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俄對烏空襲極音速飛彈用量締新高 立陶宛軍情首長:估戰爭還能打2年

俄羅斯9日再用飛彈轟烏克蘭,其中有6枚匕首極音速飛彈,是開戰以來俄軍單波攻擊時使用這種飛彈最多的一次。同時,立陶宛軍情首長說,俄國資源足供侵略烏克蘭戰爭再打2年。

俄羅斯9日再用飛彈轟烏克蘭,其中有6枚匕首極音速飛彈,是開戰以來俄軍單波攻擊時使用這種飛彈最多的一次。同時,立陶宛軍情首長說,俄國資源足供侵略烏克蘭戰爭再打2年。

▲俄烏戰爭持續。(圖/AP授權)

●俄新一波對烏空襲極音速飛彈用量締新高

俄羅斯9日凌晨再次以飛彈與無人機打擊烏克蘭,造成首都基輔在內10個地區多處關鍵基礎設施和民宅毀損。俄軍動用的空射武器數量是開戰以來單波攻擊新高,包含多枚極音速飛彈。「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指出,這是去年10月俄軍採取這種空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波,俄方稱這是為報復上周烏方越界入侵俄國境內村莊對平民恐攻。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引述烏克蘭空軍指出,俄軍這波空襲含6枚新式的「匕首」(Kinzhals)極音速飛彈,是開戰1年多以來俄軍單波攻擊時使用這種飛彈最多的一次。

極音速飛彈速度達5馬赫以上,飛行時還能機動,幾乎無法攔截。

俄軍發射9種不同種類共81枚巡弋、彈道飛彈和8架伊朗制自殺無人機,47枚穿透烏軍空防擊中目標,3座電廠受損,是近幾個月來俄軍幾波空襲里最成功的一次。

●立陶宛:按目前戰爭強度俄侵烏還能打2年

立陶宛軍事情報首長指出,若以目前戰爭強度看,俄羅斯的資源足供侵略烏克蘭戰爭再打2年。莫斯科1年多前對烏克蘭發動「特殊軍事行動」,聲稱是為清除對俄國的安全威脅;基輔和西方國家則稱俄國是為征服一個獨立國家而無端開戰。

立陶宛軍情局局長保拉維修斯(Elegijus Paulavicius)告訴媒體:「俄羅斯目前擁有的資源,按目前戰事激烈程度看,足以再打2年。」他還說俄羅斯能延續這場戰爭多久時間,「也會取決於諸如伊朗、北韓等國對俄軍事援助程度」。

●俄祭極音速飛彈轟烏克蘭釀9死核電廠等多地停電

俄羅斯9日晚間趁著民眾睡夢中對烏克蘭各地發動大規模飛彈攻擊,造成至少9名平民喪命、電力中斷。基輔當局表示,這波攻擊包含6枚「匕首」極音速巡弋飛彈,是俄方最珍貴的武器之一。

俄軍稱這次襲擊是回應基輔當局上周在俄國西部布揚斯克州(Bryansk)所謂「恐怖主義行動」的「大規模報復」,還說俄方用了「匕首」極音速飛彈。

莫斯科當局稱烏克蘭民族主義者闖入布揚斯克州並殺害2名平民,基輔將這種說法斥為挑釁。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表示,俄方總共發射81枚飛彈,在西部利維夫州(Lviv)和東部城市第聶伯羅(Dnipro)分別造成5人和1人喪命。根據烏國官員說法,南部城市赫松(Kherson)一座巴士站至少有3人在另一場炮襲中喪命。

莫斯科當局表示,這類攻擊意在削弱烏克蘭的戰鬥能力,基輔當局則指出,這些空襲不具軍事目的,旨在傷害並恐嚇平民,觸犯戰爭罪。

●北溪管線爆炸爭議丹麥警搜波羅的海涉嫌船隻

歐洲北溪天然氣管線去年9月爆炸,引發西方與俄羅斯關係緊張;丹麥當地行政人員9日表示,警方已經搜索在波羅的海克里斯欽島上管線爆炸現場附近的一艘遊艇。

德國當局8日證實,他們曾在1月突擊檢查一艘船,這艘船可能是被用來運送炸毀北溪天然氣管線(Nord Stream)的炸藥。

克里斯欽島(Christianso)首長安德森(Soren Thiim Andersen)告訴路透社:「警方正在尋找一艘9月停泊在這裡的特定船隻。」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向歐洲輸送俄國天然氣的北溪管線於9月26日發生爆炸,此事件已成為西方與俄羅斯之間的引爆點。目前正在調查此爆炸事件的瑞典、德國和丹麥當局表示爆炸為蓄謀性質,但並未說明何人應對此負責。不過,美國和德國媒體本周報導指出,一個親烏克蘭組織可能要對此負責。

德國第一電視台(ARD)和「時代周報」(Die Zeit)報導,德國當局已能指認一艘用於破壞行動的船隻。據報導,這項在海底鋪設炸藥的行動是由6人共同執行,他們於9月6日從羅斯托克(Rostock)啟航,隨後停在丹麥克里斯欽島。

●中國5家公司供應伊朗無人機零件美國祭制裁

美國政府9日將5家中國公司列入制裁黑名單,理由是這些公司提供零件給伊朗無人機製造商。美國財政部表示,被制裁的企業包括位於杭州、深圳、桂林和香港的中國公司,這些公司運送輕型發動機和其他無人機零件給伊朗國防部控管的伊朗飛機製造工業公司(HESA)。

財政部次長尼爾森(Brian Nelson)說:「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伊朗無人機,造成烏國平民傷亡,伊朗與此直接相關。」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中央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310/1875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