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一個調理脾胃虛弱的經典方,慢性胃炎、胃潰瘍、胃脹反酸全不見!

有個方子是打造胸懷天下的,人為什麼不能胸懷天下,因為心中有疙瘩,而這個疙瘩就是痰氣交阻的產物。

這個方子呢,張仲景用它治療心下痞,就是上腹部痞痛、或食欲不振、或嘔吐腹瀉等,這就是古代所說的痞症。

這個方子是什麼?

半夏瀉心湯。自古以來就是治療心胸中有團氣痞滿的第一方!

心下就是胃周圍,心以下周圍,老覺得呢,有團東西堵在那裡。痞就是痞塞,堵住的意思,引起的這個胃痛、反酸、肋痛、肋脹、肚子痛、肚脹、消化不良,這些症狀,只要有一個心下痞滿,把這個痞滿疏通開來,其他症狀全部消解。

胃病是中國人的常見病,多發病,如現代疾病中的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結腸炎等。

而半夏瀉心湯是治療所有慢性腸胃病的最經典的經方,幾乎所有的胃病治療,都離不開半夏瀉心湯的影子。近年來有關半夏瀉心湯治療胃炎的報導較多,總有效率均在90%以上,半夏瀉心湯還是幽門螺桿菌的專方專藥,因為幽門螺桿菌特別喜歡在寒熱錯綜複雜且並隨著痰濕的胃裡生存。

半夏瀉心湯:半夏12克,黃芩、乾薑、人參(黨參)、炙甘草各9克,黃連3克、大棗12枚。

脾胃同居中焦,為氣機升降及水飲上達下輸之樞機。脾主升,胃主降,脾胃功能正常,則清氣得升,濁陰得降。

脾胃功能失常,則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清濁交阻就會形成心下痞。在上則為呃逆、反酸、噯氣等,在中則為腹痛、腹脹等,在下則為腸鳴、下利等。

黃元御說:「人之心下虛空者,清陽升而濁陰降也,升降清濁之權在乎中氣。下傷中氣,升降失職,濁氣上逆則生縝脹。」

所以脾胃要好有三大條件:第一、濁氣要能降;第二、清氣要能升;第三、體力氣力要足。

張仲景手定之經方,不僅凝聚了醫聖之心血,其中所蘊藏的方義更足以啟發來者。

方中黃芩、黃連降濁氣。乾薑往上升,黃芩黃連往下降,一升一降,脾胃的升降氣機就恢復了。

半夏的作用在於把胃裡面的痰飲以及痞塊化掉,然後以摧枯拉朽之勢一路往下降,從胃降到小腸,從小腸降到大腸,最後以大便的形式排出去。

有些人說:「我這個胃呀,好奇怪,吃點涼的就拉肚子,吃點熱的就上火,吃點冷的就肚子痛,吃點熱的煎炸的就煩躁受不了。」這個是寒熱胃。

寒熱胃怎麼辦呢?

用寒藥,胃痛;用熱藥呢,煩躁。那就寒溫並用,寒熱並用。所以這時候黃連跟乾薑一起連用,黃連味苦,能去除胃裡的火氣,乾薑能溫陽。

胃病,它的症狀不外乎就是胃寒點或者胃熱點,我們用藥不外乎就是溫多一點還是寒多一點。所以隨著寒熱的輕重,去調黃連乾薑的劑量。這樣治療胃病,幾乎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半夏瀉心湯裡頭還有人參、大棗、甘草,它們號稱「藥食同源,補益人體中焦脾胃,健脾益力氣的三劍客」!

一個人體虛再沒有力,這三個合在一起,就會變得好有力。有句話叫參無姜棗草不久,意思是人參沒有生薑、大棗、甘草,藥力不久。

甘草還能調和諸藥,凡用純寒、純熱藥必用甘草緩其力,寒熱夾雜亦用之,調和其性無攻擊。

這七味藥有升有降有補。就像騎自行車一樣,那踏板有踩下去有升上來,中間又能夠給油,你踩下去又有力量的時候,這個車子就靈活了。

張仲景認為無論什麼樣的病,到後面就是寒熱錯雜。現在的人胃病,單純的胃寒胃熱很少,因為現在的很多人是一邊吃麻辣一邊喝冰鎮啤酒,這樣就使得胃同時受寒熱的雙重打擊。

適合什麼樣的人用呢?

適合那種胃裡面寒熱錯綜複雜,受寒了不行受熱了也不行,且伴隨著很多上逆症狀比如吐酸、打嗝、胃脹、反流等這樣的人服用。

半夏瀉心湯,是專撥心胸中的痰濁烏雲的。心中有執著,痞在這個心下,只要把心中的那個頑痰、頑執化掉以後,心胸立馬變得開闊起來,這就是為什麼講半夏瀉心湯是胸懷天下的方子。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太和道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110/197647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