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多數學者:美國明年經濟更糟 恐爆失業潮

經濟學者多認為美國高通膨仍持續到2023或2024年,不斷提升利率,將造成大批失業人潮後,才可能降下通膨。圖為最近在新澤西州大西洋城賭場排隊找工的人。(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16日報導,對經濟學家最新調查,多數人都預計美國將在未來12個月內進入經濟衰退,因為聯準會大力降低持續高漲的通膨、經濟收縮,企業以裁員作為回應。

未來12個月經濟衰退可能性63%

據報導,經濟學家平均認為未來12個月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為63%,高於7月調查的49%。這是自2020年7月以來,在上一次短暫但劇烈的經濟衰退後,這項調查首次將概率確定在50%以上。

多數經濟學家對2023年預測越來越悲觀。他們現在預計,今年前兩個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將大幅減縮,比上一季度調查的降級,他們預測的是溫和增長。

多數經濟學家預測聯準會要到明年底或是2024年初,才有可能改採降息手段,冷卻經濟。

高通膨讓全球經濟前景黯淡,借貸利率高漲和能源供應緊縮,加劇明年經濟衰退的風險;經濟學者認為,一旦經濟衰退,僱主因應成長減緩和收益減少,可能會在第二、三季大量裁員回應,造成失業人潮高峰。

通膨持續高漲不降,讓民眾錢包縮水。(美聯社)

美通膨仍持續40年新高

華爾街日報16日報導,美國通膨報告不如預期,仍持續40年的新高,聯準會持續大幅升息,推高美元匯率,進一步提高許多國家的進口和借貸成本。

主要能源製造商正減少供應,導致價格上漲,拖累經濟活動,歐洲情況更明顯;中國新數據則顯示,消費者支出驟降,顯示經濟成長冷卻。

國際貨幣基金(IMF)秘書長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13日在華府舉辦的財經首長會議上說:「最糟情況還沒發生,許多經濟體的衰退風險提升。」

IMF:明年經濟成長2.7%低於今年

IMF預測,明年全球逾三分之一產出將萎縮,美國、歐盟與中國三大經濟體明年成長將停滯;IMF預測明年經濟成長2.7%,比今年的3.2%少。

埃及財長馬伊特(Mohamed Maait)12日在全球發展中心(CGD)會議中說:「情況比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還慘。」

許多與會財長認為,美國高通膨和聯準會的做法威脅美國經濟前景;美國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去年增加8.2%,排除糧食和能源動盪的核心CPI增加6.6%;後者成長速率為40年來最快,凸顯物價壓力大,且可能讓聯準會下月升息三碼(0.75個百分點)。

IMF預測,美國明年經濟將擴張1%,比今年的1.6%少。

經濟學者表示,美國未來12個月有63%機率步入衰退;此外,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及俄羅斯下月起每日減產200萬桶原油,可能推升油價;國際能源總署(IEA)13日警告,OPEC等國的決定可能成為全球經濟進入衰退的轉捩點。

全球衰退無官方定義,但許多經濟學者認為其一關鍵指標是經濟成長低於人口成長,或約1.1%。

世界銀行預估全球明年經濟成長為1.9%,行長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說:「這危險的逼近全球衰退。」

經濟學者預測,明年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將縮減0.2%,第二季縮0.1%;一旦經濟衰退,僱主因應成長減緩和收益減少,可能會在第二、三季裁員回應。

經濟學者認為,非農就業人數將在明年第二季減少3萬4000個職缺,第三季減少3萬8000個職缺。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18/1817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