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拜登為何以最高外交禮遇歡迎莫迪?

印度總理莫迪6月21日至24日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拜登總統將鋪紅地毯歡迎,並以最高的外交禮遇接待莫迪,包括隆重的歡迎儀式和國宴安排。莫迪訪問前大讚印美互信達空前程度。

自2014年擔任印度總理以來,莫迪多次對美國進行訪問,但這次是他的首個正式國事訪問。拜登為何向莫迪發出如此高級別的邀請?分析認為,原因在於印度對美國來說,越來越具有戰略意義。

雖然美國官員嘴上說,印度總理訪美與對抗中共或旨在向北京發出信息無關,但《華爾街日報》說,拜登政府在國防和技術等問題上拉攏印度的努力,旨在遏制中共日益增長的軍事和經濟影響力。而現在,拜登以最高外交禮遇歡迎莫迪,使印度更加靠近美國。

莫迪在這次訪問期間還受邀在美國國會發表講話。屆時,他將成為在國會發表兩次講話的第三位世界領導人。

對抗中共是美印合作的根本驅動力

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和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印度在經濟和地緣政治上日益突出的地位,使其成為拜登政府無法忽視的國家。然而,《衛報》說,大多數專家認為,對抗中共這一目標才是使美印關係不斷加深的根本驅動力。

美中關係日益惡化。美國國會兩黨一致認為,印度是地緣政治乃至經濟上制衡中共在印太地區主導地位的重要力量。

《華爾街日報》援引大西洋理事會副主席馬修‧克羅尼格(Matt Kroenig)的話說:「對於對抗中國(中共)這一美國的首要要務,印度可能是最重要的國家。」

克羅尼格說,與印度合作有重要的戰略原因。

拜登上任後,加強了「四方安全對話」(Quad)成員國的接觸。Quad包括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其目的之一是在地理上包圍中共。

印度是這個反共俱樂部中的一個關鍵盟友。印度是過去幾十年唯一與中國發生過公開衝突的國家。自2020年6月以來,中印多次爆發邊境衝突,甚至出現死傷,導致兩國關係不斷惡化。印度邊境警方對印中邊界爭議地區的安全局勢作出的評估報告認為,隨著中共在那裡修建的軍事基礎設施越來越多,兩國軍隊在爭議地區發生武裝衝突的風險只會增加。

《衛報》報導,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南亞項目主任米蘭‧維什納夫(Milan Vaishnav)表示:「華盛頓希望建立一個拓展的威懾框架,試圖遏制中國(中共)。」「無論是在地理上,還是在戰略和經濟上,印度都已成為這一框架的關鍵部分。」

鑑於印度的技術進步落後於中國的,莫迪十分歡迎美國分享其先進技術和網絡資源的新意願。莫迪這次訪美將完成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交易:讓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在印度生產噴氣式戰機發動機,為印度軍用飛機提供動力。《衛報》說,這將是美印首次進行這樣的軍事技術合作,向中共發出了一個明確信息。

這種旨在對抗中共的地緣政治聯盟使得美印之間的安全和防務合作達到空前水平。在靠近中國邊境的喜馬拉雅山地區,美印情報共享和聯合軍事演習有所增加。

路透社說,印度還將獲得美國很少與非盟友分享的美國關鍵技術。

隨著美中關係緊張,一位美國官員表示,拜登希望美國公司降低在中國開展業務的風險,同時更好地將美國經濟與印度經濟結合起來。蘋果公司正逐漸將生產從中國轉向印度。莫迪這次訪美,也將會見美國企業高管,使他們能夠將更多的投資帶到印度。

拜登政府官員稱,這次訪問是美印之間的一個開創性時刻,也是美國抓住印度「尚未開發」經濟潛力的機會。

美國官員表示,莫迪的訪問將在國防、技術和氣候方面達成一系列廣泛的新協議。隨著美國努力將關鍵供應鏈從中國轉移,美印已經在研究促進印度技術發展的方式。

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周二(6月20日)表示:「我們希望這將反映出這樣一個事實,即美國和印度在我們兩國、兩國人民之間有著天然的夥伴關係,這將成為21世紀的決定性關係之一。」

美印之間的貿易額在2022年達到創紀錄的1910億美元,使美國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

莫迪訪美前,美國官員發表聲明,對美印關係大加讚賞,讚揚了「重要的防禦夥伴關係」,並將其描述為「世界上最悠久和最大民主國家之間的獨特聯繫」。莫迪在動身前發表一份聲明說:「(拜登政府的)這一特別邀請反映了我們民主國家之間夥伴關係的活力和生命力。」

加強與印度的國防合作使其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

俄羅斯烏克蘭發動入侵戰爭後,西方國家對莫斯科發出全面制裁。印度因為其與俄羅斯的歷史關係(印度近80%的國防和武器都由俄羅斯提供),而沒有加入西方的制裁,而是繼續從俄購買石油。儘管最初遭到華盛頓的抵制,但《衛報》說,分析人士一致認為,拜登政府現在已經接受了印度與俄羅斯根深蒂固的關係。一些人認為,這甚至加速了美國與印度的防務合作,以幫助印度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

莫迪的美國之行預計將敲定數十億美元的協議,印度將從美國購買捕食者無人機,以加強在印度洋及中印邊境地區的監察工作。

距離印度下一次大選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美國總統給予莫迪空前的高規格接待,有可能提高莫迪在國內選民中的威望。莫迪有望贏得第三個任期,他的受歡迎程度部分歸功於選民認為他使印度成為世界舞台上的一個受人尊敬的角色。而現在西方大國美國對莫迪的認可,或為他的競選加分。

《衛報》援引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的印度項目主任坦維‧馬丹(Tanvi Madan)的話說,自獨立以來,印度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國際大國,但覺得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或角色。莫迪似乎認為,來自美國的認可不會在國內產生抵制,反而會產生一種樂觀情緒,即「這是印度時刻」。

當然,莫迪這次訪問也在美國面臨挑戰。他因印度的人權問題而受到批評。大赦國際在莫迪訪美前,呼籲拜登在人權惡化問題上與印度對峙。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國際關係副教授艾維納許‧帕利瓦爾(Avinash Paliwal)說,美國可以和准民主國家或不民主國家打交道,因此,他不認為,印度的民主下滑會動搖兩國政府高層的密切接觸,也不會阻止他們聯合起來解決中國問題。

圖為2021年9月24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和印度總理莫迪會面。(Jim Watson/AFP)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622/1917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