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馬克龍狂飆太猛 德法高官表態「踩剎車」

法國總統馬克龍"強調歐洲主權"繼續引起各方關注。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4月12日周三重申,法國是美國「堅實可靠的盟友」,但法國也有必要與中國保持對話。勒梅爾強調,馬克龍在訪問中國之前與拜登通了電話,協調法國與美國在中國問題上的立場。

IMF-WORLDBANK/REUTERS- KEN CEDENO

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法國是美國「堅實可靠的盟友」但需要與中國保持對話

法國總統馬克龍"強調歐洲主權"繼續引起各方關注。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4月12日周三重申,法國是美國「堅實可靠的盟友」,但法國也有必要與中國保持對話。勒梅爾強調,馬克龍在訪問中國之前與拜登通了電話,協調法國與美國在中國問題上的立場。

法新社消息,正在華盛頓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的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表示:「我們(法國)將繼續成為美國強大而可靠的盟友。這一點不容置疑。」

勒梅爾強調:馬克龍總統在訪問中國之前與拜登總統通了電話,目的是切實地協調法國與美國在中國問題上的立場。

法新社稱,馬克龍提出在台灣問題上歐盟不應成為美國或中國的"隨從",馬克龍這番言論在美國及歐洲內部引發一波質疑,並被解讀為在與華盛頓保持距離。

經濟部長勒梅爾在華盛頓被問及上述言論時表示,當務之急是要求中國停止台灣局勢升級。

在經濟議題上,勒梅爾表示,「美國一些(人士)主張,西方經濟,包括美國和歐洲的經濟應該與中國經濟完全脫鉤,而事實上「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總量從未如此之高」。

勒梅爾繼續表示,"所以人們是在要求歐洲放棄'在美國和中國之間仍在增加的貿易'"。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商務進出口貿易在2022年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自2019年美中貿易戰以來,中國與美國最大貿易夥伴的地位首次讓位給歐盟。

勒梅爾認為,無論在不向俄羅斯出售武器,還是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上,都有必要繼續謀求中國的參與。

另據路透社周三援引一位法國外交消息人士表示,馬克龍對他的言論負責,在馬克龍訪問中國之際,他向習近平強調了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原則。

消息人士並稱,在這一點上,馬克龍與美國總統拜登早有"共識"。

德外長:台海並非與歐洲無關歐盟對中立場一致

德國外長貝爾伯克。路透

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表認為歐洲不應捲入台海的爭議言論後,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在中國反駁說,全球貨運量有一半經過台灣海峽,台海局勢並非與歐洲無關,強調歐盟對中立場一致。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今天在中國天津接受德國媒體聯訪時表示,台海情勢緊張並非跟德國和歐盟無關,每天全球的貿易量有50%、半導體有70%經過台灣海峽,台海保持自由開放符合德國利益。

她強調,對於全球、尤其德國這樣的工業國家來說,台海軍事升級將是「最糟的情況」,德國因此致力與夥伴合作降低台海緊張。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9日訪中回程接受Politico Europe等媒體訪問時表示,歐洲應追求「戰略自主」,不該在台灣議題成為美國追隨者,「被捲入不屬於我們的危機」,這番言論引起歐美政壇譁然。

針對馬克龍發言給人歐盟對中立場不一的印象,貝爾伯克指出,馬克龍昨天才說法國的中國政策與歐盟一致,歐盟內部即便有不同意見,優點是在核心的利益和價值問題立場接近且追求共同戰略。

她強調,歐盟既然是共同市場,對中國這個最大貿易夥伴就不可能有不同立場,馬克龍與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一同訪問中國是「非常重要的訊號」。

貝爾伯克13日至15日首次出訪中國,明天將在北京會晤中共外交部長秦剛、前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等高層,俄烏戰爭和台海局勢可望成為雙方會談的重點。

貝爾伯克啟程前夕,德國外交部指控中國藉環台軍演加劇緊張局勢,「在我們的印象中,恐嚇性質的軍事動作等措施會增加意外軍事衝突的風險」。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RFI 中央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414/1889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