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坐穩了 地動山搖 憤怒的地球

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三條主要的地震帶:

第一條當然是環太平洋地震帶,顧名思義,環太平洋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包括南美太平洋沿岸(智利、秘魯、厄瓜多和哥倫比亞)、北美太平洋沿岸,然後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台灣省,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到紐西蘭。這裡是全球分布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所釋放的能量約占全球的四分之三,全球7級以上的強震有80%以上都發生在這一區域。中國東部就受到這條地震帶的影響。

第二條是歐亞地震帶,又稱為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這條地震帶從地中海向東,一支經中亞至喜馬拉雅山,然後向南經橫斷山脈,過緬甸,呈弧形轉向東,至印度尼西亞,2008年發生的汶川大地震(8.3級)就處於這條地震帶上。另一支從中亞向東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的比較零散。這條地震帶對中國的影響最為明顯,西南地區、東北地區都受這條地震帶的影響。

第三條是海嶺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嶺地區,這是海底山脈。三條主要的地震帶見下圖。

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主要是由亞歐大陸板塊與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之間的斷裂帶所形成,參考下圖,西南地區、長江中上游地區都受到這條斷裂帶所影響。

我們知道,地殼能量釋放的方式主要有火山噴發、地震還有高溫乾旱,火山噴發的釋放方式最猛烈,環太平洋也是火山活動最活躍的地區,其次就是地震,釋放最緩慢的就是高溫乾旱,所以,無論是地球物理學家還是氣候學家總會綜合考慮火山噴發、地震和高溫乾旱之間的關係。

本世紀以來,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已經多次發生8級以上強震,我們記憶最深刻的可能是311日本大地震,震級達到9.0級,這是日本記載的最強大的地震,多數地區的海嘯高度超過了3米,東北地區的岩手縣、宮城縣和福島縣多數地區出現了高度超過10米的巨大海嘯。其次還有印尼、智利多次發生8級以上的強震,2004年12月26日在印尼蘇門答臘西北外海所發生的強震也超過了9級。環太平洋地震帶基本都出現了8級以上強震(見下表),即已經經過了能量的劇烈釋放過程,但唯獨北美西海岸尚未發生強震,而且北美西海岸近年來不斷出現嚴重的高溫乾旱,尤其是2021年六七月間出現了熱穹頂事件導致極端的高溫,所以很多地質專家正在聚焦這一地區,懷疑這裡是下一個發生強震的高危地帶。

 

 

旱震理論也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根據這個理論,在嚴重的高溫乾旱之後3.5年以內一般都會出現強震。高溫乾旱是比較緩慢的能量釋放過程,但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不斷發展然後達到高潮,當達到高潮階段就很容易爆發強震,標誌著完成了能量的劇烈釋放。

2021年夏季北美西海岸出現了熱穹頂導致極端高溫乾旱,但就在這一年,歐洲也出現了類似的熱穹頂事件導致極端高溫,波及的主要地區是歐亞大陸板塊和非洲板塊的斷裂帶附近,以伊比利亞半島、義大利半島、希臘、土耳其等地為主。

然後讓我們來到2022年,我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高溫乾旱(當然還有疫情),仔細觀察這一年歐亞大陸爆發高溫乾旱的地區我們就會驚訝地發現,它們幾乎完美地集中在了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上,高溫乾旱最嚴重的地區從西到東依次是伊比利亞半島、義大利亞平寧半島(創出歐洲有史以來最高溫度)、希臘和保加利亞等東歐地區、土耳其、中東、印度和巴基斯坦、中國西南部和長江流域,見下圖,看到這條高溫乾旱的路線圖就會立即讓人想到地震。

地震終於還是來了。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消息,當地時間6日凌晨4時17分,土耳其第六大城加濟安泰普(Gaziantep,見下圖)附近發生7.8級地震,震源深度僅17.9公里,震區猛烈地搖動了一分鐘,主震後10分鐘又發生規模達到6.7級的強震。目前已知土耳其已經造成1541人死亡,9733人受傷,3471棟樓房坍塌。敘利亞黎巴嫩及賽普勒斯也有震感,敘利亞政府對外表示,目前已有至少230人死亡。

從2021年開始,這條地震帶就開始不斷進行能量釋放,高溫乾旱不斷加劇,而土耳其7.8級地震很可能意味著一個震動的周期正在開始,我們需要有所防範。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如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207/186413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