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日本技術數據泄密案引發對外國科學家的憂慮

日本一家領先的研究所一名中國研究員涉嫌泄露技術機密而受到司法指控。專家認為,此案應給日本政府敲響警鐘。

日本一家領先的研究所一名中國研究員涉嫌泄露技術機密而受到司法指控。專家認為,此案應給日本政府敲響警鐘。

位於茨城縣筑波市的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權恆道近日因涉嫌向一家中國公司泄露數據被捕。他涉嫌違反禁止不公平競爭的法律。

59歲的權恆道自2002年4月在該研究所工作。不過,據《產經新聞》報導,2006年,他也成為北京理工大學的一名教授。

北京理工大學以及他曾就讀的南京理工大學都屬於"國防七子",意味著與中共軍方存在關聯。

此外,有消息稱,權恆道參與中國政府的"千人計劃"。該計劃被認為旨在吸引研究者幫助北京提高科技能力。

受何指控?

權恆道受控將氟化合物合成技術的機密數據轉給他與妻子在中國創辦的一家企業。

數據轉移後數月,這對夫妻的公司在中國獲取了該項技術的專利。

日本國家公共安全委員會前主席、現立憲民主黨--日本議會最大的反對黨、中左派政黨--成員松原仁(Jin Matsubara)表示,權恆道轉移的數據"看上去與國防或經濟安全並不相關"。但他說,該案件顯示出可能對日本帶來的損失,是對政府發出的警訊。

松原仁說:"要從更廣泛的角度看待此事。日本與科技相關的法律有兩個目的:一是避免先進技術的泄露,二是促進國際交流、邀請有特殊知識和才能的外國學者與日本專家合作。"

他向德國之聲表示:"因此才有那麼多中國和俄羅斯人在日本的研究所和大學。這些外國學者變得如此重要,以至於一些機構如果沒有他們就無法運作。"

限制尖端技術分享

松原仁表示,中國國家情報法要求所有公民與國家分享在海外獲取的知識,即便此前簽署保密協議。這意味著,"每個中國公民都潛在可能成為一名間諜"。"因此日本、美國等國家別無選擇,必須通過有效的安全審核體系,將中國學者排除在處理高敏感度經濟或安全技術的機構之外。"

更多間諜?

一些人士認為,日本歷屆政府均未能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導致國家安全受損。福井縣立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島田洋一(Yoichi Shimada)表示:"我不理解權恆道是如何被允許在該職位待了20年,而沒有受到任何審查。對我來說,這顯示出在涉及日本經濟和安全未來的時候,我們是多麼放鬆警惕。這是不可原諒的。"

島田洋一稱,他"確定還有更多中國及其它國家的間諜活躍在"日本。他說:"我感覺這屆政府以及各大學對這些問題太軟弱,這件事只是揭示出問題的嚴重程度。"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12/1925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