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成年人相處潛規則: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聲張,知理不爭辯

飽經世故慵開口,看破人情但點頭。

印度古代哲學家白德巴有一句名言,曾經流傳許久:

「能管住自己的舌頭是最好的美德。」

人與人交往,張開嘴巴就收不住的人,看似能說會道,其實最無成效。

能忍住口舌之欲,是成年人最大的聰明。

01

知人不評人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老張和發小老李相約喝酒談心。

酒過三巡,興致正濃,老張問老李:「認識這麼久,你覺得我有什麼缺點要改嗎?」

原本只是笑著隨口一問,沒想到,老李卻真的痛斥起對方缺點:

「你脾氣不好,打牌牌品差,斤斤計較,摳門,三五年不添件新衣裳……」

老李猶如竹筒倒豆子,噼里啪啦將內心話統統說了出來。

對面的老張,笑容卻漸漸消失,眼睛也耷拉了下來。

本來開開心心的一場聚會,最後也因此鬧得不歡而散。

人生在世,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直白地拿出來議論。

有時你隨口的一句評價,可能掃了別人的興;無心的一句論斷,就會給對方帶來難以抹去的陰影。

作家劉醒龍從小就熱愛文學,高中畢業後,他被派到沖水庫當施工員,每天下班,其他工友都會相約四處玩樂,只有劉醒龍一個人待在宿舍里奮筆疾書。

可是,剛剛開始嘗試寫作的劉醒龍,文筆尚未成熟,稿件常常會被退回。

每當寄出去的稿件被退回到收發室時,二百來號人的小廠里很快就盡人皆知,工友們在背後議論紛紛。

一開始,劉醒龍對這些閒言碎語並不放在心上。

直到有次,手稿又被退回,有位工友當著大家的面,大聲說他壓根不適合寫作,是一個沒用的「坐家」。

這句話,深深刺痛了劉醒龍的心。

他不禁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認為自己是一個「寫作天賦極差的人」,甚至一度想要放棄文學之路。

多年後,劉醒龍通過自己的努力,靠著《天行者》成功獲得茅盾文學獎,可那曾經被人貶低的痛苦經歷仍舊深埋心中,讓他久久無法忘懷。

錢鍾書先生說:

那些竊竊私語,就像飯里的沙礫或者生魚片裡沒有剔乾淨的刺,給人一種不期待的痛。

隨口而出的一句惡評,好比子彈,打在一個人心上,就是難以彌合的傷。

成熟的人,都懂得知而不言、言而有度。

別人的生活,無論好與不好,保持緘默。

別人的選擇,無論對與不對,予以尊重。

不輕言,不妄議,不置評,是對別人最好的體貼,也是為人最大的善良。

02

知事不聲張

生活中,有些人總是急於表現自己,遇事不吐不快,完全忽略別人的感受。

但結果往往是,說的越多,錯的越多,造成的矛盾也越多。

媒體人@武小五,講過他一個朋友的故事。

有天他們公司來了一群客戶,由老總帶著在公司內參觀,他也跟隨其後。

起初一切都很順利,但是在經過儀表控制室時,客人們看見儀錶板上有兩個指示燈一閃一閃,就問:「這個指示燈為什麼會閃?」

老總回答:「等液體達到臨界點,它就不閃了。」

眾人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站在一旁的朋友,卻冷不丁地來了一句:「不是的,那個燈壞了。」

一時間,所有人都扭頭看向老總,老總瞬間尷尬不已,原本熱熱鬧鬧的討論,也瞬間冷了下來。

老話說,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

凡事戳破,其實不叫直率,而是沒眼力見。讓別人尷尬的同時,也會讓自己陷入窘迫的境地。

學會適時沉默,給人留面子,才是真正的高情商。

教育大家蔡元培一生見多識廣,在教育界和美學方面都有著卓越的建樹。

但就是這樣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卻低調謙和,從不開口讓別人為難。

1935年,倫敦舉辦中國名畫展。蔡元培、林語堂和法國漢學專家伯希和應邀參與選畫。

伯希和自認為是中國通,於是就在博物館內滔滔不絕:

「這幅畫畫色不錯,一看就是名畫!」

「那一張徽宗鵝我一看便知是真品,你們可能不懂,要想鑑別真假,就要看印章以及墨色!」

「這幅山水畫深得我意,就選它了!」

偌大的博物館內,充斥著伯希和的誇誇之談。

此時站在一旁的蔡元培,明知伯希和有意顯擺且漏洞百出,卻也只是輕輕點頭,並不揭穿。

有句話說:飽經世故慵開口,看破人情但點頭。

洞穿世事是一種能力,知而不言卻是一種莫大的智慧。

一個有修養的人,一言一行之間,絕不會讓他人難堪。

因為他們明白:

給別人留面子,就是給自己掙面子;給別人留餘地,就是給自己掙天地。

看破不說破,看穿不拆穿,是對彼此最好的成全。

03

知理不爭辯

《麥田裡的守望者》中有這樣一句話:

「不要和一個傻瓜爭辯,否則別人會搞不清楚誰是傻瓜。」

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不再執著與人爭個高低上下。

作家@老楊的貓頭鷹分享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有一次,他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在網上。

有個人在評論區留言說:「你寫的都是什麼垃圾文章?」

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文章,被人說成「垃圾」,老楊又氣又急。

他憤憤不平地回覆:「如果我文章寫得有什麼不對,歡迎指出來。」

結果對方理直氣壯地說:「這種垃圾誰看得下去!」

老楊越想越氣,打了長長的一段話準備回擊。

但在發送之前,他突然笑了。

他意識到如果繼續爭辯下去,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只會與人互罵的噴子。

周國平說:「人生要有不較勁的智慧。」

很多時候,你越是爭辯,別人越是囂張。

與其糾纏不休,不如選擇視而不見。

綜藝《我們的師父》上,劉宇寧問美食家蔡瀾:

「如果有人在網上罵您,您怎麼看待?」

蔡瀾的回答辛辣又不失乾脆:「對對方最大的侮辱就是不回答。

就像俗語中說的那樣:狗咬人一口,人總不能反過去咬狗一口。

你站山巔,告訴他前面是一片海洋,他在山腰,卻只能看到滿目的荒涼。

停在原地與人糾纏,浪費的是自己的時間。

不如走好自己的路,比什麼都重要。

朱自清先生說:

沉默是一種處世哲學,用得好時,更是一門藝術。

成年人的世界裡,需要的不是隨口張來的評價、居高臨下的指點、你死我活的爭論。

而是恰到好處的分寸,和恰如其分的沉默。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多聽少說,學會閉嘴。

往後收斂口舌,把每一個沉默當成一次修煉。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洞見Leyl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104/1825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