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結婚率跳水原因何在?養老金替代率遠低國際警戒線;中國人到底能承受多少?

中國結婚率跳水原因何在?養老金替代率遠低國際警戒線;中國人到底能承受多少?中國經濟遭5波重創 第6波第7波已在路上;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大降 上海北京首當其衝;中共救經濟黔驢技窮

2022年中國結婚率跳水,原因何在?養老金替代率遠低國際警戒線,中國人養老重回「養兒防老」時代。

中國經濟已經遭遇五波重創,第六波、第七波已在路上,近年中共的瞎折騰正把中國經濟拖入泥潭,中國人民距離苦日子還有多遠?

自作自受!中共救經濟黔驢技窮,問計學者,能救中國經濟嗎?

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大降,上海北京首當其衝,買房致富時代一去不復返。

中國經濟遭遇五波重創,第六波第七波已在路上

疫情過後,中國經濟並未如中共當局預期的那樣復甦,令各界失望,其實10年前中國經濟已經顯露出衰退的跡象,迄今已經遭遇五波重創,第六波、第七波已在路上,近年中共的瞎折騰正把中國經濟拖入泥潭,中國人民距離苦日子還有多久?

署名「老蠻頻道」的推特帳號發文稱,2013年,銀行表外資產(理解為銀行規避監管放出去的高利貸就行了)猛烈擴張,到六月份已經達到了失控狀態,表外資產總額58萬億,而當時銀行業總資產也只不過150萬億而已。六月底央行忍無可忍,開始清理銀行的表外業務,結果引發錢荒,銀行之間的資金拆借利率長期維持在10%以上。為了回收資金,銀行大量向中小微企業抽貸,這是近十年經濟遭遇的第一波重創。

2014年下半年,政府開始強行推漲股市。銀行不限量的借錢給券商,並放縱券商給股民配資加槓桿炒股。民間資金聞風而動,紛紛參與配資炒股的大業,吸引進股市的槓桿資金無法精準統計,以數十萬億計。到2015年六月,這場人為的槓桿狂歡戛然而止,槓桿轟然斷裂,日日千股跌停,一直持續到2016年初,跌掉了期間的全部漲幅。數十萬億資金,灰飛煙滅。這是第二波重創。

2015年底,開始自上而下推行「地產去庫存」,2016年推行到了全國。在購房人這邊,銀行敞開了向購房者提供按揭貸款,不做任何限制,各金融機構還趁勢推出了「首付貸」、「裝修貸」等產品,購房者一分錢不用出就可以買房。在開發商那邊,資金寬鬆到甚至連拍地保證金都可以向銀行或其它金融機構借,買地完全不用花自有資金。如此寬裕的資金環境,引發地價與房價齊飛,房地產泡沫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程度:城鎮居民收支結餘的九成都用於買房,銀行50%的貸款都是房地產抵押貸款,政府40%的收入都源於地產,只算地方政府的話占比超過五成。2022年,地產泡沫終於轟然破滅,百強地產地產商在一年內有40多家債務實質性違約。連鎖反應到2023年迅速向外蔓延。這是經濟的第三波重創。

2016到2017年,歐美各國就中國履行入世承諾不力的情況(44條關鍵承諾僅履行22條),多次向中國提出嚴肅抗議。中國方面不予理睬。2017年底川普訪華,提出中國增加自美進口的請求,並列出了詳細清單。中國方面當時全部應允,此後不予理睬。2018年3月底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雙方互加關稅。至2020年1月中旬,雙方終於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中國同意增加自美進口兩千億美元。簽約後中國未履行。歐美日韓台自此達成共識:重建「去中國化」的國際貿易新協定,現在該新協定已經初具雛形。這是經濟的第四波重創。

2020初,為了應對新冠管控帶來的地方財政壓力,放鬆了地方債的發行管控,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暴增六成。尤其是相對不規範的城投債,已經處於全面爆雷狀態。這是經濟的第五波重創。

文章指出,中國經濟到現在還能維持運轉,這已經是中國人民具備極強承受力,經濟具備極強韌性的表現了。可惜,第六波的城農商行危機,第七波的就業危機,都已經在路上了。中國人到底還能承受多少波啊?

澳洲黃金簽證計劃有變,中國富人陷困境

2018年,王保羅(Paul Wang)離開北京的家,在澳大利亞開始了新的生活。他在一家食品加工企業投資100萬澳元(68萬美元),希望根據澳洲投資簽證(黃金簽證)計劃獲得永久居留權。

然而,他告訴路透社說,五年過去了,他的三口之家的澳洲夢仍未成真。因為備受爭議的「黃金簽證」計劃已經被政府擱置一旁,處理時間過長,像王保羅這樣的移民因此陷入困境。

澳大利亞於2012年推出商業創新和投資計劃(BIIP),希望通過向富裕的企業主、投資者和企業家提供「黃金簽證」,能夠引入資本和推動創新,以促進經濟發展。

然而,3月發表的一份政府審查報告發現,BIIP移民對經濟的貢獻低於普通澳大利亞人。因為這些人雖然富有,但往往年齡較大,通過被動投資獲得的資本回報較低。

審查估計,BIIP申請人一生的經濟貢獻為60萬澳元,不到澳大利亞人160萬澳元的一半。

加拿大、英國和新加坡已經取消類似投資簽證計劃。政府認為這種投資無法創造就業機會,並且可能成為存放投機資金的一種手段。

澳大利亞內政部說,新的移民戰略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發布,其中包括「徹底重塑」BIIP計劃。

政府計劃將其BIIP名額分配從上一財政年度的5,000個簽證縮減到今年的1,900個,不到前幾年水平的20%。

自作自受!中共救經濟黔驢技窮

彭博社6月14日報導,中共高階政府官員與商界領袖和經濟學家舉行一系列緊急會議,政府官員語氣異常急迫,坦承中國經濟面臨關鍵時刻,向產學界請益,試圖振興國內經濟。

知情人士透露,中共高層官員最近幾周與企業高管至少已進行六次討論。政府官員向與會者施壓,敦促與會者就如何刺激經濟、恢復私營部門的信心和重振房地產行業提出意見。

知情人士表示,作為回應,商界領袖和經濟學家呼籲當局緊急修改政策,並採取更加以市場為導向的成長模式,而非以計劃為導向。

消息人士也說,在場的所有人都對任何刺激措施的時機和形式的模糊性表示擔憂。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15日對記者表示,北京的籌碼會越來越少,原因在於,在利用這些經濟工具時,一開始降息可能效果比較不錯,但是中國不是沒有降息,而是持續地降息,同時中國經濟卻持續地往下滑,它的出口還是持續地衰退。

美國擬取消中國電商關稅豁免

一個由兩黨組成的美國議員小組計劃在周三(6月14日)提出一項法案,以取消中國電子商務賣家將訂貨從國內發送給美國消費者時廣泛使用的關稅豁免。

這項名為「最低申報原則」(de minimis rule)的豁免規定,價值在800美元或以下的進口物品如果運給個人消費者,將被免除關稅。路透社報導,提案人共和黨參議員比爾‧卡西迪(Bill Cassidy)說,該法案一經頒布,將立即波及來自中國的此類貨物。

電商賣家,如成立於中國、總部設在新加坡的時尚品牌希音(Shein)和拼多多旗下電商網站的特穆(Temu),一直受益於這項豁免。

美國海關數據顯示,與2018年的4.105億件相比,2022年此類貨物增加到6.855億件。

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大降,上海北京首當其衝

6月15日,中共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份,70個大中城市二手房價格全面轉跌。一線城市銷售價格由4月的環比上漲0.2%轉為環比下降0.4%,降幅達0.6%。

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環比分別下降0.6%、0.8%、0.2%和0.1%。二三線城市二手房銷售價格由環比持平分別轉為環比下降0.3%和0.2%。

經濟學家表示,與2019年、2020年房價峰值相比,上海房價平均可能下跌了25%左右。

據李女士介紹,就租賃而言,北上廣深跌得最慘的是深圳、廣州。這與其產業結構有關,深圳電子產業或者網際網路產業比較多,而且香港經濟不好,也是影響因素。

上海業主王先生也告訴大紀元記者,二手房市場低價的還有些交易;中等價位的房子,一平方米5萬元以上的,基本上是有價無市。「你掛在那裡,基本上也賣不掉,那十幾萬、二十幾萬(每平方米)的就跌價。跌價人家也不要。」

他說:「上海現在內環的房子,基本上買不成,有價無市,沒人買它。內環裡面最低都是(每平方米)5萬以上,一般都是7萬以上。」王先生認為,「房住不炒」這四個字,就像大山一樣,把整個房地產市場都要壓垮了。

《財經十一人》說,隨著經濟下行、疫情過去,核心城區的購房人群普遍觀望情緒重,京郊的房子又處於下跌通道,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下,京郊成交量更加慘澹。

報導說,成交價穩定的房子還能堅挺多久?價格下跌的房源是否會繼續下跌?現在無從定論。北京市場上,買賣雙方的博弈正在發生微妙變化。「一房難求」的時代已經過去,更多的賣家開始讓步了。

中國結婚率跳水原因何在?養老金替代率遠低國際警戒線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結婚登記數跌破700萬對,較上一年減少約81萬對。

據澎湃新聞報導,從近年的數據來看,中國在2008年結婚登記數量突破1000萬對以後,一直逐年上升,直到2013年的高峰,為1,346.9萬對。隨後逐年下降。

近年來農村地區的彩禮居高不下,甚至一路看漲,而且還出現農村比城裡高、家庭越困難越高等怪現象。中部地區一名村支書表示,他們村臨近較富裕的縣城,彩禮一般是18萬元,但當地一些偏遠村莊卻高達28萬元,甚至38萬元。

超過六成女性則認為,彩禮是男方誠意的表現。男方認為合理禮金是1至5萬,而女性則認為是5至10萬。

根據第一財經報導,2021年,中國城鎮企業職工的參保贍養率由2000年的30.4%上升至37.7%,也就是每3.3個在職職工供養一個退休人員,演變成每2.65個在職職工供養一個退休人員。除了2005-2011年因納入靈活就業人員擴大了職工基數從而降低參保贍養率之外,參保離退休人員增長率普遍高於參保職工增長率,導致城鎮職工的參保贍養率基本呈上行趨勢。未來人口老齡化加劇,外加出生率偏低,必然導致贍養負擔持續加重。

根據世界銀行的測算,養老金替代率,即城鎮職工退休後領取的平均基礎養老金與在職職工平均的工資比率,不低於70%方可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然而,中國城鎮職工養老金的平均替代率2021年僅為43.6%,遠低於國際警戒線的55%。可見,大部分退休人群將面對養老待遇逐步惡化的殘酷現實。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619/1916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