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投資新基建刺激經濟 或導致產能過剩

在當前外貿和房地產市場均陷入困境的背景下,中共政府把增加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作為刺激經濟的解決方案。但分析人士認為,新基建不但技術壁壘多,還存在市場風險和環保風險。中共當局一哄而上搞「運動式增長」,或將造成新的重複建設和產能過剩。

3月10日,中共人大會議推出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中共國家數據局將正式組建。方案聲稱,中共國家數據局負責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

3月6日,中共黨媒「新華網」刊文稱,(今年)傳統基建與新基建雙擎驅動、協同發力,新基建投資將持續擴大,投資增速達兩位數,在基建投資中的占比將逐步提高到15%~20%。

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聲稱,數字經濟是新基建的核心,數字新基建的投資建設將成為穩住投資的重要渠道。

所謂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及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大領域,涉及諸多產業鏈。

據悉,新基建投資與基建投資之間存在部分重迭。傳統意義上的基建投資主要是面向以下三大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二、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三、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新基建中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特高壓的投資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基建投資領域。

5G基站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的投資,原本被納入製造業投資及服務業中的資訊技術服務業範疇

中共將加大新基建投資規模

新基建投資對中國經濟的帶動效果究竟如何?中共新一屆政府為何要加大新基建投資規模?

興業證券研報曾測算,2022年新基建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為0.16~0.53個百分點,明顯快於基建投資和製造業投資。

以數據中心為例,一名國家電網分公司部門負責人對《中國城市報》說,數據中心產業鏈條長、覆蓋門類廣、帶動效應大,投資一個數據中心拉動乘數效應約為3倍左右。

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對《證券日報》稱,在穩增長的背景下,消費乏力、出口承壓,穩投資特別是擴大有效投資,需要新基建發揮更大作用。

根據賽迪智庫電子資訊研究所發布的《新基建發展白皮書》預計,到2025年,新基建直接投資將達1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帶動相關投資累積可達近20萬億元。

而這麼龐大的資金量來源是依靠中共的財政資金和專項債券。中共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1月18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稱,2023年,中共國家發改委將進一步加力支持新基建。中國新年前後將集中下達一批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新型基礎設施領域重大項目建設。

金賢東聲稱,將會「支持各地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建設債券加大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拓寬支持領域和適用範圍,支持地方在公共技術服務、數位化轉型等方面搭建平台。」

據新浪網旗下的財經頻道2月16日報導,今年1月份全國各地陸續發布大基建開工的項目,投資額及目標增速都超過預期,不少省市是兩位數的增長目標,各地的投資額也都是萬億級別的。根據廣發宏觀的統計,新基建占比為15%。

或導致新的重複建設和產能過剩

中共新一屆政府希望通過加大新基建投資來刺激經濟,但在實施過程中將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困難和風險。

專家認為首先是技術風險。中科院研究員王曉明在「搜狐網」刊文表示,自主技術依然還是新基建的短板。2021年,全國數據中心機架規模增速高達25%,但伴隨而來的數據流量應用和配套網絡非常複雜,對算力服務有更高的要求。而中國計算晶片自主能力不強,影響國家算力基礎設施的推進。

中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聯盟發布調研報告稱,中國中西部的數據中心資源相對過剩,西部的數據中心整體空置率在50%以上,部分區域上架率不足10%。這種空置的現象不僅出現在中西部地區,甚至在一線城市也有發生。

數字產業領域的專業諮詢機構科智諮詢發布的《2020-2021年上海及周邊地區IDC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上海地區IDC機房平均空置率為16.4%,部分數據中心空置率超過了40%。

上面數據顯示,新基建項目的市場前景和收益往往難以確定,在市場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過度投資或盲目擴張可能會導致過度競爭、浪費資源等問題。

數字經濟高度依賴數字設備,幾乎所有數字基礎設施均由電力驅動,且需24小時不間斷運行,5G基站、數據中心、邊緣計算伺服器等消耗的電量遠大於日常電子消費品。

據諮詢機構ICTresearch預測稱,中國數據中心面積到2025年將快速增長到6,000萬平方米。而據業內人士測算,一個數據中心從建成到退役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中,能耗成本占據40%~50%。新基建的建設和營運會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如能源消耗過大、污染物排放等。

3月6日,中共官媒《經濟日報》刊文《莫讓「適度」成「過度」》承認,新基建已經出現了投資過熱的苗頭。

文章表示,新基建的技術屬性、應用要求等決定了其建設投資必須適度超前,但「適度超前」不能變為「過度超前」,更不能一哄而上搞所謂「運動式增長」,謹防造成新的重複建設和產能過剩。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317/1878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