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地方債大暴露,強制公務員成接盤俠

—中國地方債大暴露,強制人民公僕接盤

最近,地方財政吃緊,政府發出文件,要求科級公務員貸款200萬元購買地方債。關鍵是,想退股還不可能,哪怕離職。

1

幸福的公務員們,這下更「幸福」了:要成為地方政府的股東了。

最近,地方財政吃緊,政府發出文件,要求科級公務員貸款200萬元購買地方債。

這下好了,以前只當自己是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直接把政府控股了。

一位山東縣城的科級幹部李紅(化名),愛人已於6年前向工作的銀行貸款160萬元,購買了單位的股份。至今3年未分紅,但每年給銀行的利息一分不能少。

關鍵是,想退股還不可能,哪怕離職。

朋友打聽了一下,才發現身邊的公務員,前些年已經大量買過縣政府和城投的債。

公務員的新任務:購債

新聞富礦國又有石破天驚的大好消息,這次是有關地方財政和公務員的:

中國地方債大暴露,人民公僕們更「幸福」了

說到貴州,有些地方將債務展期到債務最長法律認可期限:20年,擺明了就是不想還了。

山東與貴州不同,作為通過轉移支付養著全國的7個東部發達省市之一,稅收有淨上繳,但排在倒數第一位,分分鐘會變成需要轉移支付的那種省。那麼,在尋常情況下,山東能夠拿到轉移支付的可能性很低,如果碰到財政困難,也只能自己解決,因此財政比乾脆吃轉移支付的24個欠發達省市反而更脆弱。

再說了,山東人好面子,不能這麼沒底線,砸鍋賣鐵,也要完成上繳任務,否則面子往哪擱。

現在山東地方債有多嚴重?

中國地方債大暴露,人民公僕們更「幸福」了

據說,包括李進同志家鄉諸城等市,雖然沒有像鶴崗那樣被公開宣布財政重整,但實際上已經被省里接管。

公務員不在此時站出來接盤,牢牢把住正確的發展方向,更待何時?

2

不忘前事

事實上,讓公務員在地方債之外,向當地財政或城投公司注資做債主,早已有之。

哪怕浙江這樣的發達省份,我知道有個縣以前很窮,通過向公務員高息借債,盤活了一批土地,借著離杭州主城距離近的優勢,這些土地都賣了好價錢,不但還了債,還有大量財政盈餘,成為發展明星。

在山東,這種做法當然也不新鮮。李紅有個公務員朋友,看到上面那個科級幹部攤派200萬元的公告說,這種事之前很多,特別是鄉鎮,財政困難就向職工融資,只是額度沒現在這麼大。

上世紀90年代,他任鄉鎮公務員的父親曾被攤派500元,相當於一個月工資。2000年後,財政把任務壓給單位,每人交5萬元,抵招商任務。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經濟繁榮,財政寬鬆,這些攤派款也都還回來了。

到了2008年後,面對金融危機,地方要擴大投資,財政又開始向公務員定向募集資金。2013年時年息高達12%,很多公務員走後門才能存進去。

但隨著需求量越來越大,財政就來者不拒了。年息也從12%一路降到10%、8%,如果存款額不足100萬元,可能只有6%。但在實際上,現在存100萬的年息還有8.5%,差不多2倍於銀行利息。

2015年後,地方債被納入監管,地方政府遂改以城投、城資等國有平台公司名義融資,除了拿土地向銀行抵押貸款,也有相當部分是向公務員借貸。

但很多公務員一看收據上蓋的公章從財政局變成了城投公司,覺得城投是企業,有風險,就撤出了資金。但絕多大數人認為城投是政府的影子,實質未變,因此繼續理財。

李紅是2006年考進去的公務員,她入職的時候就有這種理財方式,利息很誘人,身邊的公務員絕大多數都是政府的債主。也就是說,除了正常收入,他們還能從政府獲得10%左右的理財收入。

在她的印象中,有位同事之前存了30萬元,融資主體從財政改為城投後,不放心取出來了。

另一位同事共存了十幾萬元,分別是2023年4月和5月到期。最近聽說城投負債70億元,擔心風險,就問同為公務員的父親,得到的回答是本金到期後取不出來,只允許先取利息。

她現在很矛盾,如果現在就一定要支取的話,會損失8.5%的利息,有些捨不得。但如果捱到明年四五月份到期後支取,萬一像她父親一樣取不出來怎麼辦?

不過,她也沒什麼好後悔的。2021年時曾計劃取出買房或者商鋪,但是房市冷淡,所以依然選擇存在城投。現在房市也不好,財政也不好,放在哪裡都不安全。

李紅也聽另一位同事說了,到期的本金取不出來,但利息可以正常支取。

3

本質是優質資產荒

一個很尋常的認知是,如果城投項目有市場價值的話,是不難從正規金融機構獲得貸款的,成本也會遠低於向公務員個人融資。

問題正在於,城投所擁有的一些土地並不具備商業開發價值,賣不掉;他們投的一些項目,比如農村路面硬化、自來水工程,根本沒有市場前景,只是為了拉動投資;甚至有些錢直接被拿去發了工資。

用一位行家的話說,城投是表相,本質是城投債形成的資產效率太低,甚至是負資產。一些地方將支出項轉為資產,再舉債套現,最後債務貨幣化,形成了一個掠奪民財的閉環,就看何時爆雷。

李紅自己沒有購買任何政府債,因為她家已經被愛人所在的銀行套住了。

地方銀行多半受制於地方政府,經營自主權更小,在為財政輸血上壓力更大。前些年,銀行自己轉不開了,要求員工按級別購買銀行內部發行的債券。李紅愛人作為中層幹部,大概投了160萬元。

沒有錢?銀行按低於基準利率的標準貸給你,年息大約3.5%。沒擔保?同事相互擔保。

一開始,每年也能分紅8%,與財政貸款差不多。但李紅髮現,最近5年,先是分紅時間往後拖,到最近3年乾脆停發了。

但退股是不可能的,貸款還得還,年年搭利息。有些已經辭職的員工也退不了,不想持有的話,只能等有人升職後要擴大持有量時,你再找他私下轉讓。

李紅覺得,她家已經被銀行拖下水了,千萬不能再被財政拖下水。

向「自己人」公務員下手舉債,應該是實在沒辦法了。有些地方土地賣不出去,乾脆讓城投等國企買,然後抵押給銀行貸款。2022年10月13日,《關於加強「三公」經費管理嚴控一般性支出的通知》嚴禁通過舉債儲備土地、不得通過國企購地等方式虛增土地出讓收入。

於是,既是財稅重地、又是舉債大戶的江蘇,有些城市讓國企與民企聯手拿地,實際上還是國企拿地去貸款。

至於山東,民企怕一報價就真的成了買家,乾脆不敢參與,於是連這種作弊的機會都沒有。

李紅說,這兩年財政的困難是顯而易見的。最近年底,最多的SHANG訪竟然是農民工討薪,而且多數是政府投資項目,可見連強制性的項目保證金都沒有交。

至於工資,沒有明著降,但通過發放方式的調整,年收入實際上降了。

一個縣裡的科級幹部,自然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房子兩套、車子兩部,標準的中產生活。但若碰到財政融資,兩套房子的價值根本抵不過200萬元的貸款,實際上馬上就風雨飄搖。

至於她那位同事,自己是中級職稱,工資七千多點;老公也是體制內副科,工資差不多,實際上沒有風險承受能力。

一個好消息是,1月8日,國家公務員筆試順利結束,共有194.8萬人繳費確認,又創歷史新高,為國接盤的優秀青年又增加了一大批!

中國地方債大暴露,人民公僕們更「幸福」了

4

印鈔!印鈔!

在許多人看來,政府沒錢,印鈔就是了,根本不是個事。

實際上,這幾年印的鈔,你沒法想像!根據央媽最近公布的數字,看著都嚇死人:

中國地方債大暴露,人民公僕們更「幸福」了

想想我們的經濟增長速度,就知道這個印法,稀釋了多少財富!

要知道,1998年,我國的貨幣存量才突破10萬億,2013年才突破100萬億,2020年突破200萬億,2022年末高達266.43萬億,比上一年增加了28.14萬億

還能怎麼印?

但與此同時,2022年全年,人民幣存款增加26.26萬億,同比多增6.59萬億元。

說明什麼?這些印出來的錢,沒有進入經濟運行體系,而是馬上又回到了銀行手中,相當於印了沒有放出去。

很簡單,老百姓不敢花錢了,全國人民在銀行的存款餘額飆升到了120.84萬億!差不多相當於貨幣存量266.43萬億的一半躺在銀行里不動。

相當於14億中國人,至少每人手上都有8.63萬的存款。

中國地方債大暴露,人民公僕們更「幸福」了

再看看社融數據,正好顛倒:

中國地方債大暴露,人民公僕們更「幸福」了

如何打破不消費、不投資、不貸款的「三不主義」,且要看政府的本事了。否則,土地拿在手上,以前都是錢,現在都是雷。

5

不可能三角

實際上,在地方債這件事上,各方的利益並不一致。

從上面的角度,地方債不能影響大局,否則會把全國拖下水,只能地方自己扛。

財政劉部長前幾天就說得很明確:「堅持ZY不救助原則,做到「誰家的孩子誰抱」。」

這很正常,自1986年以來,全球一些國家的動盪,莫不由於通貨膨脹引發。如果上面要兜底,那無非就是印鈔,最後引向通脹失控、社會不穩,這可算得上是上面的底線的底線了。

另一個底線是,如果要保地方不破產,那只能將壞帳推給最大的債主金融機構。但這勢必會引發金融危機,包商銀行、錦州銀行等地方小行的危機,就是這麼來的。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危機,可謂是第二個底線了。

那麼,只能任由地方發不出工資,就這麼爛下去?

如果從上面的視角看,好像這個後果是最能接受的。

也就是說,在地方債這件事上,上面已經抽身離去了。至於地方上死財政還是死銀行,邊看邊走。反正無論如何,這三個都要保,那是不可能的了,可以視作一個「不可能三角」吧。

我問李紅,如果必須買城投債,否則就辭職,你怎麼辦?

她說,那就辭職吧,反正再過10年退休了。

我說,在職的都發不出工資,你竟然以為會有退休金?

她說,那就回家種地吧。

我說,如果種地能養活人,那就不會有城市化、工業化,也不會有農民工背井離鄉去打工啊。

當然,下面這種建議,那就是胡扯蛋,必為廣大公務員同志所不齒,弄不好,要全官共誅之!

中國地方債大暴露,人民公僕們更「幸福」了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老乾體v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114/1854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