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秦暉:真正的大國,能給國民帶來尊嚴和自由

作者:

在當今中國輿論場上,秦暉無疑是非常稀缺的學者,也是最有影響力的學者之一。

什麼是現代意義的大國?古奧斯曼、古羅馬、古中國?都不是!英國是嗎?是!

但英國本來是個資源少,人口不多的弱國,稍微知道歐洲歷史的都知道,英國曾是人人可欺的。

大航海時代的來臨改變了既往的規則。

當1840年大清的國門被敲開的時候,面對的是已經發展到蒸氣機時代的大英帝國。陸地文明時代的全球第一強國,到了海洋文明時代卻不堪一擊。

當地球瓜分完畢,英國、法國這些傳統海上強國的發展就慢了下來。

而隨著科學技術的普及和地理大發現後外掛的失效,海軍和商船隊的金鑰匙也就不那麼耀眼。統一後的德國咄咄逼人,世界又開始了新的變化。

但德國的發展需要更多的資源,而英法這些地球資源壟斷者壓制德國,最終戰爭爆發了。最大的得益者是美國和俄國——典型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儘管英國和法國打贏了一戰,但是代價巨大。美、俄這兩個國土廣闊、科技領先的國家,開始呈現出潛力。

一戰讓美國和大英帝國平起平坐,二戰則徹底將大英帝國打成了二流國家。當歐洲被打爛的時候,獨享資源和市場的殖民地也就自然失去了。

在自由貿易的幌子之下,英國、法國、荷蘭這些曾領風騷一時的海洋強國失去了領土資源人口,往日的榮光一去不返。美國趁機獲得了歐洲的人才科技。

真正使美國遠遠超越其他國家的是冷戰。

當美蘇爭霸之時,美國憑藉著對全球貿易的控制權和貨幣權獲取財富,危機刺激需求,最終發展出遠遠超越其他國家的高端技術。

蘇聯也同樣發展了僅次於美國的高端技術,只是代價太大,經濟失調,最終解體。

除了美國,冷戰的另一大受益國是中國。

如同英法爭霸的收益國美國一樣,中國在亂世中保留了國土、人口、資源,差的只是科技——我們早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從1949年開始,就沒放鬆過對科學技術的攀岩。

只要爬快一點,從百年恥辱到超級大國也許用不了多少時間。說中國成為全球真正強國為時尚早,但是中國已經在成為強國的道路上了。

在近現代視野中,有些大國究竟算不算大國,是值得研究的。

近代化開端時期,在歐亞非這三大洲,當時就崛起過一個很大的大國,奧斯曼帝國。

伊斯蘭文明的奧斯曼帝國的崛起過程,幾乎和西方的地理大發現、大航海時代是同時的。

在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拜占廷,在傳統的歐洲史學中一直被認為是中世紀結束、近代開始的兩大標誌。

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國家的海上霸權,和奧斯曼的陸上霸權,是同時存在的兩個東西。為什麼說奧斯曼帝國是一個傳統的大國,而後來崛起的西、葡、荷這些國家是近代的大國呢?

首先在於立國之「制」對世界、後世的影響,就是對現代性社會制度,包括經濟制度的建立所體現的意義。

評價一個制度好壞的標準,關鍵還是老百姓從中所得到的利益的多少,在這種大國崛起中,國與民的關係顯得尤為重要。

很多人說在西方列強崛起的過程中,被征服者和被侵略者受到了很大的痛苦,這一點我們中國人當然是深有體會。

但是在傳統軍事帝國的擴張中,這種情況也非常嚴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並不是近代和傳統的區別。

區別在於什麼地方呢?一是制度的背景,二是這個制度給人民帶來了什麼關係。首先是指給本國人民帶來的關係——殖民征服對被征服地區的痛苦,是另外一個問題。在一定的社會制度下,一個國家的強大當然會使它的國民能夠得到很多好處。

但是我們不能反過來說,一個國家的國民得到好處,必須或者只能在這個國家,在領土上處於大擴張時期。

歷史上我們看到很多例子,那就是這一種以國民為本位的制度安排下,國家擴張國民能夠得到好處,國家停止擴張國民仍然能夠得到好處。

所謂大國的興衰,就絕不僅僅是版圖的大小、武力的強弱,最本質的是老百姓的權利能夠得到多大的增進。

荷蘭歷史上真正有意義的殖民地,就是荷蘭屬東印度,也就是今天所說的印尼。

雖然我們說荷蘭有海上霸權,但是主要是指商業霸權,就打仗而言荷蘭人其實很不行。

所以無論從本土還是從勢力範圍而言,荷蘭都稱不上是大國。但我們憑什麼說荷蘭是大國呢?荷蘭人創造的一些制度,比如說股份公司、聯省共和等制度對後世有巨大影響,其商業勢力無遠弗屆。它的文化影響力也曾經在世界上得到廣泛的傳播。

荷蘭在當時世界的影響,以至於在日本就把荷蘭當做西方的代名詞。現在按照大國崛起的說法,荷蘭的霸權早就結束了。

但是今天的荷蘭仍然是一個富裕、文明的國家,仍然讓世人稱羨,荷蘭人的國家與民族自豪感一點也不亞於當年。

與此相同的例子還有在十七、十八世紀之交的瑞典,其軍事、政治勢力都曾非常強大,當時在歐洲可能僅次於英國,和俄羅斯不相上下,曾經幾次將俄羅斯打敗。

最終,波爾塔瓦戰役終結了瑞典的軍事霸權。但是在這之前,瑞典的軍事政治勢力很大,而當時瑞典在世界人民中卻根本沒有什麼地位。

1708年波爾塔瓦戰敗,國王逃奔土耳其,戰後簽訂的和約使瑞典喪師失地,霸權徹底崩潰,而且從此再沒有恢復。

可是瑞典在世界文明的地位,這之後才真正的崛起。戰敗之後的瑞典廢除了專制制度,開始了瑞典歷史上著名的「自由時代」,建立了其政治穩定與社會和諧均居歐洲前列的現代社會制度。

在這個制度的依託下,瑞典沒有任何殖民地,也談不上有什麼勢力範圍,但是瑞典的工業化後來居上,他的人均產值和收入現在甚至超過英美,是世界最高之列。

瑞典的文化我就不用說了,諾貝爾獎就是由瑞典來評的。

今天的瑞典人有沒有人懷念波爾塔瓦戰敗之前的偉大國王的光榮呢?當然也有,但很少。今天瑞典人的光榮和自豪,豈是當年的臣民可以比較的。

所以只要一個國家的國民能夠真正的站起來,即使在國家所謂衰落時期,他們的國民仍然是有尊嚴的。

經過海洋文明洗禮後的現代社會制度,國家強大會帶來國民的尊嚴,這是沒有問題的。但過去的專制制度不是這樣的,國強反而民更辱。

我想,這就是「海洋文明」與「陸地文明」的最大區別,也是最大進步吧。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哲商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222/1869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