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人造雞蛋泛濫,成本只要1毛錢?該如何分辨?三種雞蛋勸你少吃

最近幾年,人們被網絡上曝出的各種科技和狠活嚇壞了,就連經常吃的雞蛋都可能是「人造雞蛋」。網傳有人用化學原料來製作雞蛋,不但外形可以以假亂真,而且產量很高,成本只要一毛錢,真的是這樣嗎?

一、「人造蛋殼」成本遠高於真實雞蛋

人造雞蛋真的會流通到市場上嗎?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國家家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姚俊峰指出,從技術層面來看目前並不能還原天然的蛋殼,製作人造雞蛋的成本要遠高於真實雞蛋。

網傳的「人造雞蛋」可能是展示用雞蛋,雖然看起來像雞蛋,但其實並不能食用,而且如果真的放到跟前,其實是可以看出來的。

央視財經頻道曾經做過一個假雞蛋的實驗,研究人員用海藻酸鈉、食用色素、檸檬黃、雞蛋模具、燒杯等材料,先製作了「蛋黃」、「蛋清」,並且完成了雞蛋的製作。此次實驗製作的「雞蛋」雖然外形逼真,但能明顯聞到化學合成味道,而且雞蛋表面看起來坑坑窪窪。而且並沒有辦法做出蛋殼。

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指出,製作這樣的假雞蛋成分每公斤40元,而普通真雞蛋價格卻每公斤十元左右,假雞蛋成本比真雞蛋高多了,因此網傳「假雞蛋成本只有一毛錢」的說法是不靠譜的。

另外,人造雞蛋很好識別。人造雞蛋的表面沒有真雞蛋那麼平整,可能會坑坑窪窪的,而且會有一種化學合成味,口感和真雞蛋完全不一樣,一嘗就能嘗出來。所以,幾乎不可能流入市場「以假亂真」。

二、北大研究:每天一個雞蛋,心臟更健康

雞蛋作為一種營養豐富、價格相對便宜的食物,是很多家庭餐桌上常見的食材之一。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適量食用雞蛋(每天1個)可以增加血液中心臟健康代謝物含量,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人員在樣本庫中選取了4778名參與者數據,其中3401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其餘1377人則沒有。

通過測量這些受試者的血漿樣本中的代謝物後發現,

對比經常吃雞蛋的參與者,吃雞蛋少的參與者血液中有益代謝物含量較低,有害代謝物更多。

而適量吃雞蛋的人,血液中載脂蛋白A1含量較高,而這種成分作為「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的組成部分,有助於清除血管中的膽固醇,對中風和心臟病的發作有一定預防作用。

基於上述結論,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李立明教授表示,人們適量食用雞蛋(中國膳食指南推薦每人每天吃一個雞蛋),能夠幫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有人擔心,每天一個雞蛋會不會升高膽固醇呢?其實人體所需的膽固醇只有五分之一是從食物中獲取的,70%都是由肝臟合成的。一個雞蛋中含有200毫克左右的膽固醇,人體僅吸收30%左右,也就是60毫克。而數據顯示,每人每天從食物中攝取200毫克膽固醇,就能滿足人體需求,這樣看的話,每天一個雞蛋,並不會導致膽固醇超標。

三、不一樣顏色的雞蛋,營養有區別嗎?

現在市場上的雞蛋產品琳琅滿目,有草雞蛋、柴雞蛋、散養雞蛋等。雞蛋蛋殼也呈現出不同的顏色,有褐色的、白色的、粉色的、還有綠色的。那麼,哪種蛋殼顏色的雞蛋更有營養呢?

日常購買雞蛋時,有些人發現雞蛋蛋殼顏色並不相同,這是因為雞蛋在進入輸卵管下端離開母雞前,蛋殼腺上皮細胞分泌出的色素,沉積到蛋殼表面形成的蛋殼顏色。由於母雞蛋殼色素分泌不同,導致蛋殼顏色不同,不同品種母雞產下的蛋,蛋殼顏色就會有所差異,另外還與母雞的健康情況、年齡等有關。

不過雖然蛋殼顏色不同,但其實無論是土雞蛋、青殼蛋還是普通雞蛋,其實營養價值差別並不大,只不過供應量少的雞蛋,價格相對會貴一點。

與其把重心放在雞蛋的顏色上,不如選擇新鮮的雞蛋為宜,新鮮要比看蛋殼顏色更重要,平常還要注意下面這三種雞蛋要少吃。

1、毛雞蛋

未孵化成型的毛雞蛋,在很多人眼裡認為營養高,但其實未煮熟食用的話,容易增加沙門氏菌等病菌的感染風險,引發食物中毒。

2、炸雞蛋

經過高溫油炸的雞蛋,營養會大量流失,熱量增加,則會加重心血管和肝臟負擔。另外,高溫油炸環境下還可能會產生雜環胺類等有害物質,增加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的風險。

3、溏心蛋

不少人喜歡吃溏心蛋,但未煮熟的蛋黃可能含有細菌,直接吃生蛋相當於吃細菌,很容易引起腸胃疾病,如果雞蛋內有蟲卵,還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日常想要雞蛋吃得更健康,最好還是煮熟後再食用,每天控制1-2個即可。另外,雞蛋是最容易被沙門氏菌污染的食物,不建議清洗雞蛋後再存放,可以放在專用的袋子或盒子中,與其他食物分隔開,再放進冰箱裡冷藏。

總結:儘管我們生活在各種科技與狠活的大環境下,但其實人造雞蛋的說法還是不靠譜的,畢竟人造雞蛋的成本遠高於真雞蛋,而且口感也有區別,很容易區分出來。建議健康人群平常每天食用1個雞蛋為宜,有助於心臟健康。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39腫瘤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222/186956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