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柏林晨郵報》:中國經濟急速增長的時代結束了

中國經濟始終是德語媒體關注的重大話題。不久前,媒體還時常對中國經濟持肯定和積極態度。但在中國青年失業問題和中國房地產危機曝光後,再加上美國總統拜登稱中國經濟為「定時炸彈」,不少媒體開始轉向。

德國《經濟周刊》認為,對中國目前的問題措手不及的投資者沒什麼可抱怨的,他們犯了一個重大錯誤。中國曾經是新興市場中最有前景的投資對象。但自至少兩年以來,中國變成了不可能投資的地區。現在,每天都有壞消息從中國傳來。最新消息是,房地產巨頭恆大無法償還其在美國的債務。房地產危機,通貨緊縮,美國政府的對華新制裁:負面頭條新聞列表越來越長。中國經濟陷入全面危機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但任何投資者都不應對這一發展感到驚訝,因為警告信號已經夠多了。房地產危機已經持續了至少兩年。自新冠疫情以來,中國經濟一直疲軟。而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的經濟戰爭對任何人來說,也都不再是新鮮事了。中國經濟每況愈下,不能為此責怪美國人及其制裁。讓我們回顧一下:2021年,中國政府對網際網路行業的干預引起了投資者的恐慌。此事清楚地顯示,對投資者的保護和投資者的權利對他們來說是一文不值的。如果誰現在還繼續向中國投資,那他只能自取其咎。

《柏林晨郵報》認為,恆大破產只是冰山一角。儘管恆大破產不會引發全球金融危機,但人們不應該為此感到安定。中國經濟每況愈下。自今年以來,青年失業率連創負新高,最近更是高達21%。外商直接投資也處於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最低水平。取消清零政策後,人們對中國經濟回歸正常抱有希望。但中國經濟短暫回升後,很快就無力了。人們對中國市場的信任在喪失。儘管如此,恆大的破產和2008年的雷曼破產不可同日而語。中國經濟陷入癱瘓是肯定不會出現的。現在傳出的是另一個信號,即中國經濟飛速增長的時代徹底結束了。

瑞士《新蘇黎世報》認為:面對危機,中國領導層沒有作為,因為他們處於兩難境地。一方面,政府希望像過去一樣消除債務融資泡沫的基礎,從而避免對陷入困境的企業採取影響深遠的救援行動;另一方面,他們又必須扶持一個其崩潰可能會使整個中國經濟陷入動盪的行業。結果是,暫時什麼作為都沒有。看起來,中國政府越來越像是在危機中徘徊,而不是在推行嚴格的經濟政策。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19/194291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