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又一家涼了?上海總部空無一人

據一財5月23日報導,愛馳汽車上海總部大樓里已空無一人,每個樓層的入口都大門緊鎖。「愛馳汽車有一個多禮拜沒人來辦公了,辦公室也已經退租了。」長陽創谷園區的物業人員告訴記者。

據一財5月23日報導,愛馳汽車上海總部大樓里已空無一人,每個樓層的入口都大門緊鎖。「愛馳汽車有一個多禮拜沒人來辦公了,辦公室也已經退租了。」長陽創谷園區的物業人員告訴記者。

連續2個月沒發工資讓員工自費墊付社保

據第一財經,內部人士向記者證實,目前愛馳汽車總部員工處於居家辦公的狀態。據愛馳汽車內部員工孫亮(化名)透露,居家辦公的實際原因則是公司辦公場地租金、物業費、水電費欠繳導致停電。

愛馳汽車已經拖欠了員工今年3月和4月的工資,員工得到的消息稱,5月的工資目前也還沒有著落。

愛馳汽車公司內部發布通知稱,公司正在努力解決4月社保公積金繳納問題,明確後會另行通知。為了滿足剛需員工不出現社保公積金中斷的需求,愛馳開通了自費墊付社保公積金繳費通道,同意的員工勞動合同自5月1日變更至上海億維之家公司,並要求在5月25日之前打款至相關帳戶,後期公司會退還給員工。

盈科北京數字經濟法律研究會副主任廖仁亮表示,愛馳汽車變更勞動合同此舉或涉嫌違法。「跟愛馳汽車簽訂合同,又把員工轉移到了上海億維之家,那實際上構成了人力派遣。愛馳汽車有沒有人力派遣的資格,這個在法律上是存疑的。如果愛馳汽車沒有人力派遣資格,則涉及違法。」除了變更合同,自費墊付這一行為本身也為愛馳汽車員工增加了一層法律風險。

據21世紀經濟報導此前報導,今年以來,在辦公樓下拉橫幅追討欠款的供應商們、不斷增加的離職員工、僅維持設備基本不生產的上饒工廠、以及遲遲未兌現的新融資等均顯示著愛馳的情況並不樂觀。

官方APP無法登錄

據時代周報,同樣是由於欠費,愛馳汽車內網伺服器也已停用。「居家辦公,實際上就是放假」,孫亮告訴記者,因公司伺服器欠費停用,他所在的部門手頭工作無法進行,依靠伺服器運行的愛馳汽車官方APP自然也無法刷新頁面。

愛馳官方app目前也已經無法正常營運。記者嘗試登陸愛馳汽車APP,截至發稿仍然無法正常使用。

公開信息顯示,愛馳汽車至今共經歷9輪融資,投資方不乏寧德時代、滴滴出行、騰訊投資等知名投資方,按照公開披露的資金額度,其融資總額已近百億元人民幣。

企查查截圖

據時代周報消息,江西上饒政府也曾為其注入資金。2019年5月,愛馳汽車獲明馳基金10億投資。據江西財投基金2019年發布的消息,江西省發展升級引導基金完成對明馳基金3億元的出資,這些資金專項投資於愛馳汽車,用於該公司產能建設、新車研發及渠道布局。

但愛馳汽車在國內知名度不高,在成立初期便早早發力海外市場。錯失國內市場增長以及歐洲市場相對封閉的特性,使得愛馳汽車銷量表現不佳。愛馳汽車2020年銷量為2600輛,2021年為3011輛。今年第一季度,愛馳汽車累計銷量為536輛,和去年同期的564輛幾乎持平。

愛馳汽車成立至今僅推出2款產品。2019年12月底,愛馳的首款車型U5正式上市,補貼後售價區間為19.79-29.21萬元。愛馳汽車官網顯示,2020年5月,首批500台愛馳U5出口歐盟,正式開啟愛馳的國際化進程。

2022年,愛馳汽車啟動了赴美上市的計劃。但僅僅兩個月後,愛馳汽車發布通知稱,陳炫霖辭去公司董事長職位,任命張洋為公司董事長。內部人士表示,愛馳汽車赴美上市的計劃也沒有下一步的進展。

造車新勢力淘汰賽加劇

過去兩三年裡,已經有多家造車新勢力公司在市場上消失,包括曾經名噪一時的拜騰汽車、賽麟汽車等。處在倒閉或破產邊緣的不僅僅是愛馳汽車。今年以來,威馬汽車、天際汽車等企業先後停擺。

威馬汽車被強制執行千萬元,APP無法使用

今年2月,曾被認為是「造車新勢力四小龍」之一的威馬汽車在宣布通過反向收購(RTO)上市消息不到一個月,頻繁被曝出工廠停產、停薪留職、拖欠供應商貨款、渠道縮減、經銷商閉店、零部件斷供、售後停滯等負面消息。

據紅星新聞5月23日消息,威馬汽車已被強制執行1084萬元,執行法院為綿陽市安州區人民法院。不久前,據海南特區報報導,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的威馬汽車4S店全部關門,2000餘位車主保養維修難。此外,「威馬智行」APP與威馬汽車小程序也無法正常使用。

天際汽車發布停工停產通知

前身為樂視汽車的天際汽車發布停工停產通知稱,鑑於公司目前的資金情況及生產與銷售計劃,自2023年4月1日開始,公司部分崗位實行停工停產政策。這家造車新勢力儘管在半月前傳出新一輪融資7.5億元,但從目前來看,情況並不理想。

2023年以來,汽車市場出現價格戰,競爭激烈度加大的情況下,將掀起新的一輪淘汰潮。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曾公開表示,過去3年,已關停並轉的汽車品牌達75個,未來2-3年,保守預計60%-70%的品牌將面臨關停並轉。

一方面,特斯拉、比亞迪不斷攻城略地,傳統車企如廣汽、上汽積極轉型,華為、小米跨界深入,這些強大的對手都嚴重擠壓了造車新勢力的生存空間。

另一方面,國內車市的「價格戰」,對還沒有太大量級的造車新勢力而言,同樣是不利的因素。隨著原材料價格的進一步降低,也會給頭部廠商帶來更大的規模效應以及更大的降價空間。

「實際上,汽車終端資格賽基本結束,淘汰賽已經開始,兩三年(內)可以看得到終局的端倪。還沒有完成資本化的造車新勢力,面臨著行業格局惡化,競爭劣勢凸顯等情況,能見度比較低,需要更審慎理性的觀察。」干成資本執行合伙人於亞飛表示。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525/1906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