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一個世界級大佬品牌突然倒下!董明珠當自勉

偷吸吧,偷吸吧,新時代的,不對,現在是舊時代滴東芝了。

剛剛,一個重大消息傳來:日本東芝公司今天退市,結束了其作為一家上市公司74年的歷史。

一時間,這條消息刷爆了全球科技圈。

其實,東芝退市,並不是毫無徵兆,這家曾威震江湖的百年名企,已經連續多年處於管理混亂、經營困難的狀態。

今年第二季度,東芝虧損1031億日元,第一季度虧損1309億日元,去年第四季度則虧損846億日元,連續虧了3個季度。

東芝,一個147年的公司,已近日暮途窮。

窺一斑見全豹,失落的三十年裡,日本家電沒落早就是不爭的事實,手機已經沒有了市場,更可怕的是汽車可能也要沒落了,未來可能是加速失落吧。

而這家與日本國運亦步亦趨的企業,它的隕落與退市,其實也映射著日本經濟的衰落。

東芝成立於1875年,當時明治維新才剛剛開始,決定中日國運的甲午戰爭,還要二十年以後才開打。

這曾經極其牛掰的公司,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東芝始終都是日本製造的象徵。

界面新聞曾寫過東芝發明的專題,羅列了許多個東芝創造的日本第一:

第一個白熾燈,第一台電風扇、第一台水輪發電機、第一台電動冰箱與洗衣機、第一台電晶體電視等。

其最為人所知的成就,是全球第一台筆記型電腦T1100,這一產品奠定了日後筆記型電腦的標準形態,也造就了東芝此後近十年的PC霸主地位。

巔峰時期的東芝,不僅雄踞家電領域,還涉足了半導體、醫療器械以及核電能源、基建領域,是日本製造業巨頭之一。

然而,就是這麼一家雇了18萬員工、聲名赫赫的巨無霸公司,如今卻到了要退市的地步了。

東芝究竟是怎麼搞到這般田地的?

歸根結底,是東芝戰略方向出了問題,而且錯了後還不趕緊調頭,為了掩人耳目不惜財務造假。

話說在福島核泄漏之前的幾年,正值全球大力建設核電站時期,東芝也大力布局。

但它前腳剛以54億美元天價,收購美國西屋電氣核電業務,後面就遇到核泄漏,真的倒霉透頂!

核泄漏以後,不但國內說好的天量訂單全都沒了,全球核電站建設也開始停滯,想向外拓展都難度重重。

50多億美金的巨額投資,一下子砸了個血本無歸,本來這時候,東芝應該趕緊壯士斷腕、斷尾求生。

然而,和日本大部分企業一樣,面臨危機,東芝高管卻盲目自大、墨守成規,堅持繼續大搞核能事業,虧損持續擴大。

為了掩蓋核電業務造成的財務黑洞,東芝堅持不懈地進行了8年的財務造假,把日式作假髮揚光大。

然而,紙最終包不住火,造假醜聞曝光後,東芝的形象一落千丈,2016年底的市值直接跳水40%,2017年財務窟窿近1萬億日元。

造假影響那麼惡劣,不過東芝態度和其他日本企業如出一轍,那就是集體鞠躬,但鞠躬之後,額,對了,沒有之後。。。

「沒有什麼造假問題是鞠個躬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鞠一個。」

但鞠躬歸鞠躬,反省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

誠懇認錯,絕不悔改,就這樣,東芝沿著下坡路越滑越快,為了續命,後來東芝就像萬達的老王一樣,從昔日「買買買」轉變成「賣賣賣」,賣到最後只能出售自己,就行王健林開始出售萬達商管一樣。

本次正式退市,無非是靴子落地,並不出乎意料,只是讓人感嘆:一家親曆日本崛起與輝煌的企業,最終隨著日本一起衰落。

窺一斑可見全豹,東芝的問題,在於過分重視戰術上的精益求精,但缺乏主動突破、主動求變、勇於認錯的精神。

這也是日本企業普遍的通病。

其實,像東芝一樣,日本企業倒不缺認真敬業的匠人精神,但他們往往只關注"把事情做對",卻忘了"做對的事情",只盯著眼前的事情,並不關心未來。

記得有一個中國企業老總感嘆過:日本企業的人員素質都很高,也很敬業,但由於每個人都用一輩子熬到自己位置,董事會裡全是白頭老翁。

當領導的全習慣了聽上面的意見,日本企業從上到下,就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精耕細作,怕出錯、怕擔責,而對全局性戰略性的問題,卻不聞不問。

一旦有了錯咋整?

那就藏著掖著,假裝屋子裡的大象不存在。

這種文化,一度讓日本製造做到精益求精,但一旦大潮流轉向、大變革來臨,原來龐大而外表強悍的恐龍企業,就可能因為反應遲鈍、調整緩慢而被淘汰!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面對危機,恰恰是東芝的遲鈍和行動緩慢,讓東芝跌落了時代的頂峰!

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傲慢和懶惰,導致最後一敗塗地,這或是東芝崩盤給我們的一個大教訓!

今天,東芝,又一日本製造業大佬的淪陷,又給我們揭示了一個樸素的道理:

在這麼一個時代,如果一個企業不主動求變、一位企業家不時刻準備認錯,那很可能很快就會遭到世界的毒打,甚至灰飛煙滅。

比如最近頻頻嘴裡開拖拉機的董大姐,以及董大姐治下的格力。

大家都知道,格力電器最近股票持續下跌,今天更是一把跌了6個點。

但咱們今天不談股票,而是談談董明珠說過的那句名言:我從不犯錯!

這個「從不認錯」的態度,是不是和東芝那種戰略上的傲慢和懶惰,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畢竟,再牛逼的企業、再牛的管理天才,如果不能用開放的心胸來面對新事物,而是自我封閉、一意孤行,那大麻煩就要來了。

咱們就看看最近董大姐遭到極大非議的幾件事。

一是近日一段董明珠的採訪視頻曝光,在視頻中,她建議立法對員工跳槽行為收取培訓費,如果年輕員工拍拍屁股就走人,那下一個單位最少要賠償她的培訓費。

二是12月13日把孟羽童拉出來「鞭屍」,然後勸誡年輕人:

「只想著掙更多錢跟行屍走肉沒差別,錢不應該是大學生的夢想,錢是奮鬥的結果」。

三是此前董總帶著王自如接受採訪,當王在採訪中傾訴仰慕之意時,董大家在一旁兩手托腮,宛如懵懂的少女。

王自如說出的那些話,真要捏著鼻子才能聽得進去,而董大姐卻甘之如飴。

其實,董小姐這幾年雷人的時刻並不少,比如用自己照片當格力手機開機畫面,比如一意孤行投資銀隆新能源.....

拒不認錯、一意孤行,只聽好消息、屏蔽壞消息,企業在上升期可能還轉得動,但當企業上升周期走完、開始走背運的時候,真正的大考驗就到來了。

東芝已經倒下!

我們祈禱格力不要步其後塵吧。

忠言逆耳利於行,如果連貫地讀過我的文章的話,都知道,我對董明珠素來非常敬佩,恰恰如此,我更願意獻上逆耳的諍言。

畢竟,這是一個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時代!多少企業快速成功,以極快的速度暴富;又有多少企業分秒之間隕落,驟然間發出慘遭屠殺的慘叫。

機會風口一來,多少企業烈火烹油;風口一旦消失,又有多少企業高台跳水,無可奈何花落去!

畢竟,一個企業發展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一定不能自大、不能自大、不能自大。

越是重要的企業家,越需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兼聽則明,兼容並包,兼收並蓄。而封閉自我,就很容易走上岔路。

畢竟,當在中國製造業告別粗放式發展,向附加值更高的產業鏈高端攀升時,中國企業進入了步步驚心步步為營的發展階段。

向前一步是幸福,退後一步是黃昏,關鍵處行差還是走對,靠的,就是企業家的謙卑、格局和認知能力。

沒有誰可以一勞永逸的活下去!

戰戰兢兢、如臨如履,居安思危,方能長久!

董明珠,加油!

中國企業家,加油!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財聞要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225/1995071.html