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央經濟會議承認三重壓力 習李連提5個「穩」

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6日在北京閉幕,會議承認中國經濟面臨三重壓力,處境艱難,部署明年經濟工作連提5個「穩」。不過,習李能否穩明年經濟,專家並不樂觀。

2022年10月23日,習近平李強北京大會堂記者會上。

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6日在北京閉幕,會議承認中國經濟面臨三重壓力,處境艱難,部署明年經濟工作連提5個「穩」。不過,習李能否穩明年經濟,專家並不樂觀。

中央經濟會議習李不同台

習近平在經濟工作會議上講話,總結中國2022年經濟工作。即將卸任的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部署了明年的經濟工作,而被視為下屆總理接班人選的李強作了總結講話。

不過,在央視新聞聯播報導中,習近平和李克強沒有同台出席會議。畫面顯示,提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時,習近平與6名新常委坐在台上,副總理韓正也在主席台上。李強坐在習的左手邊,但不見李克強。

而李克強講話時,畫面顯示台上有5人,包括韓正;而李強作總結講話時,僅兩人在台上。

根據央視報導畫面,習近平、李克強和李強三人應是在不同的會議中、分別做出的指示。

中國經濟面臨三重壓力

會議公報承認,2022年中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加上外部環境動盪不安,使中國當前經濟處境較艱難。

公報指出,2023年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挑戰很多,要以擴大內需、獎勵投資、和增加出口為切入。強調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是五個穩字:「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同時要防範和化解「重大風險」。

「當它在講擴大內需時,顯然它的內部今年很糟糕。他們提『穩定』,但是地方政府債務、房地產惡化。現在房地產只有國企敢承接,民企不敢接,更別提老百姓買房。」台灣龍華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賴榮偉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市場學教授謝田說:「需求收縮實際上是在承認中國老百姓購買力在下降,這是可以預期的。」

謝田表示,其它國家在瘟疫封閉期間給民眾發了很多錢,一旦解封,民眾購買力非常強勁。而中共政府從來沒有給老百姓發錢,相反,封城導致很多人沒有任何收入,他們只能動用儲蓄,沒有過高的購買力。

至於供給衝擊,這是由於中國嚴苛的封控政策使工廠關閉,導致世界產業鏈重組,國際訂單流出中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就針對明年經濟預期展望,中國遠遠落在印度之後,也落在東協國家之後。」謝田說。

習近平保護民企?專家:向右打燈、再向左拐

此次中央經濟會議重申「兩個毫不動搖」,強調保護民營企業。「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同時「要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

美國羅耀拉大學商學院副院長丁弘彬認為,習此時提保障民企,只是為中國低靡的景氣提升信心,並非有意協助民企發展。

謝田表示,習近平鼓勵民企的說法是「向右打燈、再向左拐」,「我認為他在強化國企、加強中共對經濟的控制,收編、壓榨、明搶私營企業這個趨勢不會變化。」

稍早前,尚未接任總理的李強12月11日已「代表」國務院在中國工商聯大會上致詞,重申「兩個毫不動搖」。

當時,旅美政治經濟評論人士秦鵬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中共政府對民營經濟就是一種利用,「用它來搞好就業、搞好經濟、稅收,讓政府有錢花,民營經濟永遠不可能變成中共的自己人。」

「特別是在過去的兩年,我們看到對高科技產業的打擊等等,非常明顯的(他)就是瞄準民營經濟,讓他們更加進化,讓他們參與共同富裕,讓他們幫中共實施監控民眾、大數據。」秦鵬說。

旅美經濟學者鄭旭光則表示,過去十年,在中共打壓下,民企企業家惶惶不可終日,不知道哪天就要公私合營了。很多人沒有心思再去考慮發展,考慮的是如何生存。

11月中國經濟數據再下滑

中央經濟會議12月15日召開,當天中共國家統計局公布11月經濟數據,多項數據出現下滑。其中,製造業同比下降2.8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5.9%,降幅達5.4個百分點。

此外,1-11月份中國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3%,較前值回落0.5個百分點。

官方通報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16-24歲青年的失業率為17.1%,比上月下降0.8個百分點。

中國的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9%,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這是連續7個月回升;進出口方面,1-11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8.6%。其中,出口218335億元,增長11.9%;進口165033億元,增幅為4.6%。

中共放棄「清零」經濟能提升嗎?

進入12月,中共放棄「清零」防疫政策,經濟能否迅速提升引發關注。但彭博社報導,國際投資銀行高盛集團分析,儘管中國放寬封控,中國經濟也會受地緣政治緊張以及國際經濟衰退影響,短期內不會出現顯著的回溫。

時事評論員秦鵬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放鬆管控對經濟有利,但是中國經濟不會完全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主要有三個因素。

第一個是國際環境,中共和世界交惡,現在市場、技術、金融高科技等等方面都在「去中國化」。

第二個因素是,國內消費很難再提升。因為經過三年的清零,許多民眾已經沒有錢了,「錢包被清零」了。

第三個因素是,中共的政策實際上是不靠譜的。地方政府已經沒錢了,可能會加速掠奪,巧立名目向民營企業要錢。秦鵬說:「未來在這個方面我覺得會相當的不穩定,對企業的打擊會非常厲害。」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新唐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217/1843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