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事實查核|賴清德遭遇區別對待,美國更歡迎國民黨候選人?

標籤:誤導

一分鐘完讀:

日前,台灣媒體《獨家報導》的評論文章批評民進黨的外交能力,指台灣副總統、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訪美時遭到美國在台協會(AIT)的區別對待,「沒有與AIT主席互動」、「AIT總部拒絕拜會」,並稱其不及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受歡迎。

經向美國在台協會、民進黨國際部查證,賴清德8月過境美國紐約與舊金山,並非正式訪問,但他也在舊金山會見了AIT主席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兩黨參選人赴美的身份、性質不同,行程也有差異,所謂賴清德沒有與AIT主席互動、AIT總部拒絕拜會等陳述,並非事實。

深度分析:

台灣民眾常用的新聞資訊服務平台「Yahoo!新聞」日前轉載《獨家報導》評論文章《倒底還是國民黨比較會辦外交》,文中搭配了表格「侯友宜vs賴清德訪美比一比」。其中主觀評價的描述,不在查核範圍內。本篇報告僅針對事實的比較進行查核,包括:兩人的接機規格、是否進入AIT總部、是否與AIT主席互動等。

《獨家報導》評論文章搭配的「侯友宜vs賴清德訪美比一比」表格,經新聞平台、臉書專頁轉載。(Yahoo!新聞、臉書截圖)

有沒有走進AIT?和主席互動如何?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9月訪美,抵達紐約時,AIT主席羅森伯格在推特表示歡迎,並期待在華府與侯友宜相見;稍早,賴清德8月中以特使身份率團赴巴拉圭參加新總統就職典禮,回程過境舊金山時由羅森柏格登機迎接,晚間並出席僑宴。侯、賴兩人都受到AIT主席的歡迎。此外,賴清德去程過境紐約時,則是由AIT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接機。,因此「對比圖」對於賴清德與AIT主席互動、接機規格的陳述並不正確。

AIT主席羅森伯格分別於9月迎接到訪的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圖左)、8月迎接過境美國的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圖右)。(社媒X截圖)

侯友宜訪華府期間確實曾經赴AIT總部會談。但對比圖稱賴清德遭「AIT總部拒絕拜會」則有誤,因為賴清德過境地點為紐約和舊金山,沒有到AIT總部所在的維吉尼亞州阿靈頓(Arlington)。

侯友宜9月14日至21日訪問美國,走訪紐約、新澤西、華府、舊金山,而並非對比圖中所寫的「過境」,而是一般性的「訪問」。

「過境」和「訪問」的區別

目前,美國不允許台灣現任總統、副總統等高官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僅可以過境的形式進入美國,過往多在紐約、舊金山和夏威夷等地過境,並有「總統不可進華府(華盛頓特區)」的不成文規定。賴清德是現任副總統,他的過境也必須符合台灣副總統過境往例。AIT一名發言人也告訴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賴清德的)過境不是訪問,是非正式的。」

檢視台灣政界目前的情況及過去的歷史,主要政黨的總統參選人大多會在選前出訪美國,侯友宜目前是請假參選的新北市市長,以參選人身份訪問美國。但參選人如果仍有中央政府職務,赴美則有諸多限制。例如2003年10月底時任總統陳水扁訪問巴拿馬,途中過境紐約與阿拉斯加,當時的 AIT理事主席夏馨(Therese Shaheen)在紐約接機,但陳水扁並未到華盛頓特區。同年10月,時任國民黨主席,同時也是總統參選人的連戰訪美時,則可到訪華盛頓特區、紐約、波士頓、洛杉磯等地,並在華盛頓會見夏馨。

AIT發言人對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表示,賴清德過境正值台灣總統競選期間,美國致力於公正,不偏袒任何特定參選人和政黨,致力於公平對待參選人。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013/196533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