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烏軍聲東擊南 俄軟肋處成主戰場

—烏克蘭中部與東部交界應是主攻方向

作者:

近日來,扎波羅熱與頓涅斯克地區的交界處是爭奪的焦點。俄軍在烏克蘭南部地區部署了約15萬人防禦,在烏克蘭東部地區應該也有約15萬人,俄烏雙方的戰線大約1000公里。烏克蘭軍隊顯然認為,東部和南部的交界處是俄軍防線的薄弱之處,因此把主戰場選在了這裡。

若烏克蘭軍隊能成功突破此處,12個旅的大部分兵力可選擇向南迂迴,包抄俄軍南部防線的背後,也可向北包抄俄軍東部防線的背後;還可以一路突進到沿海城市馬立波(Mariupol),完全分割東部和南部的俄軍。

俄軍應該也預見到了烏克蘭的這一反攻路線,甚至掌握了烏克蘭軍隊6月7日的大致反攻時間。6月6日晚,新卡科夫卡市(Novaya Kakhovka)水庫被炸,外界更多認為,俄軍在試圖阻止烏克蘭的反攻。大水沖入下游後,赫爾松地區的河道變寬,烏克蘭軍隊架設浮橋的難度明顯增加,重武器難以過河,從赫爾松反擊的威脅性大幅降低。

烏克蘭軍隊仍然可以乘坐小艇渡河,但只能攜帶輕武器,實施佯攻都會困難,最多只是騷擾,大大減輕了俄軍的壓力。如今,烏克蘭軍隊真正可選擇的反攻方向,就只有中部或東部。

整個5月份,烏克蘭軍隊沒有正式發動反攻,僅在烏克蘭東部展開局部攻勢,但投入的兵力有限,只動用了少量繳獲的俄制坦克,主要為了最大限度地牽制烏克蘭東部俄軍。

俄軍在烏克蘭東部一直採取攻勢,但進展十分緩慢,還付出了重大傷亡。俄軍在新占領的地區尚未建立牢固的防線,擋不住烏克蘭軍隊的反擊。烏克蘭軍隊反攻的規模雖然不大,但步步為營,令俄軍預備隊不敢輕易調離,難以支援南部戰場。

烏克蘭軍隊聲東擊南,6月初把主要進攻方向選在了扎波羅熱與東部頓涅斯克地區的交界處。烏克蘭軍隊也派出另一支部隊,在扎波羅熱中間地區,向俄軍南部防線發起攻擊,這裡是俄軍南部防線最堅固之處,烏克蘭很可能在佯攻,令南部的俄軍預備隊不敢輕易向東部移動支援。

若烏克蘭軍隊在主攻方向突破了俄軍縱深防禦,南部的俄軍預備隊可能不得不向東移動支援,南部正面戰線就會空虛,烏克蘭軍隊也可能轉而直接向南猛攻,或者雙管齊下。

同樣,如果東部的俄軍預備隊南下,也不排除烏克蘭軍隊把主攻方向轉到東部。目前看,扎波羅熱地區與頓涅斯克地區的交界處,仍然是烏克蘭軍隊反攻的首選,可謂牽一髮動全身,最能爭取主動。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616/1915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