進攻性的對烏援助,進而破壞全球援烏抗俄聯盟的團結,以阻止戰略上對俄不利的勢頭,扭轉對烏戰局,完成普京在參加地區會議期間向夥伴保證的「儘快結束戰爭」的承諾,是普京當局緊迫的和主要的目標。

它們正是普京「儘快結束戰爭」計劃的一部分。俄方已經公開表露,它的「最低目標」是「解放」頓涅茨克的其餘地區。

在第二階段的戰爭中,俄軍占領了盧甘斯克州的絕大部分地區,但在頓涅茨克州僅實現了60%的目標。

克里姆林宮的意圖顯而易見:利用前述四州的「入俄公投」,完全吞併它們,並繼續進行一段時間「戰鬥」,以便占領頓涅茨克州的其餘地區,將四州完整併入俄羅斯。

按照計劃,9月30日,俄羅斯將正式從程序上完成四州加入俄羅斯聯邦的程序,很可能同步或者稍後將其納入「克里米亞地區」,形成一個新的「聯邦區」,前聯邦航空局局長羅戈津盛傳將成為這一聯邦區的第一任「總督」。

普京將在這一儀式舉行期間,進行其決定外交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獨立以來的第三份面向全國的電視講話,極有可能宣布俄羅斯完成對「克里米亞地區」吞併的法律程序,繼續為其發動的侵略戰爭以及四州「入俄公投」的正當性進行辯護,進而明確警告烏克蘭和國際社會,重申俄方將不惜採取一切可用手段捍衛「領土完整」,核心是對「克里米亞地區」的「捍衛」。

從本質上來說,這是在對常規戰爭以及自身能力和處境絕望的前提下,以動用毀滅性武器犧牲人類性命、毀壞別國領土為「籌碼」,俄羅斯與烏克蘭、與美國領導的援烏抗俄聯盟的一場超級「賭博」,以維護戰爭發動者不可戰勝的形象。

以進行新的所謂的「局部軍事動員」、威脅在戰爭中動用一切可用手段為標誌,普京打響了一場個人保衛戰。這場「戰役」是俄方破釜沉舟的「背水一戰」,押上了克里姆林宮的全部賭注。

就在這場「賭博」進行之際,烏克蘭軍隊在戰場上取得了新的進展,進一步突破了俄方的戰線,將進攻推進到盧甘斯克地區周邊——印證了克里姆林宮戰略抉擇的「必要性」。

為了確保「戰役」的成功,製造混亂,特別是揮舞能源大棒,破壞西方的團結,可以認為是輔助性的措施。製造剛剛發生的北溪天然氣管道漏氣事件,克里姆林宮是主要的嫌疑者之一——雖然還需要確鑿的證據加以證明。

擺在世界面前的是,要麼屈服於克里姆林宮的新威脅,自亂陣腳,內部分裂,向克里姆林宮「繳械投降」,停止或減少對烏克蘭的援助和支持,而烏克蘭高度依賴國際援助和支持,這將導致烏克蘭的戰略反攻失敗;要麼堅持團結,繼續並加大對烏克蘭的支持,同時在戰略上、技術上做好全面預防和反擊俄羅斯的戰略威脅的準備,最佳目標是「不戰屈俄之兵」,最壞情況下,也確保挫敗克里姆林宮的計劃。

在此緊要關頭,與克里姆林宮關係交好的德國前總理默克爾突然出現在公眾場合,強調不應無視普京的警告,要留有餘地,尋求發展一種新的政策,為「以後的日子」做打算。

默克爾由於其在任期間的對俄綏靖主義政策而備受國際輿論和烏克蘭官方的批評。在克里姆林宮最需要外部支持的時候,她又出面為普京公開「站台」。可見其沒有從外部批評中進行自我反省。

她的「留有餘地的」對俄政策過去不成功——直接導致了普京獲得對付歐洲的極為重要的地緣戰略工具,並屢次實際運用,包括正在進行的威脅,現在也不可能取得成功,最後的結果可能是,為莫斯科提供喘息之機,使其贏得重要的緩衝期,恢復自身力量,並繼續在未來的世界政治中呼風喚雨,與此同時,像在2014年一樣,對俄吞併烏克蘭的領土無所作為,使烏東烏南四州連同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變成「既成事實」。

公開報導顯示,普京在克里姆林宮第一次接待默克爾,由於打聽到其害怕狗的「秘密」,因此在與其會談中有意安排了一隻生猛的狗在場,以此對默克爾形成潛在的心理威脅,獲取談判優勢。

有此經歷的默克爾不僅沒有洞悉克里姆林宮主人的本質,吸取這次以及此後與俄羅斯打交道的教訓——很大程度上德法的綏靖主義政策縱容了普京的侵略政策,給俄烏兩國人民、給歐洲帶來死亡和核戰威脅,為整個世界帶來災難——從經濟到政治,而且仍然沉浸在過往的幻想中,期待繼續對俄「磕頭」依靠基於妥協的外交「贏得」普京。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亞歐視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01/1810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