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助習近平集權 兩會關鍵時刻放出這消息

—兩會將審議《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分析:強黨弱政助習近平集權

彭博社也披露,中共中央打算恢復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該機構曾在1998年至2003年間領導金融系統的核心決策。換言之,金融系統的決策權將收歸給黨中共,這代表北京正在重新劃分管制系統,強化共產黨對政府的控制。 儘管外媒報導未獲官方證實,但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分析人士都認為,關鍵時刻放出這樣的消息應具有相當可信度。

中國人大政協兩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台北—

中國年度的政協、人大「兩會」本周末即將登場,其中,人大預計審議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引發外界高度關注。分析人士表示,此一「改革案」恐弱化國務院,集權黨中央,並透過人大這個橡皮圖章機構的票決,以假民主的方式,強化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一人獨裁的合法性。

中國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一次會議和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將分別在3月4、5日開幕,正式揭開今年兩會的序幕。

政府換屆、機構改革成主要看點

除了政府領導班子換屆等人事焦點,今年兩會最受矚目的議程之一是有關中共和國家機構的改革案,也就是恐涉及國安系統變革」、「強黨弱政」的改革案。

中共二十屆二中全會於2月28日發布閉幕公報稱,已審議通過《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草案)》,將送交全國人大審議。

但公報未披露改革方案的內容,僅強調深化機構改革必須以「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為統領」,並要求「堅決維護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根據官媒央視網報導,習近平也表示,此次改革「突出重點行業和領域,針對性比較強,力度比較大,涉及面比較廣,觸及的利益比較深,著力解決一些事關重大、社會關注的難點問題,對經濟社會發展將產生重要影響。」

雖然當局尚未公布改革案的具體內容,不過,香港親北京色彩濃厚的《明報》早在二中全會召開前就獨家披露,中共可能成立名為「中央內務委員會」的新機構。

報導稱,該委員會據傳將整合公安、移民、戶籍、交通、反恐和反間諜等職能,並將原屬國務院的公安部與國安部也改隸其下,未來可望由深受習近平信任的現任公安部長王小洪領軍。

報導還說,除公安部門外,科技、教育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社部)也將進行整並。

此外,彭博社也披露,中共中央打算恢復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該機構曾在1998年至2003年間領導金融系統的核心決策。換言之,金融系統的決策權將收歸給黨中共,這代表北京正在重新劃分管制系統,強化共產黨對政府的控制。

儘管外媒報導未獲官方證實,但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分析人士都認為,關鍵時刻放出這樣的消息應具有相當可信度。

位於台北的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宋國誠

位於台北的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宋國誠認為,若外媒消息屬實,中共就是以改革之名,扭曲了公安系統的社會職能,從「為人民服務」轉為「為黨服務」,說白了,就是為習近平一個人服務。

他說,這樣的改革方向凸顯了習近平個人對於權力的焦慮。

宋國誠告訴美國之音:「在這種權力危機感和安全焦慮感之下,習近平一直在強化表忠運動,就是表達忠誠的運動。公安、國安納入黨內的內務委員會,就是要建立一個中國的KGB(克格勃,前蘇聯的國家安全委員會),走向一個特務治國和恐怖統治的制度。」

法學教育、官員述職強調對習表忠

宋國誠表示,習近平要求部屬表忠,不僅反映在機構改革案上。他說,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於二月下旬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時,也是企圖一步步將司法變成政治控制的工具。

該《意見》強調,要堅持用習近平法治思想全方位占領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陣地,「引導廣大法學院校師生和法學理論工作者做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範實踐者」。

在此氛圍下,中共官員尤其時興積極主動表忠。

新華社3月2日報導,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黨組成員以及最高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已向中共黨中央與中共總書記提出「書面述職」。

報導稱,相關人員每年要述職一次,是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重要制度安排,習近平已審閱了述職報告並提出重要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早自2018年3月起,就被要求向習近平述職,4年來,適用類似規定的官員持續增多。

位於德國柏林的政治學者張俊華

對此,位於德國柏林的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這一系列舉措將更進一步強化中國的黨國體制。

張俊華告訴美國之音:「這個規定把黨國制度弄得更具體化了,最終大家就向一個人負責,這個人就是習近平、黨的最高領導,全國14億人都要向習近平看齊,那麼就是說,更習近平化。」

張俊華指出,從要求黨政官員向習近平述職,到整頓公安、國安部門,都是基於習近平對於部屬的不放心,不願釋權,所以要把這些作為鎮壓工具的「准軍隊」從國務院搬挪到由黨指揮,也就是他自己直接管控下。

改革走回頭路學者:削權更甚實效

另外,組織改革案將「送交全國人大審議」,這個程序在張俊華看來,只是把板上釘釘的案子,透過人大代表橡皮圖章式的投票表決通過,來賦予習近平推行組織改革的合法性。

張俊華說,自80年代以來,不管是鄧小平、還是江澤民時代,他們的執政方向都在強調黨政分開,但現在習近平以改革為名,實際上卻是走回一人獨裁的老路,幾乎退回到毛澤東時代。

台北學者宋國誠也持類似的觀點,他認為,一般公共行政意義上的機構改革應該是裁汰冗員、精簡組織,以提高政府效率,但反觀習近平現在推行的改革案,促成的並非一個更有效率的政府,反而是一個加強版的獨裁體制。

位於台北的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王信賢。(照片提供:王信賢)

位於台北的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特聘教授王信賢則從機構改革的成效分析,他說,中共於2018年發布《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後不久,中國就陷入美中競爭白熱化及新冠疫情等一連串的內外挑戰,當時的改革至今看來效益不大,也並未讓習近平的執政更有效,因此,對習近平而言,現在直接削弱國務院權力,一人獨攬大權的效果,或比改革政府機構更來得有助於他的執政。

王信賢也說,二中全會公報已定調國內外情勢嚴峻,從這個角度觀察,機構改革案無疑旨在進一步鞏固黨中央的權力。

公報指出,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進入新的動盪期」。因此,為了應對內外挑戰,必須做好國內外大局、經濟與疫情防控,還有發展與國家安全等「三個更好統籌」。

王信賢說,這代表中共已吹響了集權的號角。

王信賢告訴美國之音:「(公報)簡稱叫三個更好,也就是說,目前遇到的國內跟國外的大局,你(中共)要怎麼在機構上面整合?為了民族偉大復興跟中國式現代化,而且要服膺在總體國家安全觀底下,所以,頂層設計就變得非常非常地重要。」

頂層設計原為工程用語,現為卻變成了中國新的政治名詞,代表一切由中央進行具體的總體規劃。

機構改革集權於黨

他說,這並非中共第一次弱化國務院的權力,中共中央2018年3月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就曾強調:「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

王信賢分析,過去的組織改革已經把諸如統戰、宣傳跟組織部等原本分散在國務院各部委的權力集權過,此次的改革和變動勢必更大。

依照程序,此改革方案經人大代表審議後,預計於閉幕式表決通過後,才會對外公布具體內容,屆時外界才能一窺習近平的組織改革方向。

迎接全國兩會北京安保嚴密

而為了確保這場年度的政治大秀不會出現任何閃失,北京連日升高安保規格,所有進京郵件包裹都要經過兩次安檢,全北京更從3月1-14日禁止無人機、熱氣球等任何「低慢小」飛行器升空。

儘管官方宣稱中國已走出新冠疫情陰霾,但兩會的防疫工作也仍未鬆綁,所有與會的人大代表跟政協委員從3月1日起就進入閉環管理,每48小時就需接受一次核酸檢測。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304/1873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