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孩子不自信?很多都源於父母的4種行為

最近有不少家長在後台留言:

孩子從小就很內向,不敢在公眾場合表現自己;

在幼兒園報名了講故事比賽,即使做了充分的準備,可一上台就特別緊張,聲音很小。

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發現孩子這種不自信的行為逐漸加重,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了。

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不自信。

究其根源,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父母教育不當所致。

《培育優秀子女的規律》書中提到,人的自尊心就像人的脊樑柱,一個人要活的有尊嚴,就必須抬頭挺胸。

人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看重自己的面子。

但卻唯獨忽略了一個事實,孩子也需要面子。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分場合,更是不顧孩子的內心感受,有意無意地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殊不知,父母的一句無意的話,都有可能讓孩子內傷很久。

以下4點是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最容易做錯進而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行為;

如果不對這些行為加以避免,久而久之,會讓孩子喪失自信心。

當眾批評孩子的缺點

生活中,孩子不聽話,在人前屢屢造次,家長實在忍受不了,就大聲呵斥孩子。

比如下面這些話:

住嘴,你怎麼就是不聽話!

我再也不管你,你愛幹嘛就幹嘛。

怎麼這麼笨,真沒用!

雖然當眾批評指責孩子能暫時讓孩子懾於壓力,乖乖聽話。

但是語言是有力量的,這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可能有的家長認為,我孩子才不到6歲,小孩子哪有什麼自尊心,前頭剛罵完,一轉眼他就忘記了。

在這個問題上,很多父母都存在這樣一個誤區,他們遵循「人前教子,人後教妻」的古訓。

他們認為,在公開場合,直接訓斥孩子,這樣孩子才能有記性,才能印象深刻從而改掉毛病。

但事實上,這樣的做法導致的結果卻恰恰相反。

別看孩子年齡小,自尊心卻很強。

而且孩子的自尊心比成人更脆弱,父母有意無意的言行,都可能給孩子的心理發展產生不好影響。

讀過蒙台梭利博士著作的家長一定還記得「敏感期」這一詞彙,而「自我意識」敏感期便是孩子6歲前眾多敏感期中的一個。

2歲左右的孩子,能夠區分「我的」和「別人」的含義,也能夠聽懂大人說的是不是關於自己的事情,非常在意大人對自己的評價。

父母在外人面前責備孩子,孩子會覺得自尊心嚴重受挫,讓他內心很自卑,抬不起頭。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尊嚴是人類心靈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的潛在力量。」

拿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每個孩子,從小到大都有一個無形的勁敵,如影隨形,無處不在。

不論你再怎麼努力,TA總是比你快一步,比你更優秀,TA便是「別人家的孩子」。

「比較」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父母,湊在一起,總是聊一聊「別人家的孩子」。

看著「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再看看玩著泥巴的自己娃,恨鐵不成鋼的心情真是操碎了老母親的心。

聊得越多,越容易拿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對比。

就這樣,原本快樂成長的孩子開始籠罩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下。

拿自己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較,原本是想激勵孩子進步,讓孩子有一個對比,有一個前進的參照物。

然而,這種捧別人貶低自己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殺傷力巨大。

不僅會引起孩子的反感,還會讓孩子覺得,「反正自己再怎麼努力,也不如別人」,乾脆得過且過,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在知乎上,有一個提問:摧毀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其中一個高贊的回答便是,不停地和別人家孩子對比,讓孩子始終活在比較的陰影中。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閃光點和長處,睿智的父母從不硬逼著孩子做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情,父母要做的就是發現孩子的長處,好好給予啟發。

我們家長需要掌握的真正的方法是:教育孩子跟他自己比較,跟自己的昨天比較。

「不錯,你這次的成績比上次進步了!」

拿孩子的隱私開玩笑

中國的父母那麼在意自己的面子,卻絲毫不懂得給孩子留面子。

童話大王鄭淵潔曾經說過:

「要想毀掉自己的孩子,首先應該做的是摧毀孩子的自尊,將孩子貶到卑微的地位上……

當眾出孩子的丑,是殺手鐧。」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小秘密,父母可以知道,但唯獨不能讓外人知道。

比如,孩子的尿床;偷偷寫的生活日記;曾經做過的糗事等。

這些對孩子而言是難以啟齒的事情或隱私,有的父母還以為是好笑的事情,在親戚中當成笑話來分享。

當孩子知道自己的隱私得不到尊重時,可能從不愛溝通變得徹底不說話;

同時開始對家長產生抗拒,還可能會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拉開與父母的距離。

再有一種就是「中國式」開玩笑,在上一輩的老人中尤其喜歡拿小男孩的隱私部位開玩笑;

要麼直接上下其手,要麼口無遮攔地說著各種不雅的話語。

且不說孩子長大後會不會造成心理陰影,就拿當下來說,這是赤裸裸地把孩子當做「娛樂」的玩偶。

所以,孩子的自尊底線,父母碰不得,如果身邊有朋友或者親人拿孩子的隱私開玩笑,甚至是觸碰的話,一定要及時制止。

以謙虛之名,總是否定孩子

謙虛,是刻在中國人骨子裡的教養。

我們的文化傳統強調謙虛,這個習慣已經滲入到每個中國人的骨髓里。

反應在家庭教育當中就是,很多父母不善於肯定自己的孩子,也喜歡否定別人對孩子的讚許。

每當有人誇獎自己孩子的時候,一定會說「哪裡哪裡,這孩子就是不用功」、「沒有沒有,孩子很調皮」……

明明聽到別人誇獎自己的孩子時候,心裡是高興的。

但怕孩子驕傲,或者出於中國式禮貌,就違心地在語言上貶低孩子。

很多父母想不到的是,這樣否定孩子的話,正在傷害孩子敏感的心靈。

孩子雖然年齡小,但自尊心很強,他們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尤其是父母的讚許。

心理學家威廉·傑姆士說:「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和讚美。」

成長中的孩子心靈特別敏感,家長的每一句話都有可能影響著他們。

所以,當下一次遇到別人誇獎孩子時,不妨大方地接受別人對孩子真誠的表揚和肯定。

孩子也會因為你的讚許和認可,而更加自信滿滿。

蒙台梭利博士說過的:「我們要尊重、理解每一位幼兒。」

尊重孩子,就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願每個父母,都能夠用尊重和信任,發現孩子身後的萬丈光芒。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每日蒙台梭利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921/1956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