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家庭生活 > 正文

保溫杯底的貼紙千萬不能撕,否則…

最近,日本的一位保溫杯製造業業內人士在推特上發文稱,撕掉保溫杯底部貼紙,保溫效果就可能會消失。

今天告訴大家一個冷但保溫的知識:保溫杯底部如果有有貼紙,建議你不要撕掉,不然保溫杯就變敲雞棒了。

最近,日本的一位保溫杯製造業業內人士在推特上發文稱,撕掉保溫杯底部貼紙,保溫效果就可能會消失。

他說,這個貼紙在業內實際上被稱為保護片,如果撕掉這層保護片,保溫杯就會失去保溫作用

這貼紙還是真空封印呢?這說法是真的嗎?

這是真的,貼紙確實護住了「真空」。不僅如此,底部帶貼紙的保溫杯我勸你不要摔,摔了也可能會漏氣。

這一切就要從保溫杯的原理說起了。

底部帶貼紙的保溫杯暗藏玄機,這層貼紙實際上有保護作用圖片來源:twitter/waheifreiz

保溫杯底部的貼紙其實是一種保護貼片,保護的是無尾技術保溫杯留下的抽氣孔(見下文)圖片來源:CN112894109A

圖片來源:thermos

保溫一般是靠兩層由真空隔開的金屬桶實現的。真空的導熱性很差,所以內膽里的液體才能保溫。

所以問題就來了,兩層金屬之間如何實現真空呢?

如果製造的時候直接把兩層金屬套在一起,中間的空氣是沒有辦法抽掉的。所以真空必須要有漏洞

那麼抽完真空後,這個洞要怎麼處理才能實現密封?

這裡就出現了兩種流派。

老式的抽真空方法叫做有尾真空(with tail vacuum),它的原理就是在外殼底部留一個銅尾巴出來抽真空。

有尾密封抽完真空後怎麼封口呢?

其實就是把銅尾巴拗變形,然後封口,這就類似於用金屬打了個結。顯然,這種方法的密封性能不太好。保溫杯製造商膳魔師在2015年的一項專利仲介紹,有尾密封的保溫杯長期使用後,保溫杯內外層之間就會逐漸充滿氣體,不再真空,保溫效果也就沒了

圖片來源:見水印

為了保護這個「尾巴」,有尾密封保溫杯的杯底還有一個「藏尾室」。可是這樣一來,有尾密封保溫杯的可用容積就會變小。所以如果你買到的保溫杯體積大但是容量小,那就大概率是用有尾密封製造的,用不了多久就不保溫了

那麼新式的抽真空方法是什麼?

現在保溫杯抽真空的做法叫做無尾真空(tailless vacuum),簡而言之就是——搞玻璃。

具體來看,無尾真空的抽氣孔也在外層,而且在抽空氣孔旁邊還有一個很小的玻璃珠。在抽真空之前,這個玻璃珠在抽氣孔上是可以活動的,不影響抽氣,有點像自行車的氣門芯。

抽真空前,無尾保溫杯底部的抽氣孔和玻璃珠圖片來源:youtube/high caliber line

內膽套入外殼後,保溫杯會被放入到一個抽真空的爐子裡抽成真空。抽完真空後,就不能讓玻璃珠移動了,否則就會漏氣。

為了讓玻璃珠無法移動,這個爐子會加熱到500-700攝氏度,使玻璃熔化,從而封上抽氣孔。這樣一來,保溫杯就不會有一條金屬尾巴,所以才被叫做「無尾真空」,而這種通過熔化玻璃來封口的技術也叫「熔封」技術。

無尾真空保溫杯檢測的過程也很有意思。從真空爐拿出來後,杯具的外部還會被加熱20秒,然後檢測員手工去摸內部。如果是燙的,就說明導熱性能很好,也就是說沒有保溫(隔熱)效果,這樣的杯具就屬於不合格產品。

熔封完成的無尾保溫杯圖片來源:youtube/high caliber line

目前的高檔金屬真空保溫杯,包括不鏽鋼和鈦金屬真空保溫杯最後的抽真空和封接步驟都是用無尾真空技術製造的。

雖然無尾真空的保溫效果比有尾密封好,而且內膽容量更大,但是它也有不少缺點。

首先,這種玻璃珠子的專業術語叫做「玻基釺焊劑」,這種玻基釺焊劑比較貴,所以無尾真空保溫杯比有尾的要貴。

其次,玻基釺焊劑的導電性差,所以在給保溫杯「美顏」,也就是做靜電噴塑工藝時,這顆玻璃珠所在的地方沒有辦法上色,和周遭格格不入。為此,無尾真空保溫杯必須要在玻璃珠上方加個屁股塞兒,填補這個「漏洞」。

撕掉保護貼紙後,露出了無尾保溫杯底部的抽氣孔圖片來源:twitter/waheifreiz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玻璃是容易摔碎的,所以如果無尾真空保溫杯不小心掉地上或者磕碰了,這顆玻璃珠可能就會破掉,那麼真空就漏風了,保溫效果也就沒了。

廠商們也考慮到了上面這些因素,因此會用鋼片或者矽膠墊墊在這個地方。為了不顯得突兀,這個保護層就被整合到了標籤上。這就是保溫杯底部的標籤不能撕掉的重要原因。

我一鬆手,保溫杯倒吸了一口涼氣。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把科學帶回家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426/189416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