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清理編外人員,太難了

按照人口比例,東北的編外人員或許是最多的。

多到什麼程度呢?

吉林某地廣播電視台,全額撥款單位,下轄的一個差轉台(信號放大、發射台站),位於城郊的山頂上,編制9人,實有人員30餘人。

多出來的20來號人,都是編外人員,大概每人花了10萬元,買指標進的,就盼著有一天能轉正。

他們每月上8天班,工資約2千元。

或許有人認為,每月只上8天班,那其餘時間做兼職,賺外快,豈不是太划算?

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

那裡就業機會少,一個蘿蔔一個坑,很難找到其它的活。

不然誰去差轉台呢?

不上班的日子,一些編外人員泡在網上,與美女網聊,打賞女主播,最後搞得夫妻不和,雞飛狗跳。

試想,如果清退編外人員,不少人連本錢都沒撈回來,會不會跳腳?

另外,把這些人清退了,他們去哪裡再就業?

還有一個最近引起熱議的例子。

黑龍江一家中醫院,200餘個編制,行政、採購、後勤等崗位就占了130多個。

全院護士20餘人,護士長1人,全都是編外人員。

每年新增的編制,全被後勤拿走了,內部價10萬元左右。

如果清退編外人員,一個沒護士的醫院怎麼運行?

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然而,東北清理編外人員,又勢在必行。

財政赤字猛增

2022年度的全國財政數據中,最為突出之處,就是地方財政赤字猛增,高達11.62萬億元,創出歷史新高。

東北的情況尤為嚴重。

單純從財政收入來看,遼寧和蘇州市差不多,黑龍江和無錫市差不多,吉林和廈門市差不多,但財政支出卻比對方高多了。

2022年,吉林、黑龍江、遼寧財政自給率分別為21.0%、23.7%、40.4%,沒一個超過50%的。

而2021年,三省財政自給率分別為30.95%,25.48%,46.85%。

吉林、遼寧,同比下降幅度很大,位居前五。

黑龍江下降幅度小,是因為快墊底了。

再從債務率來看,債務率=地方顯性債務餘額/地方財力,地方財力=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基金收入+國有資產經營收入。

大於100%,就表示償債壓力很大。

2022年,吉林、黑龍江、遼寧債務率分別為589%、586%、360%。

顯性債務,是指已發行債券部分,如果算上隱性債務,那結果更糟糕,可能永遠也還不清。

人口流失嚴重

東北人口流失嚴重,已是不爭的事實。

七普結果顯示,東北常住人口10年減少1101萬人。

全國範圍內,黑龍江人口流失最多,減少646萬多人。

10年間,東北有47個縣人口下降幅度為10%~30%;26個縣人口降幅超過30%;個別縣甚至人口流失50%以上。

編外擴張

東北一些縣市,產業支撐能力弱、人口流失、活力不足、財政入不敷出的困境突出,但編外人員卻只增不減,連年增加。

一名科級幹部說:

「編外人員不僅人均財政供養經費低,而且更會做事,好用、聽話、勤快。我寧願帶一個會做事的臨時工,也不要3個不幹活的編內人員。」

一些部門和單位,出現「占編不用,編外擴張」現象。

人口普遍流失,編外人員卻連年增加,進一步加重了財政負擔。

如何清退?

目前,地方財政赤字猛增,必然要過「緊日子」。

說穿了,當前的赤字就是未來的稅收,決不能過早透支財政,把攤子留給子孫後代。

近期,哈爾濱率先開始清理編外人員。

①編外用人摸底工作,從3月20日開始,到6月底結束。

②市直機關編外用人,原則上5年之內精簡完畢,每年不少於20%。

這個力度還是挺大的。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第6~7屆副會長陳劍認為,截至2021年,全國編外人員約為4380萬人,比編內人員還多。

清理編外人員,不宜「一清了之」,要避免「一刀切」,特別是對於縣鄉編外人員,必須通盤考慮,慎重對待。

另外,可以把部分職能下放、外包給社會和市場,為編外人員再就業創造機會。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歷史逆時針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328/1882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