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朔爾茨訪華 也會談及人權

據德國電視一台報導,中國仍然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但與北京的專制領導層打交道非常困難。因此,人們對下周將訪問北京的朔爾茨總理提出的要求清單很長。朔爾茨在北京也將談及人權問題。

德國經濟界敦促朔爾茨在北京領導層面前要表現得更有力更穩健,要維護德國的利益。

德國工業聯合會呼籲這位社民黨政治家減少德國的依賴性。工業聯合會主席Siegfrid Russwurm說:「必須迅速減少片面的依賴性。我們現在在許多礦物原料方面嚴重依賴中國。」例如,與石油和天然氣相比,德國沒有國家戰略儲備的礦物原料。

由於許多德國經理抱怨與中共當局打交道的艱難,德國工商會呼籲建立公平的競爭環境。工商會總經理Martin Wansleben表示,從德國企業的角度來看,中國日益增長的貿易保護主義是一個問題。「這個國家更傾向於自我封鎖,但希望自己在世界各處多多參與,包括在德國這裡。」因此,朔爾茨總理必須為相互平等的規則,即互惠原則而努力。目前,中共當局流行的施壓策略是數據保護和國家安全。外國公司被要求披露技術發展,理由是中國法律要求這樣做。

由於數十年的政治扶持,德國的公司現在與中國緊密地交織在一起,脫鉤將對德國經濟產生嚴重影響。依賴中國的公司最著名的例子是大眾汽車集團,其40%的營業額是在中國產生。體育用品生產商阿迪達斯等也非常依賴中國。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德國高層政治家在訪問北京時,總是充當德國經濟的開門人。這與期望中國的獨裁政權走向法治有關。但自從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展示權力後,這一政策被認為是失敗了。

一些政治家因此對朔爾茨的訪華行程提出了批評。在野黨基民盟主席默爾茨批評說:「他的旅行時機最糟糕不過了。就在一周前,該國曾在共產黨大會上對台灣進行軍事威脅。」

朔爾茨曾宣布,他在對中國的首次訪問中也將談及人權問題。政府發言人赫伯斯特萊特周五表示,朔爾茨會談及對華關係的方方面面,這其中也包括中國的集權追求和人權問題,特別是中國少數民族的待遇問題。但他還會談到一系列問題,如投資或中國市場的開放,俄羅斯烏克蘭的侵略戰爭、氣候變化和東亞地區的緊張局勢等。

政府發言人還不能確定。朔爾茨是否也將會見非政府組織代表。由於嚴格的新冠政策,這種會議不像以前那麼容易舉行。「但我們非常急切的希望也能關注中國的這一重要方面。」

德國媒體最近特別關注中國企業參股德國企業的討論,比如,中遠公司可能入股漢堡港的一個碼頭,或者多特蒙特的一家晶片工廠將由一家中國公司的子公司接管。在這種情況下,綠黨希望收緊對外國投資在敏感技術和供應部門的法律要求,以制止中資參與德國企業。但朔爾茨總理仍希望與中國合作。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30/1823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