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藝術世界 > 正文

徽州古民居為何能長久保存?古人的消防智慧

安徽的「徽」字,上下是山水,左右是人文,這說明咱們安徽,是個具有山水人文特色的好地方,而坐落於黃山腳下的徽州古民居,正是安徽人文山水的代表性建築。

如果你有幸來過這裡,靜靜地穿過幾戶人家,濃重的文化氛圍就會緊緊地包圍你,這些古民居建築都是「活」的歷史,是重要的旅遊資源,但這些古民居多為木石結構,如何有效預防火災一直是保護的難題。

而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在古民居防火方面做出了諸多努力,才使得這些「活」的歷史,能完美的呈現在我們面前。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介紹徽州古民居能長久保存的幾大「法寶」。

靠隔離

「青磚小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相信很多來朋友都見過這種中間高,兩邊低的建築牆面。這種牆叫做「馬頭牆」,馬頭牆是徽派建築里的重要特色,特指高於兩山牆屋面的牆垣,也就是山牆的牆頂部分,因形狀酷似馬頭,故稱"馬頭牆",又稱風火牆、防火牆、封火牆。

這種牆之所以採取這種形式,主要是因為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築密度較大,不利於防火的矛盾比較突出,火災發生時,火勢容易順房蔓延。而在居宅的兩山牆頂部砌築有高出屋面的馬頭牆,則可以應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風之需,在相鄰民居發生火災的情況下,起著隔斷火源的作用。

徽州民居的底層外牆一般不開窗,二層以上才有窗戶,窗框都是用不可燃材料如磚製成,雖然笨重,但卻有很好的阻火防盜功能。而且窗口很小,其通風、採光、瞭望等作用都讓位於更重要的安全防火功能。每一個窗戶都是對防火牆整體抗火性能的破壞,這裡減小窗戶的面積,相當於減少對牆體防火性能的破壞。所以這種小窗可稱之為封火窗,就是基於其火災發生時隔離抗火的考慮。這些被動消防設計現在仍然是建築學界所重視的重點內容。

備水源

從古至今,水源都是對付火災的最好方法。徽州古村落大多臨水而建,這不僅是徽州古民居以「風水」理論構築村落民居的生活環境,其實其最重要的功能依然是防範火災。

而如果住宅附近沒有水源,普通民居的天井內就會用大水缸代替(這種缸也被稱為「太平缸」),以備緊急之用。目的都是為了在火災初起階段,能夠及時處理。

如果說,馬頭牆有效阻止了「火燒連營」之勢,那麼奇巧獨特的徽州村落水系和家家戶戶設於天井中的太平缸則解決了消防中最重要的水源問題。

做防範

由於中國古代沒有很好地掌握石材作建築材料的性能,所以對木材的依賴很大。木製材料害怕火災,需要進行防火處理。

徽州古民居的通常做法是門框用條石或磚砌成,門扇則是用水磨磚把裡面很厚的木板包護起來,再用圓釘把水磨磚緊緊地固定在門板上,這裡不但是強調材料的結實美觀之功能,更主要的是防火、防盜考慮,門外失火,大門一關,拒火於門外,效果非常明顯。

重安全

徽州居民以家庭為紐帶聚居在一起。通常一個村落為一戶大姓的聚居地,相互為親戚,以祠堂為管理中心。為保護共同的利益,義勇消防管理制度就比較發達。宗族聚居,比較容易為社區安全達到共識。遍布全國的徽商,能夠將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文化帶回到徽州。例如,詹天佑就曾經為家鄉捐助了滅火設備。

據昌溪吳氏宗譜記載,元代中期興建的「太湖祠」未竣工就遇火罹難,重建時就在「太湖祠」前建荷花池蓄水防火。吳氏先祖從慘痛的火災教訓中認識到防火的重要性。他們在村落總體布局、水源建設、建築防火等方面精心籌劃,不斷完善防火體系。並給後裔留下遺訓:「寧可三日無餐,火不可一日不防」,千百年來,昌溪吳氏後裔遵從祖訓,火患意識代代延傳,百世不變。

設逃生

徽州建築採用減少對外出口,增加內部交流的方法來實現逃生與防盜的並重。呈坎5街99巷,宛如迷宮,卻大致呈棋盤狀。長街呈南北向,縱貫全村,是主要的交通要道,一般寬2米至2.5米不等。短巷呈東西向,寬1米左右,又稱一人巷。長巷橫貫東西,寬1米到1.5米不等,又稱橫街。

徽商住宅多東西向,即座西朝東,各家正門分別開在大街兩側,門口可停轎。邊門、後門,或朝北或朝南開向小巷。小巷是平時婦女、僕人進出宅第的主要通道。橫街橫巷自然穿插在長街之間,把古村切割成一個個大小不等地塊,形成一個個大小不等的消防分區。在火災發生時,高牆對峙的橫街橫巷就成了防火隔離帶和居民逃離火場的安全通道。

文物古建築是文明的符號、歷史的見證,它們能夠承受千年的滄桑歲月,同時卻也是十分脆弱的,因此做好防火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

徽州古民居不僅是建築藝術的瑰寶,還是消防文化的傑作,我們在學習古人有益做法的同時,也要跟上時代的腳步,用先進的科技和理念去保護這些珍貴的「遺產」保護文物古建築。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歷史百家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514/1901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