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法媒:李克強的退休與胡錦濤的屈辱 印證習近平大權在握

法國世界報指出,中共20大閉幕了!李克強和汪洋這兩個溫和且受人尊敬的人物被趕下台,前國家主席胡錦濤也被請出場。相反地,那些與習近平關係密切的人得到了提拔。

法國世界報 RFI

法國世界報指出,中共20大閉幕了!李克強和汪洋這兩個溫和且受人尊敬的人物被趕下台,前國家主席胡錦濤也被請出場。相反地,那些與習近平關係密切的人得到了提拔。

該報駐京記者 Frédéric Lemaître周日發來特稿文章寫道,許多觀察家早已預期習近平會在中共20大上變得更強大。但很少人料到這位中國第一號人物打破了如此多的禁忌,如此明確地表現出他的無所不能。10月23日,習近平向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共205名)介紹了政治局常委七​​名人選。

不出所料,習近平仍然是總書記。他身後依序是:有望接掌總理的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主掌反腐倡廉的趙樂際,負責意識形態工作的王滬寧北京市委書記蔡奇,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也是習近平右臂的丁薛祥,以及廣東省委書記李希.

常務委員的角色分配目前尚未明確。新進的四名委員是李強、李希、丁薛祥以及蔡奇。許多人先前認為,因上海封控措施而備受爭議的李強不會入常。但他與習近平的親近關係,現在顯然占了上風。

「非常好戰」獲得欽點

與之前一樣,集國家主席、中共總書記和中央軍委主席三職於一身的習近平,在2018年打破禁忌,修改憲法,可以連任兩個以上的5年任期。因此,只要他願意,就可以繼續掌權。

外界並不清楚年齡的限制目前是否適用於領導層其他人。自2002年以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層盛行一條規則:67歲仍可升職,但必須在滿68歲後退休。一種避免一個人(如毛澤東般)掌權時間過長,以及質疑真正當家作主的政治局常委七人集體領導的方法。

文章指出,這個答案出現在本周六,有205名成員的中央委員會任命了25名政治局成員,並在其中任命了著名的7名常務委員會成員。「67歲留下,68歲離開」的規則不再適用。

年僅67歲的現任總理李克強和政協主席汪洋被趕下台。他們兩個是溫和而受人尊敬的人物。李克強甚至是唯一一個體現中國另一種更自由政策的領導人。相比之下,外交部長王毅雖然已經69歲,但仍留在中央委員會。許多人認為他可以接替楊潔篪擔任中共外交機構的負責人。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例外:雖然已經72歲,但中央軍委第二副主席張又俠將軍仍然留在委員會。他甚至可能被提拔為這個習近平親自主持的委員會的第一副主席。他們的父親在1949年共產黨上台之前已經很親密,張也被視為習近平的盟友,多年來幫助他推動有時肆意妄為的人民解放軍改革。

「台灣現在是首要任務之一」

雖然張又俠被視為溫和派,但漢學家亞歷克斯·帕耶特(Alex Payette)在《亞洲分析》雜誌上指出,「像何衛東這樣的幾名軍事幹部屬於台海集團」,他形容這個集團「非常好戰」。「這表明台灣現在是中共在未來幾年的首要任務之一,」帕耶特說。人大確實通過了一項決議,將「打擊和堅決遏制一切鼓吹台獨的分裂企圖」寫入黨章。

另一個鷹派得到提拔:現任駐華盛頓大使秦剛成為中央委員。一個人可以同時在美國做外交官和在北京做黨的領導人嗎?神秘。但毫無疑問,這次秦剛進入中央,預示著再次崛起。甚至可能被任命為外交部長。

秦剛是一位好鬥的外交官,是習近平喜歡的「戰狼」。2021年3月,他擔任 中共外交部歐洲事務副部長,當時北京對歐洲議員採取了非常嚴厲的反制裁措施,以回應布魯塞爾對負責鎮壓新疆的中國官員的制裁。此後中歐關係從未真正恢復。秦剛還有一個優勢:他可以直接接觸習近平。2015年至2018年任外交部禮賓司司長,多次籌備中國「第一把手」出訪和多位國家元首訪華。

10月22日,習近平無所不能的另一場壯觀展示發生在前國家主席胡錦濤被逐出大會堂的那時刻。當媒體剛剛進到大會會場,兩名男子走近2002年至2012年的國家主席胡錦濤,強迫他起身離席。

胡錦濤坐在習近平和栗戰書之間。在路透社法新社播放的一段視頻中,栗戰書似乎想幫助他,但旁邊被認為與習近平關係密切的王滬寧勸阻了他。兩名男子中的一個將其夾住時,年邁的胡錦濤只好跟在後面,從大約二十位小心翼翼不看他一眼的領導人身後經過。

文章認為,鑑於胡錦濤的反應,似乎很難用健康問題來解釋這種過早離開。習近平在開幕致辭中對他的前任極為批評。「黨的領導被削弱了,內容被清空了,被稀釋了(……)拜金主義、追求快樂(……)等錯誤思想的潮流一再出現。(……)網際網路上一片混亂,」他說。

突發事件令人不安

這一突發事件引起不安的跡象顯示在:晚上7點的電視新聞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在報導20大上,但沒有提及它。深夜,官方新華社報導說,「胡先生在會議期間感覺不舒服」,但「好多了」。對於一些西方外交官來說,這種邊緣化的政治解讀是毋庸置疑的。「李克強和汪洋兩位溫和派的退休,胡錦濤的屈辱,印證了強硬路線已經掌權」,一位談及「清洗」的外交官如是分析。

世界報文章指出,胡錦濤既是共青團的象徵,也是長輩的象徵。在2007年,胡更希望另一位共青團成員李克強接替他,而不是習近平這位「紅太子」。但在胡的前任江澤民的支持下,習占了上風。如今,共青團的影響力已不復當年。

胡錦濤還代表了一代對西方更加開放的前領導人。通過讓胡錦濤離場,習近平向長輩們表明在他的「新時代」中他們已經過時不再占有一席之地。給昨日,和明日的長輩特別是李克強,一條信息:請在未來幾年保持低調。胡錦濤在非自願離開時,還拍了拍李克強的肩膀。仿佛他們的命運是連在一起的。

儘管北京官方稱,在2023年3月的下屆全國人大會議之前,李克強仍將繼續擔任總理,習近平屆時將在該大會上獲得第三個國家主席任期。但是,毛的繼任者奠定的「中國模式」的兩個主要特徵--集體領導和領導人接班更替制度--已經消失了。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24/1820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