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鐵幕,落下,中國的關鍵抉擇!

作者:

歐洲俄羅斯的鐵幕以疾風暴雨的方式落下,美國及其盟友對其它地區的鐵幕也在以有序的方式徐徐落下。

眾所周知的是,美國政府正在科技領域實施「小院高牆」的策略,有序地切斷與非盟友國家之間的科技產業鏈,美國正在營造美國及其盟友與其它國家之間的科技鐵幕。

美國也在營造貿易鐵幕。

經過戰後半個多世界的建設,亞太或亞洲已經成為全球商品最主要的供給基地,讓這一地區的經濟地位獲得了大幅提高,工業化進程也得到了迅速推進。該地區的出口有兩個方向,第一個是直接出口到歐美,源於歐美是全球最主要的消費終端;第二個是出口到東南亞、南亞、非洲、南美等地,但這些商品最終還是要流入到到美歐,源於這些地區的終端消費能力很有限,他們本質是全球產業鏈上的一個中轉站,自亞太地區進口商品、再經過加工或裝配之後,最終的主要目的地還是美歐,這就是全球貿易的主要流向,也是全球化時代的全球貿易格局。

如果亞太國家在這場意識行太戰爭中、在鐵幕落下之時選擇美歐,自己在全球化時期所建設的工廠和基礎設施就依舊還可以發揮作用。但如果選擇站在俄羅斯的陣營,俄羅斯並不能為這些產能提供終端消費市場,也就意味著自己的工廠、基礎設施與終端消費市場之間被鐵幕隔開。

與歐美之間的直接貿易自然會被鐵幕隔斷,此時可以通過對東南亞、南亞、非洲、南美的貿易活動與歐美保持間接的貿易聯繫嗎?幾乎不可能,東南亞、南亞、非洲、南美等國家為了維持與美歐的貿易關係,就會與美歐站在同一個陣營,就會接受歐美的鐵幕規則,它們與非歐美盟友之間也會逐漸豎立起鐵幕,這種間接的貿易活動也會被阻斷。

一旦在這場意識行太戰爭中選擇與俄羅斯成為盟友,就意味著過去為歐美配套的工廠將會閒置,為這些工廠配套的基礎設施也會閒置,這是整個國家的資源錯配。到那時,這些閒置的工廠和基礎設施就會給銀行體系帶去海量的壞帳,足以摧毀本國的金融體系;失業率會劇烈上升,社會就不會穩定;財政會失去來源,這都意味著全面的社會危機。

當工廠和基礎設施失去了需求端、開始大規模閒置之後,就會有很多的人口失業,非失業人口的收入水平也難有保證,他們都會失去穩定的償債能力,銀行當然拒絕給這樣的人群貸款,以債務為紐帶形成的信用經濟就會急劇萎縮,到那時,信用經濟的核心——樓市就會逐漸進入冰凍狀態,財富功能就會不在,剩下的只有居住功能。即商品房制度將失去存在的根基,只能回歸福利分房制度。

為了避免在鐵幕落下之時自己的國家資源出現嚴重的錯配,此時應該謹慎選擇,這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未來。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127/1983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