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習循台面下管道擠出他們灰色收入 房產大鱷洗錢大挪移背後…

—房企活路:融資解套和拉抬銷售

一位位於台北、因議題敏感而不願透露姓名的兩岸房仲業企研總監也告訴美國之音,中國有兩個解方,可以挽救恆大等房企或房市的低迷,一是鬆綁三條紅線,讓部分房企可以得到銀行的貸款挹注,從前端解套其資金緊缺的問題,這方面中國政府已漸漸放寬,二是拉抬銷售,讓地方政府推出特別門路,如住宅設籍,才能刺激買氣。

至於恆大可望達成債務重組並重生?她說,得看恆大還有多少籌碼。一般而言,中國房企都有所謂的「灰色收入」,這也是為什麼碧桂園總裁楊惠妍之前除出脫持股外,7月底還將其在子公司碧桂園服務的20%持股捐給基金會,她就是在脫產,增加灰色收入。這位業內人士說,她相信,習近平政府有辦法循台面下的管道,來清算恆大等企業主的資產,擠出他們的灰色收入來救市。

她也認同謝田的觀點並表示,這些房企大鱷從事的是特許事業,背後都有依恃的政治勢力,因此,從政爭角度解讀中國這一波的房市風暴,並不牽強。

她說:「可能是一個政爭,因為像恆大跟碧桂園之前都在做房產洗錢,比如說,他們在馬來西亞蓋了一些案子,其實都是幫(中共)權貴把錢弄出去、洗出去。所以外人看,它是一個企業倒閉、連鎖效應。那中國的學者會用政爭去解讀,我認為是有可能性的。」

她說,習近平透過這次打房讓房企「大洗牌」,一方面去槓桿,一方面也緊縮錢、權,雖然可望推出有力的政策工具來救市,但中國內部的結構性風險,如經濟難靠內需拉抬,人口雪崩式減少且失業率攀升,都憑添挑戰。尤其房企接連財務爆雷,不僅拖垮上下游供應商的業績,也會削弱市場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信心,且衍生中長期的隱憂,亦即,外資對中國企業的信用打折,這將斷送掉中企海外募資的管道,甚至影響到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7月中旬的分析,恆大於2016-2020年間年年分紅,累計達約934億人民幣,但其中六成,約578億人民幣集中於2020年度發派,也就是爆發債務違約前,且2021年決策時的實際業績基礎是淨虧損逾6800億人民幣,引發市場對恆大系統性舞弊的質疑。

路透社》曾援引分析稱,恆大的債務重組計劃可望讓海外債權人回收高達22.5%的資產,相較於被清盤,現時的資產回收率恐僅有3.4%,若此估算為真,債權人接納債務重組協議的可能性大增。不過,報導也指出,恆大最新財報顯示其總債務和虧損仍持續擴大,加深了債權人對其重組計劃及未來營運可行性的質疑。

據恆大7月發布的財報,截至2022年底,該集團的總負債高達2.4萬億人民幣(約3,360億美元),且淨資產呈斷崖式惡化,從2020年底的3,504億人民幣淨值,惡化至去年底的5,591億人民幣淨虧損,兩年內蒸發了超過9000億人民幣,資不抵債的惡化幅度令人咋舌。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22/1944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