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王權特許,先斬後奏」,這就是農管

「王權特許,先斬後奏」,這就是農管

「王權特許,先斬後奏」,這就是農管

近日,多地成立了第一支農村執法大隊,看到這個消息,很多人都開始擔心:會不會出現像城管一樣追著攤販跑,搶奪農民種地的糧食呢?

據說農管在19年就成立了,之所以現在才被人所知,大概是因為前幾年都在忙著抗疫,他們也不是主角。現在放開了,也是到了他們大顯身手,大發神威的時候了。

以前是城裡混不下去回農村,如果農村不好混了怎麼辦?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長江沿岸的整治,雖然說是美了,兩岸是整齊劃一的水泥台階與坡岸。

看不見魚蝦嬉戲的水草了,水生物繁殖的家園沒有了。

近期,網傳某鎮收取農村物業費執行了,每人每天5分錢,每人一年18元,效率之高,多少單位望塵莫及。

村里公布的5分錢收費標準,只要戶口在,村里人不管在哪裡都要收費。農管手中線,遊子身上牽,不管身在何處,物業費將一直伴你左右。

如果不交後果不堪設想。

而據煙臺廣播電視發布的視頻說:河南一網友稱爺爺種了一輩子地都掛科了,都沒考及格。就這麼看沒有點文化是真不管了

你看現在幹麼都得要證,像土地證,房屋所有權狀,駕駛證,畢業證,從前的准生證,工作證等等想想還真的不少。

「王權特許,先斬後奏」,這就是農管

大家都知道,春節以後咱村的垃圾收費標準按人頭收,每人每天5分錢,一年下來就是18塊錢。

「王權特許,先斬後奏」,這就是農管

不管你人在不在村里,只要你戶口在你就得交。雖然看著錢不多,可中國有6億農民,每個人18塊錢的情況前提下,那就是108億。對於生活本就不富裕的農民來說,這算不算是一種負擔呢?

自古以來都有皇權不下鄉,這前腳剛成立了農管,這回首就開始向農民收取物業費,這似乎突破了大多人的認知底線。

我就想不明白,這泱泱大國,8000多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僕。

「王權特許,先斬後奏」,這就是農管

能差農民這仨瓜倆棗嗎?

在城裡,這個隊伍就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而且城裡人都不好欺負,所以工作效率低下了,沒辦法完成任務了,給上面交不了差,自己也拿不到業績。然後呢,服裝一換,輾轉鄉下了。

農村都是老實巴交的莊稼漢,沒轍呀,只能任由擺布了。請善待農民伯伯,任何人,不管你做多大的官,握多大的權,有多大的勢;請不要忘了你是老百姓簇擁起來的,老百姓就是你的衣食父母。

農管的事還沒搞明白,現在就連自家建房也得兩證齊全了。

表面看起來,要求兩證似乎很合理,但對於農民來說辦起來可沒那麼容易。

光這兩個證,至少得跑好幾個部門,而且每個部門簽字蓋章,不是一趟就能下來的,比如村里、派出所、鄉鎮領導、規劃建設部門的審批、還有執法部門等等,誰能保證每個部門都是真心為你辦事,不會吃拿卡要。

「王權特許,先斬後奏」,這就是農管

說實話,其實至今我也不知道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的具體目的和作用,而且到目前為止我也沒有跟他們打過任何交道。

其實早在還沒有成立這個部門之前,我們那裡的農村就要交費用了,當時也不知道叫什麼費用,只是聽他們說是垃圾收集處理費吧。

最開始第一年好像不用交錢,說是由政府財政出這筆錢,並說這是對農村的關懷和福利,只是要求村民們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亂丟垃圾,並且把垃圾丟到指定的地點後由相關人員統一拉走。

「王權特許,先斬後奏」,這就是農管

但第2年開始就要交錢了,我們那裡不是按人頭收費的,而是按每戶計算。

第2年好像收的是30塊錢每戶,但沒過幾年就漲到50塊錢每年每戶。

這兩三年我沒有去具體了解了,所以也不知道現在要交多少錢一年。

而村里和鎮上給出的理由是,垃圾處理需要錢,拉走垃圾的人工也需要錢。

這聽起來是有一定道理,但以前農村從來沒有收取過這個錢,也不是農民自願的,況且最開始說好了只要大家不亂扔垃圾,政府財政就會永遠出這筆錢,可到後面就變卦了。

「王權特許,先斬後奏」,這就是農管

不論你如何反對農管的成立,它都會成立,並開始執法,不論它執法過程你多麼不喜歡,也要忍著,和忍城管一毛一樣,等你習慣了就好了,能接受新鮮事物,才證明你沒有落伍。

或許是因為城管這個稱呼,在人們心中的印象太過深刻,讓人感覺很不友好,而農管又和城管太過相近,這咋能不讓老百姓把他們聯想到一塊。

有人說,他們不管這些,只是負責種子,農藥,養殖屠宰等方面的,可別這樣抱有幻想,農村行政執法這個名字就很靈性,執法二字就已經凌駕於老百姓之上了,就執法內容沒有界定,就好像相關部門負責這個相關部門就足以把老百姓玩的團團轉

當然,有網傳自家的院子自家的樹,卻不讓樹上栓繩子晾曬被子,不免又讓人想起自家的房前屋後不讓種菜的怪異行為。

因視頻拍攝者並未透露是哪個部門禁止這種行為,但讓老百姓聽起來都是不可思議,現在行政權力的觸角都伸得這麼長了?不僅要碰一碰你的鼻子,還要一拳頭把你打倒才肯罷休。

晾衣繩是多少人童年裡的記憶呀,誰還沒過在晾曬的被子裡遊戲的歲月?

如果院裡的樹木屬於古樹名木,出於保護目的禁止對樹木的破壞行為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從視頻里又無法看出到底是不是這種情況。具體原因不可知,還有其他信息需要被挖掘和披露。

「王權特許,先斬後奏」,這就是農管

套用一句話,專業的事乾的很扯蛋,扯蛋的事乾的很專業。

一直在挑戰老百姓,要知道老百姓也是人,現在連基本生存的權力都沒有了。

此前,很多編外人員這麼多年心甘情願的拿著低工資,賣力的幹事,一方面是等待有機會轉編。另一方面,豐厚養老保險,公積金這些可是普通打工人可遇不可求的,再加上雙休,福利食堂等隱形待遇。分分鐘吊打月入過萬的外賣小哥。

可惜的是大部分職場人面臨的是35歲沒人要,還得延遲退休的尷尬局面。再加上疫情三年,很多人維持生活都已經用盡全力,哪有能力交什麼養老保險,買房買車

不過其執法內容除農機管理執法這一塊外,其餘與市場監督執法職責差不多,是不是重疊了,這裡有疑問。

至於農業法律法規宣傳工作,農村這麼分散,人口這麼多,恐怕也只能蜻蜓點水。

不過現在是大工業化生產時,工廠要的工人越來越少,真正反對的是: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破壞生態環境和農村社會穩定的違法人員。

這些人數極少,煽動性強。比如:引進外來物種不打擊,本地植物就無法生存,更不說增產增收。

那麼,引進疫區動物,不管控就會使本地動物染疫死亡,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何談發展?

「王權特許,先斬後奏」,這就是農管

再者河道亂采沙石,可引起洪水泛濫,農村基礎設施和糧經作物毀於一旦,嚴重的,還可造成農民無家可歸。

合理執法本身沒毛病,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則更應支持,但是伸手向農民要錢不可取。

以新農合為例,一開始10塊錢,老百姓覺的很好,經濟上也能接受。到了現在的350元,很多家庭就承受不住直接放棄了。成立農業執法隊,以執法之名行收費之實,一旦形成慣例,然後再一步一步把收費標準漲上去,今年收108,明年收208,這就是變相盤剝。

然而,農管所的成立也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一方面,農管所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有的農管所人員可能不了解農民的實際需求,導致服務水平有限。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農管所需要加強人員培訓,提高服務人員的專業水平,確保他們能夠為農民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和政策指導。同時,農管所還需要與農民密切合作,深入了解農民的需求,以提供更貼近實際的服務。

「王權特許,先斬後奏」,這就是農管

另一方面,農管所在推動農業現代化方面的作用有限。現代農業發展需要高科技的支持,而農管所很難在這方面給予足夠的幫助。農民更需要的是政府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持和政策扶持,以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和設備,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

其實,農資、種子等有市場監督在管,水產養殖有魚政在管,林業、農機也有專業執法隊伍,秸稈禁燒有環保,農田有國土在管,建個房有住建局,拆違章城管當仁不讓,農村其實並不是真空,不知道農管的執法範圍是多大?

其實農村根本不需要什麼農管執法隊。鄉村工作有鎮,村,村民小組在運作,執法隊就是多餘的,浪費農民經濟資源。

「王權特許,先斬後奏」,這就是農管

再說以下幾點

1、過去幾十年沒分過的田是不是得管一下了,一些家庭老人去世,女兒外嫁,兒子入贅,田、地一樣沒少。相反添丁加口的家庭還是一畝三分地,沒變過。

2、農民沒收入來源得管一下了,都知道大部分農民子弟唯一掙錢的辦法是外出打工。極少回家,管下農村建設,增加農民收益。

3、農村留守老人兒童得管一下了,畢竟老的老,小的小,做很多事不方便,出個門都費勁。

「王權特許,先斬後奏」,這就是農管

本來呢,出發點都是好的,規範管理。但總有些人是披著羊皮的狼,為所欲為。

為啥呢?因為頭頂上有保護傘啊。

比如電視劇中的黑幫大佬高啟強,要不是有保護傘他能做得那麼大嗎?如果沒有保護傘他只是個在菜市場討生活賣魚的。

城管們欺行霸市,明著規範管理,維護秩序。背地裡卻大把的撈著民脂民膏,也難怪人們會有怨氣。

如果像老美一樣,人人都有軍火,是不是大家都能當個乖寶寶?

當然了,也有人對於現在社會上越來越多的執法隊伍感到疑惑,認為這些檢查大隊是否真正能夠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比如,開個飯館需要經過工商局、衛生局、城管局等一系列操作,只要出現一項不合格就不能營業。

但是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卻屢屢曝光,很多時候是老百姓提供線索,通過網際網路曝光才能對相關餐飲進行處罰。這讓人們對於執法單位的效率和質量都心存疑慮。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楓哥 推特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418/1891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