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程翔:認識中共的「白蟻式」滲透

作者:
根據吳荻舟上述絕密文件,他向地下黨員提出要學習「白蟻精神」。他要求地下黨:「要像白蟻一樣做工作,一聲不響,把整個屋子咬爛。要學習白蟻的精神。做到了這樣,便是功夫下到了底。要如此,就要活學活用毛主席的思想。學做白蟻的話不是我說的,是中央同志說的⋯⋯你們的生活不要特殊,一定要聯繫群眾,生活上樸素。生活困難一些,為了世界革命,準備挨他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

2.1數量龐大

根據香港政府的統計,在1997年香港回歸前夕,香港在「社團註冊署」登記的社團數目是8,695多家。到了2017年,這個數字飆升至52,386多個,增幅約6倍。這個對比說明,港英統治香港150多年積存下來的社團不到9000個,但「回歸」後在港共統治下的短短20年裡這個數字就急升好幾倍。這批數目龐大的社團絕大多數是親共的組織,它們成為中共培植的香港基層力量。

何以見得新興起的社團都是具有中共背景的呢?這可從1997年前後香港社團的發展速度可以看出。香港社團的真正發展是在1945年戰後開始的。從1945-1995這50年間,形成社團8695個,平均每年174個,也就是說,這是本土成長的自然趨勢。但1997-2017這20年間,平均每年增長2200個,遠遠超過1997年前本土成長的自然趨勢,則顯然新的增長是有來自中共的「助力」。

2.2種類繁多

這批社團,種類繁多,筆者嘗試以「六同」來歸納它們:同鄉、同姓、同學、同業、同好,同區,無法以「同」分類的,就以「其他」歸納,見下表:

五、中共對社團工作的最高要求

中共要求把社團打造成為一支「呼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體制外的「政治—暴力」混合體呢?

作為中共的「外圍」鬥爭力量,他們的鬥爭方式是多樣化的:

在平常狀態時,他們以「蛇齋餅糭」的形式,與反對派「爭奪群眾」;

在表決政策時,他們會根據中共對某一政策的態度,採取支持或否決政府的政策;

在地區選舉時,他們會動員力量支持中共屬意的候選人;

在政治動盪時,他們旗幟鮮明地支援中共的觀點和立場;

在鬥爭激烈時,他們會替中共出手以暴力威嚇或直接毆打反對派

香港的這些經驗,在美國也是似曾相識。社團數量龐大、種類繁多、戰鬥意識強這三個特點,美國的華人圈子都能夠感受得到。白蟻在這些社團里棲身,既得到掩護,也能夠發揮腐蝕主流社會的作用。

說到白蟻滲透術,不能不提中共的地下黨組織。1949年中共在香港部署了兩個互不隸屬的黨組織,一個是半公開的「中共香港工委」(披著新華社香港分社的外衣),另一個是保密的「中共香港城市工作委員會」(完全保密)。「工委」作為一個半公開的組織,統領中共在香港的各種機構兼負責中共在香港的「外事活動」(主要是與港英政府以及各國駐香港領事的關係),而「城工委」的秘密工作是在做好隨時接管香港的準備(雖然早在1949年時中共已經決定暫不收回香港,但為了應付萬一,它還是在默默地做好隨時接管香港的可能性)。由於後者的保密,外界一般都只知道有「工委」,幾乎沒有人知道有「城工委」的存在。筆者也是在解讀吳荻舟的筆記時才知道有後者(見拙作:《香港六七暴動始末》頁300首次提「工、城兩委」,詳細分析見該書第四章《六七暴動的指揮和組織機制》,頁65-94)。

根據民主黨領袖李柱銘的回憶,1989年北京發生「六四」屠城事件後,李柱銘擔心港英會提前撤離,前新華社社長許家屯曾經告訴他,中共可以隨時接管香港。他說:「有一次,我們一起吃午飯,他告訴我不要太擔心。北京已經把大約五萬人輸送到了香港,在各行各業工作——行政部門、職業領域。如果英國在交接之前撤走,他說,這些人就會頂上」。從這點可以證實,「城工委」的存在應該是持續到1997年為止。至於1997年回歸之後還是否存在則筆者無從了解。

那麼中共在美國有沒有建立它的地下組織呢?筆者敢肯定地說有,只是不知道底蘊。事實上中共已被曝光在美國的校園裡建立「黨組織」。那麼全美國單是在校園裡會有多少這樣的「黨組織」呢?我們不妨組略計算一下。

按照中共黨員總數量(接近一億)與全國人口(14億)相比,黨員占全國人口7%。中共在美國有30萬留學生,假設留學生中黨員比例同黨員/全國人口比例一樣(7%),則30萬留學生中應該有2.1萬個中共黨員。按照中共黨章規定,每3個黨員可以成立一個黨小組,則理論上2.1萬個黨員可以生成7,000個黨小組。假設比較正常的黨小組規模是10人左右,則這2.1萬個黨員可以形成2,000個黨小組。

這僅僅是我們可以合理估算出來的中共在美國的黨組織數目,而且僅僅局限於美國大學校園,還有很多領域我們無法估算的,例如各類在美國營運的國營企業和集體企業,他們都會組建自己的黨組織而這些組織,這些組織都構成白蟻的蟻穴。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006/1962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