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中國末日極寒 變態高溫大旱 終極審判有多遠?比崇禎大旱又如何?

—末日極寒 變態高溫 終極審判有多遠?

明末冬季奇寒無比,太湖多次冰封,連廣東都不斷降下暴雪,而夏季則是持續的高溫乾旱,乾旱的時間跨度達二十多年並波及全國所有地區,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崇禎大旱(1637-1643連續七年)

過節前的1月22日,黑龍江漠河遭遇了「末日極寒」。

當天漠河的最低溫度達到了零下53度,打破了1969年2月13日的低溫記錄零下52.3度,創出有氣象觀測以來的最低溫度,堪稱「末日極寒」。記者戶外打蛋,12秒後蛋清就能結冰;由於溫度太低導致家門被凍住,有女子請家人在裡面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大門打開;有一女子回娘家拜年,發現單元門被凍成了「冰窖」,似乎在現實生活中展現了《後天》的情景。當天,中國大陸南北方之間的溫度差達到了驚人的82度。

在漠河遭遇極寒之前,俄羅斯和中亞也遭遇了極端的氣候。

1月11日,隨著北極冷空氣傾巢南下,俄羅斯迎來了一股史詩級的寒流,讓多地陷入了冰天雪地之中,位於西伯利亞東部地區的雅庫次克的氣溫更刷了寒冷紀錄,氣溫驟降到攝氏零下73度。

寒流當然也襲擊了中亞。中亞國家的吉爾吉斯坦當地有一座湖泊叫伊塞克湖,因其終年不結冰被當地稱為「暖湖」。這座湖泊在中國歷史上也非常著名,唐代稱之為熱海、大清池,清代稱呼為特穆爾圖卓爾、圖斯池,位于吉爾吉斯的東北部,天山山脈的北側,湖的長度達到182公里,最寬處達60公里,面積高達6332平方公里(鄱陽湖面積是4400平方公里,青海湖是4186平方公里),湖面平均海拔1602米,最深處達到702米,是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高山湖泊,僅次於南美洲的喀喀湖,參見下圖。唐玄奘在他的《大唐西域記》中記載到:「山行四百餘里至大清池。周千餘里,東西長,南北狹,四面負山,眾流交湊,色帶青黑,味兼咸苦。洪濤浩汗,驚波汩㴔,龍魚雜處,靈怪間起。所以往來行旅,禱以祈福,水族雖多,莫敢漁捕。」但就是這樣一座常年不會封凍的「暖湖」,卻在2023年1月11日之後的寒潮襲擊之下冰封了起來,當地居民Taalay Orozakunov說:「在有些地方,冰有1.5米厚。我們當地人還沒見過這種事。太新奇了。」

事實上,從2016年開始地球就不斷爆發極寒事件。

2016年1月24日廣州降雪是一次標誌性事件,這是1929年之後廣州首次出現降雪,此後,極寒事件就不斷出現在世界各地。

比如北非和中東地區一直都以炎熱、乾旱著稱,但近年來卻開始頻繁降雪,撒哈拉、葉門、沙特都在其中,今年則是阿曼;

還比如在北美,各地的低溫記錄被批量打破,有些地區的低溫記錄甚至被屢次打破,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德州冰雪事件。2021年2月12日,冬季風暴「烏里」在太平洋西北地區形成,然後向東移動橫跨了整個美國,給美國西北部、南部、中西部和東北部帶來大量的降雪,14到15日德克薩斯州多地氣溫都出現了同期歷史新低,當暴風雪結束時,積雪已經覆蓋了80%的得州,以至於長滿椰子樹的靠海地區都被積雪覆蓋,見下圖。考慮到墨西哥灣是地球上以炎熱而著名的地區,中國的朋友們大可以將休斯敦暴雪理解成在廣州降下暴雪。

2021年不僅只有德州冰雪事件,冰雪事件還曾組團在南半球出現,南非、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國家和地區都遭遇了極寒天氣,其中80%的國土位於熱帶的巴西,下雪原本就是一件新鮮事,但在南部43座城市出現了罕見的降雪,最低氣溫竟然直接降至零下8℃。

這說明,地球各地的最低氣溫在不斷向更寒冷的方向上拓展。

但與此同時,地球各地的最高氣溫也在向更炎熱的方向上延伸。

說到極端高溫事件就必須說到2021年6月底7月初、發生在北美西海岸的熱穹頂事件。當時加拿大卑詩省、美國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的氣溫均創下了歷史紀錄,這些地區可不是將歷史最高溫度提高一點點,而是大幅提高。

比如在卑詩省的利頓地區,氣溫連續數日刷新歷史最高紀錄:6月27日是46.6攝氏度,這個溫度已經比1937年7月5日創下的記錄高出1.6攝氏度,6月28日達到47.9攝氏度、6月29日更是飆升至49.5攝氏度。在那些日子裡,卑詩省的每個地區都創下了高溫記錄。

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6月27日、28日分別創下40、42攝氏度的高溫;俄勒岡州波特蘭市在6月26日、27日分別創下42、44攝氏度的創紀錄高溫之後,隨後又繼續飆升至46.6攝氏度;華盛頓州東部一些內陸城市以及俄勒岡州的最高氣溫升高至46.1至48.9攝氏度。7月,美國佛尼斯克里克(死亡谷)的最高溫度達到54.4度。

當時的北美西部,完全被變態的炎熱所覆蓋,多數地區的歷史最高溫度被大幅提高了4-10度,氣候專家比較一致的結論是,這種熱浪屬於千年一遇。

緊隨其後,7月底的歐洲上空開始出現「熱穹頂」。熱浪席捲的希臘、阿爾巴尼亞、北馬其頓、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在內的巴爾幹半島國家的氣溫比正常水平高出15攝氏度!與此同時,熱浪也襲擊了義大利和伊比利亞半島。到8月,義大利錫拉丘茲的氣溫達到48.8攝氏度,這是歐洲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

根據彭博新聞報導,專門研究極端天氣的西班牙氣候學家和天氣歷史學家埃雷拉的統計表明,2021年並不是歷史上最熱的年份,有記載以來只能排在前五位(或前六位),但當年全球有400多個氣象站打破了歷史最高溫度記錄!有阿曼、阿聯、加拿大、美國、摩洛哥、土耳其、中國台灣、義大利、突尼西亞和多米尼加共10個國家或地區打破或追平了當地最高溫度記錄,有107個國家或地區打破了月度高溫記錄。

在北美和歐洲爆發熱穹頂事件之後就曾經說國,這種多地的最高溫度被大幅打破的極端氣候現象,肯定不是偶然,一定代表著地球氣候在發生劇變(而且很可能是由地球內部構造所誘發),最終會影響到地球上的所有人。

2022年就開始顯現了出來。

2022年我們記憶最深刻的是什麼?當然就是歐洲、亞洲和北美的大面積高溫與乾旱。

在歐洲,萊茵河的夏季正常水位大約為兩米,但2022年的夏季水位不足一米,在科布倫茨附近的一個狹窄河段八月初的水位甚至一度降至56厘米。

路透社報導,多瑙河位於塞爾維亞境內的河段水位走低,20多艘二戰時期沉沒的軍艦露出水面,這說明多瑙河的水位至少已經達到七十多年來的最低水平。據路透社的報導,2022年多瑙河的水位不到正常年份的一半。

在歐洲的河流中,由於河流水位的大幅下降讓大量的飢餓石開始露出廬山真面目,見上圖紅點處。在易北河(Elbe river)流域,距今已經400多年、還是明清小冰期時期的1616年所刻下的飢餓石居然也重見天日,上面的文字用德語寫成:「如果你看見我,就哭吧」。

河流水位大幅下降、飢餓石大量重見天日代表的就是歐洲的乾旱水平,氣象學家認定2022年歐洲的乾旱是500年一遇。

在南亞次大陸,4月開始就遭遇了122年以來最嚴重的熱浪襲擊,以至於印度政府因小麥減產而緊急停止出口。

中國的高溫乾旱程度可以用以下三件事說明。

2022年4月的時候,鄱陽湖的湖體面積還高達4000平方公里,但從七月開始,鄱陽湖的湖體面積就急速減少,到8月22日,鄱陽湖的面積只剩不到600平方公里,相比之前「縮水」近85%,過往煙波蕩漾的鄱陽湖變成了青青草原。

2022年6月13日至8月31日期間,有366個國家氣象站突破歷史最高溫度,這當然是史無前例的。比如7月13日上海徐家匯氣象站錄得的最高氣溫追平了自1873年建站以來最高氣溫紀錄;8月17日重慶市北碚區國家站最高溫達44.6℃,打破重慶有氣象記錄以來最高氣溫,而18日最高氣溫再破記錄,為45℃。區域性高溫事件持續79天,覆蓋範圍超過500萬平方公里。

重慶有66條河流徹底斷流,而湖南境內斷流的河流長度超過1000公里,以至於連長江都接近斷流。

2022年北美的高溫乾旱就不再贅述,美國中南部很多地區達到了200年一遇,而西部局部居然達到千年一遇。

2021年全球平均溫度比1850-1900年的基準線高出1.11度,2022年則高出1.15度。有記載史以來的最高年份是2016年,比基準線高出1.2度,緊隨其後的是2019年和2020年。

這可以讓我們得到什麼樣的結論哪?

從2016年廣州降雪開始,低溫事件不斷爆發,很多國家或地區的低溫都在突破歷史極值;從2021年北美和歐洲的熱穹頂事件開始,高溫、乾旱在全球加劇蔓延,有向更廣闊的地區蔓延的態勢,另外還有一些地區不斷出現百年甚至數百年一遇的豪雨事件。

這說明,氣候在加速極端化,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存。

造成極寒、高溫(乾旱)日益極端的原因,科學上還沒有成型的理論可以解釋。如果用溫室效應來解釋則顯得十分牽強,源於在遠古時期人類的活動很少,但依舊有極寒和高溫的出現。比較合理的解釋是,地球內部構造和海洋洋流的變化在改變著地球的氣候,比如洋流流速下降之後,有些地區的熱量難以疏散出去就會造成酷熱(當局部條件具備時就形成熱穹頂),而有些地區在冬季得不到足夠的(洋流所輸送的)熱量、在強寒潮南下之時就會出現極寒,而地球的能量加速釋放則會導致酷熱和乾旱(也會形成地震,這就是旱震理論),等等,所以,氣候極端化更應該是地球的內部構造變化所導致。

以前說過,明清小冰期就是非常典型的氣候極端化,當時北半球的氣溫下降幅度約為1度,這種降幅的影響有限。但明清小冰期時期的冬季奇寒無比,太湖多次冰封,連廣東都不斷降下暴雪,而夏季則是持續的高溫乾旱,乾旱的時間跨度達二十多年並波及全國所有地區,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崇禎大旱(1637-1643連續七年),所以,明清小冰期是很標準的氣候極端化。面對過去數年的氣候遭遇,地球已經給人類帶來一個終極的拷問:地球的內部構造所帶來的氣候變化一般都不會在短期內結束,一旦冬季的極寒和夏季的炎熱乾旱不斷持續,就會打破農業生產能力和人類需求之間脆弱的平衡,人類將何以自處?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如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201/1861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