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為何隋唐兩代非要征服高句麗不可?

作者:

為什麼唐太宗李世民說「高句麗不除後世必為大患」?我國不同朝代都有異族侵略之患,只不過程度大小不同,那麼在他們強大之前是否有必要把它掐死在萌芽狀態呢?

強盛隋唐時代的偉大君王,具備高強的洞察力和不懈的鬥志。

1、稍懂中國史的人都知道,在公元七世紀以前,中國東北的遼河以東和朝鮮北部,存在著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制王國──高句麗。這個神密王國,隋唐之前一直占據著中國邊陲史的重要部分。可自隋之後,中國中央政權幾個英名垂史的皇帝連續進攻這個王國,歷經四代,終於將這個王國最後消滅。征高句麗之戰,歷來被史家們咒罵為「不恤民力,勞師遠征」,甚至被罵為「侵略行徑」,是隋唐貴族對弱小國家赤裸裸的侵犯!更多人認為這是「毫無必要的征討」。果真如此嗎?

翻開隋唐史,征高句麗之戰占據著整個國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地位,自隋文帝開始,中國就將征討高句麗做為國家的一項長遠戰略任務堅持不懈地執行,儘管多次面臨失敗,儘管可能導致國破家亡,可一代又一代的隋唐政治精英們始終沒有放棄一個戰略目標:征服高句麗。

讓我們先看看隋唐時代讓全體中國人付出高昂代價的征高句麗之戰吧!公元589年,隋文帝在滅陳統一全國後,就將征高句麗做為一項戰略任務提了出來,他在給高句麗的詔書中說:「王謂遼水之廣,何如長江?高麗之人,多少陳國?朕若不存含育,責王前愆,命一將軍,何待多力!」公元598年,高句麗王率騎兵萬餘進擾遼西,隋文帝即命漢王楊諒、上柱國王世積為行軍元帥,周羅喉為水軍總管,率大軍30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麗。漢王楊諒率陸路隋軍出山海關,時逢雨季,道路泥濘,糧草供應不上,軍中疫病流行,雖勉強進至遼水,已無力戰鬥;水路隋軍由周羅喉率領,自東萊出海,直趨平壤城,在海上遇大風,船多沉沒。於是水陸兩路被迫退還,死者十之八九。

隋煬帝楊廣繼位後,更是念念不忘高句麗之患,一直在尋找藉口討伐高句麗。公元611年,隋煬帝以高麗不遵臣禮為由,下詔征討高麗,命天下兵卒,不論遠近,都到涿郡集中。次年正月,全國應徵計程車卒全部到達涿郡。全軍共計113.38萬人,號稱200萬,統由煬帝親自指揮。各軍首尾相接,鼓角相聞,旌旗相連長達千里,聲勢浩大,史稱「近古出師之盛,未之有也」。三月,隋軍進至遼水西岸展開。高句麗兵依遼水據守,數日後隋軍浮橋接成,依次渡河,殲滅東岸的高句麗軍萬餘人,乘勝進圍遼東城,遼東城久攻不下。六月,隋煬帝親至遼東城督諸軍攻城,同時命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等九軍共30.5萬人,越過高句麗諸城,向鴨綠水挺進,與水軍配合攻打平壤。高句麗大將乙支文德採取誘敵深入的計策,邊打邊退,引誘隋軍,致隋軍疲於奔命,宇文述見將士疲憊已極,且軍中糧盡,平壤城又堅固難拔,遂被迫還師。高句麗軍乘其後撤,從四面抄擊隋軍。宇文述等且戰且退,至薩水被高句麗軍半渡擊之,諸軍皆潰,退至遼東城時僅餘2700人。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水軍經海道入大同江,在距平壤60里處擊敗高句麗軍,乘勝以精甲4萬攻城,遇伏大敗,還者不過數千人。煬帝第一次征高句麗以慘敗告終,上百萬人的生命葬送在遼河以東,高句麗得勝後,將數萬中國士兵的屍體築成「京觀」,用恐怖的手段來威嚇中國人。公元613、614年,隋煬帝又發動二次攻高句麗之戰。皆以失敗告終。

隋煬帝狂征高句麗給國家帶來了嚴重的後果,由於廣徵丁夫,糜費巨大,加上修運河等工程,嚴重耽誤農事,造成大量壯丁死亡,以致出現「男丁不足,役使婦人」的可怕局面,各地紛紛揭竿而起。山東有一個自稱「知世郎」的王薄,利用人民反戰的情緒,作了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鼓動百姓起事造反,天下大亂。隋實際上間接亡於征高句麗之役。

唐朝的天下是由太宗世民打下來的,作為一代明君,深知隋亡的原因。太宗繼位後,接受隋滅的教訓,行事處處小心謹慎,終生未犯大錯,天下出現少有的治平景象。貞觀十九年,太宗以高句麗欺新羅為由,詔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太子詹事、左衛率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六軍從洛陽出發,御駕親征高句麗。唐軍渡遼水,在初勝後,卻在安市城碰到頑強阻擊。由於守軍殊死抵抗,使唐軍至九月仍未攻克。時近深秋,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唐太宗被迫班師,數萬將士殞命沙場。

唐太宗並不因此次失敗放棄征服高句麗的目標,他多次訓命邊關進擾高麗。太宗晚年,他命四等地伐木造船,以備征高句麗之用,結果山民暴亂,唐朝動用了數萬大軍,費了幾個月才將暴亂鎮壓下去。

唐高宗李治繼位後,更是將最後征服高句麗提上了日程。高宗雖然沒有太宗的雄才大略,卻是逢上歷史的最好機遇。公元666年,高句麗內亂,泉蓋蘇文死後,世子男生代為莫離支(相當於丞相),但為二弟男建所逼,降於唐。唐高宗藉此機會,以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帥諸軍,分道合擊高句麗。公元668年春夏,各路唐軍推進至鴨綠柵,高句麗各城守軍或逃或降。唐軍進至平壤城下,九月十二日,高句麗僧信誠打開城門,唐軍衝進城中,俘男建,高句麗亡國。

2、讀遍這些歷史,總在想一個問題:在六七世紀的東亞政治格局上,相比中國來說,高句麗不管怎麼說也是一個小國,它卻為何讓隋唐的皇帝們如此牽腸掛肚,動員中華之物力,非欲除之而後快?難道隋唐的君主們真的只會欺軟怕硬,專打弱小國家?按照很多人的描述,征高句麗只是君主們「私慾」膨脹的結果,是對弱小國家的欺侮,如果是這樣,有幾點是解釋不清的:

一是為什麼自隋以來,連續幾個政治觀點、思想作風、行為方式都有很大區別的中國皇帝獨獨在高句麗一事上觀點認同?隋代以前,中國已經歷了三百年的分裂動亂,國家剛剛重新統一,中華民族處在偉大復興的關健時刻。而在這個時候,隋唐君主們都將高句麗做為國家的重大威脅提了出來,前仆後繼不惜一切代價予以征討,這不值得讓人深思嗎?風流倜儻、才學過人的隋煬帝任性好鬥,為征高麗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可史書上的唐太宗充滿理智與自信,深知「君舟民水」,卻也不惜冒「水覆」之險親征高句麗。唐高宗呢,一直是文弱書生,卻在征高句麗一事上,象個斗勁十足的公雞,發誓一定要完成「父志」。

二是征高句麗是不是象一些人描述的那樣是欺軟怕硬,欺負弱小國家?縱觀六七世紀的東亞,象高句麗這樣的「弱小」國家並不止一個,朝鮮半島上還有新羅、百濟,東北後有渤海,南有南詔,至於北方和西面諸國,就更多了。可為何隋唐的君主獨獨盯著高句麗不放,一定要將其置於死地?有人說,高麗和中國接壤,其實不然,新羅統一半島後,唐朝並未對其採取什麼大的軍事行動,終唐之世,相安無事。

三是征高句麗之役是不是象一些人所說的那樣「毫無意義」,是完全多餘的,中國最終也沒有得到多少好處。不錯,表面上看是得不償失的。征滅高句麗讓六七世紀的中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無數年輕的生命葬送在沙場,間接死亡的人就更多。滅高句麗後不過十餘年,唐軍又不得不從朝鮮半島撤軍,領土多讓於新羅。征高句麗的實際效果表面上是看不出的。

3、上面三個疑問,歸結到最終一個問題,高句麗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隋唐君主不倦征伐的根本原因到底在哪裡?遺憾的是,大多數史書對於征伐的原因都是從表面上一帶而過的,無非就是「不順天命」、「不臣之禮」等等表面的冠冕之詞,沒有涉及征伐的深層次原因。但是唐太宗的一席話令人深思,貞觀十九年,在出征前,太宗謂左右曰:「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好一個「不遺後世憂也」!太宗這句話勘稱經典,道出了征伐高句麗最根本原因。

史書雖對征高句麗一事起因記載不詳,但觀察秋毫,主要原因在於六七世紀的高句麗,已發展成為東亞一個強大的地區性王國,對中華的復興構成了最直接最危險的威脅。六七世紀的高句麗對於隋唐,猶如前三世紀迦太基對於羅馬,十七世紀滿清對於明朝,二虎不可兼存,隋唐要想興盛,必除高句麗不可。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讀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125/1834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