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男孩難養?才不,如果你懂得4條黃金教育法則,孩子將來會很優秀

「我家兒子太搗亂了,每天都沒有消停的時候,說他也不聽,簡直愁死人了。」小墩媽媽有點憂鬱的說道。

很多寶媽應該都會有著類似的感覺,當自家的兒子剛出生的時候,全家人都會比較高興,怎麼看怎麼覺得兒子很可愛。

但是,當兒子慢慢長大的時候,寶媽可就要叫苦了,因為男孩本性活潑、精力旺盛,加上心智成熟要比女孩子晚一些,所以經常會做出一些令家長們頭疼的行為,比如「搗蛋」、「搗亂」、「鬧騰」、「犟嘴」等等。

如果家長無法使用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兒子,那麼都將會和小墩媽媽一樣,整日憂鬱,無所適從。

如果你覺得小男孩難養,那麼可以看看這四條黃金法則:

法則一:魚缸法則

有人養了幾條魚,一開始,他將魚放在了一個小魚缸中,結果養了很長一段時間,魚還是很小,他就認為魚養不大。

但是,有一天他不小心打翻了魚缸,魚缸摔碎了,他就將小魚放進了外面的池塘,結果令他沒想到,原本「長不大」的小魚,竟然快速的成長著,轉眼就長成了大魚。

這就是魚缸法則。

童童是一個非常活潑的孩子,平日裡在家總是不得安寧,要不就是亂蹦亂跳,要不就是拆東拆西,但每次童童準備「搞破壞」的時候,都會被媽媽及時地制止。所以,家裡並沒有太過「遭難」,但童童的「調皮」令媽媽困惑不已。

後來,童童媽媽因故出差,讓爸爸看好孩子,爸爸也是滿口答應了。但是,當媽媽走之後,爸爸就完全變了一個樣,不僅不再限制童童的「搞破壞」,甚至還縱容童童。

只不過,爸爸告訴童童「搞亂了要收拾好,拆散了要拼回來」。

當媽媽出差結束之後,就急忙回家了,因為媽媽十分擔心孩子的情況。

結果到家裡一看,發現孩子與之前完全不同了,似乎成長了許多,雖說調皮但卻懂事,雖說鬧騰但卻沉穩,做事的時候擁有了更多的創新思維,遇事的時候更喜歡獨立思考。

似乎,自己的孩子已經成為了「小大人」。

家有兒子時,我們作為家長總是嫌棄兒子鬧騰,於是就拼命的管束著兒子,結果讓自己的兒子更放不開。

如果我們試著將手放開,讓男孩去「鬧騰」,也許男孩會給家長帶來意料之外的成長。

法則二:自然懲罰法則

自然懲罰,即讓孩子感受到自身行為所帶來的自然結果,達到懲罰目的。

小凱很犟,用小凱媽媽的話來說,就是「犟得像一頭牛」。小凱媽媽平時無論怎樣說小凱,小凱就是不聽。

這天,小凱又和媽媽犟起來。

「你不讓我玩手機,我就不睡覺。」

聽著小凱的話,媽媽氣急攻心,差點背過氣去,簡直拿孩子沒辦法,於是準備遞上手機。但是,一旁的爸爸卻阻止了媽媽的行為。

「好。」爸爸只是簡單的答應了小凱的「要求」,然後就和媽媽回屋睡覺,將小凱一個人留在客廳。

結果,還沒幾分鐘,小凱就開始要回屋睡覺,但是爸爸卻說道:「你沒有玩到手機,所以不能睡覺。」聽到爸爸的話,小凱崩潰的哭了。

看到小凱哭了,爸爸仍舊不為所動,還是不讓小凱回屋睡覺。最終,小凱終於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爸爸這才讓小凱睡覺。

但從那時候開始,小凱再也沒有犟過嘴了。

家有男孩,如果經常犟嘴,經常以傷害自己來「威脅」家長,那麼家長可以讓孩子體驗一下「自然後果」。

法則三:甘地夫人法則

甘地夫人的孩子因病要做手術,醫生想要說些好話安慰孩子,但是甘地夫人卻「實話實說」,向孩子闡述了手術的真實結果。她的目的,就是讓孩子直面困難和挫折,從而學會勇敢與堅強。

養男孩的時候,男孩之所以不聽話,很可能是因為家長的「關愛」太多了,以至於男孩無法客觀的認識到生活中、成長中的各種艱難困苦,無法領會到一些正確的習慣,從而認為生活只有美好,這才會無法認識到家長教育的作用。

所以,家有男孩,我們作為家長可以不去過分的呵護孩子,而是要讓孩子在遭遇困難的時候去體驗困難,這樣孩子才能夠擁有一顆知學好用的心,才會明白家長教育是對自己的好。

法則四:南風法則

南風的故事,大家應該都知道。而在養男孩的過程中,南風效應也很值得關注。

很多家長在養男孩時,面對男孩的鬧騰行為,總會嚴厲的進行呵斥和批評,想要以「硬碰硬」來壓制男孩的「過分活潑行為」。但是,效果往往不盡人意。

這是因為,男孩的「活潑」是一種天性,這是無法被改變的。所以,壓制並不能夠起到效果。相反,如果家長能夠像南風那樣,對孩子施以溫柔,那麼將會得到令人驚喜的教育結果。

溫柔以待,男孩自會感受到來自家長的關愛與幸福,從而更加尊重家長的教育,少一些叛逆乖戾。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飯飯媽媽育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226/1846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